廣東省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
?。?004)佛中法行終字108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周杰生,男,漢族,1968年5月1日出生,住佛山市南海區大瀝鳳池大道生產資料公司宿舍501房。
委托代理人:潘瑞玲,廣東正光明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佛山市南海區計劃生育局。地址:佛山市南海區桂城南興三路174號。
法定代表人:麥寶才,局長。
委托代理人:王欣,廣東匯聯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周杰生因訴佛山市南海區計劃生育局計劃生育行政征收一案,不服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法院作出的(2004)南法行初字第18號行政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理,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認定的事實:1995年1月原告周杰生與前妻離婚,婚生女兒由原告撫養。1996年9月23日,原告與英德市云嶺鎮新嶺鄉新群村未婚女子鄧莉萍非婚生育男孩周智基。1999年2月15日,原告與鄧莉萍登記結婚。1999年9月28日,原告再生育二子周智豪。2003年12月16日,被告佛山市南海區計劃生育局以原告于1996年9月23日和1999年9月28日違反計劃生育為由,根據《廣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第五十五條第一款第(一)、(四)項的規定,作出南計生征決字(大瀝)[2003]第120號《社會撫養費征收決定書》,決定原告自收到本決定之日起30日內,將應繳的社會撫養費86280元交至大瀝計劃生育辦公室。原告不服,向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政府提出復議申請,復議機關維持被告作出的社會撫養費征收決定。因此,原告提起訴訟請求撤銷被告作出的南計生征決字(大瀝)[2003]第120號《社會撫養費征收決定書》。
原審認為:根據《廣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第六條第一款“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主管計劃生育工作,在本行政區域內負責本條例的具體實施和監督檢查”的規定,被告佛山市南海區計劃生育局是南海區計劃生育行政主管部門,有權對不實行計劃生育的違法行為作出社會撫養費征收決定。原告周杰生與鄧莉萍未辦理結婚登記已生育一孩屬非婚生育,原告與鄧莉萍登記結婚后,又政策外生育一孩屬超計劃生育。原告的兩次生育是不實行計劃生育的違法行為,應當向其征收社會撫養費。被告根據《廣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第五十五條第一款第(一)、(四)項的規定,對原告作出南計生征決字(大瀝)[2003]第120號《社會撫養費征收決定書》,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程序合法,應予維持。原告認為英德市云嶺鎮計劃生育辦公室已對其違反計劃生育的行為征收了社會撫養費,被告不應重復征收的主張,沒有依據,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一)項的規定,判決:維持被告佛山市南海區計劃生育局2003年12月16日作出的南計生征決字(大瀝)[2003]第120號《社會撫養費征收決定書》。案件訴訟費100元由原告周杰生承擔。
上訴人周杰生不服原判,提起上訴稱:1.相互抵觸的證據不可作為定案的依據。一審中,上訴人提供了英德市云嶺鎮計劃生育辦公室于2003年8月5日和2003年8月30日出具的兩份證明材料,該材料證明上訴人夫婦因違反計劃生育已經被計生辦予以處罰的情況,同時上訴人還提供了相關的處罰單據予以佐證(雖然并未齊全)。隨后,英德市云嶺鎮計劃生育辦公室又于2003年12月11日、2004年6月17日分別出具了“周杰生、鄧莉萍有關計生情況的復函”和“證明”,與上述兩個證明材料相抵觸。對于證據之間不一致的事實,原審法院在沒有進一步材料證明的情況下,單方面支持被上訴人的主張,有違客觀事實。2.英德市云嶺鎮計劃生育辦公室已對上訴人計劃外生育作過處罰,不應重復征收。2002年12月23日征收社會撫養費的收據上清楚列明繳款單位(人)是周杰生、鄧莉萍二人,證明英德市云嶺鎮計劃生育辦公室已經對上訴人夫婦二人進行了征收。根據有關規定,當事人在一地已經被征收社會撫養費的,在另一地不因同一事實再次被征收社會撫養費。上訴人認為被上訴人作出南計生征決字(大瀝)[2003]第120號《社會撫養費征收決定書》有違上述法規的規定,應予以撤銷。3.上訴人計劃外生育的行為發生在1996年和1999年,而《廣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于2002年9月1日起施行,被上訴人作出的南計生征決字(大瀝)[2003]第120號《社會撫養費征收決定書》適用法規錯誤,應予撤銷。故請求二審法院撤銷原審判決,依法改判或者發回重審。
被上訴人佛山市南海區計劃生育局答辯稱:1. 英德市云嶺鎮計劃生育辦公室出具的幾份證據并沒有矛盾。該辦公室于2003年8月5日和2003年8月30日出具的兩份證明材料是在上訴人隱瞞其與前妻曾生育一女的情況下出具的,且該證明材料只能證明其兩兒曾征收社會撫養費,但并沒有具體說明征收對象是鄧莉萍一人還是上訴人周杰生、鄧莉萍夫婦二人。2003年12月11日云嶺鎮計劃生育辦公室的復函確認取消了上訴人的二孩生育證(編號為1506482),并明確該辦只征收了女方鄧莉萍的社會撫養費,未征收上訴人的社會撫養費。2004年6月17日云嶺鎮計劃生育辦公室出具的證明說明2002年12月23日社會撫養費征收收據的繳款單位寫“周杰生、鄧莉萍”只屬于書寫習慣,該社會撫養費只屬鄧莉萍一方。從上述證明產生的過程及內容來看,幾份證明材料并不矛盾,可以作為定案依據。2.被上訴人作出征收決定符合法律規定。根據《廣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第五十五條“……違反計劃生育行為的,應對其夫妻雙方分別征收社會撫養費……”的規定,被上訴人作為上訴人戶籍所在地的職能部門,在上訴人違反計劃生育且未被征收社會撫養費的情況下,對其作出征收社會撫養費的決定,是符合法律規定的。故請求二審法院依法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經審查,原審法院經庭審質證而認定的證據合法有效,可以證明原審認定的事實,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根據《廣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第六條第一款“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主管計劃生育工作,在本行政區域內負責本條例的具體實施和監督檢查”的規定,被上訴人佛山市南海區計劃生育局作為南海區計劃生育行政主管部門,有權對不實行計劃生育的違法行為作出社會撫養費征收的決定。被上訴人根據2003年7月25日對鄧莉萍的《問話筆錄》、2003年12月11日英德市云嶺鎮計劃生育辦公室作出的明確該辦只征收了女方鄧莉萍的社會撫養費的《關于周杰生、鄧莉萍有關計生情況的復函》以及2004年6月17日云嶺鎮計劃生育辦公室出具的說明2002年12月23日社會撫養費征收收據的繳款單位寫“周杰生、鄧莉萍”只屬于書寫習慣,該社會撫養費只屬鄧莉萍一方的《證明》,認定上訴人周杰生有計劃外生育和未對其征收社會撫養費的事實,認定事實清楚,證據充分。同時,根據《廣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第五十五條第一款第(一)、(四)項的規定,對上訴人作出征收86280元社會撫養費的決定,適用法規正確。被上訴人按照南府復決[2003]17號《行政復議決定書》的要求,于2003年12月16日重新作出了南計生征決字(大瀝)[2003]第120號《社會撫養費征收決定書》,并于2004年12月23日留置送達上訴人,符合法定程序。上訴人主張英德市云嶺鎮計劃生育辦公室于2003年8月5日和2003年8月30日出具的兩份證明材料以及2002年12月23日征收社會撫養費的收據可以證明英德市云嶺鎮計劃生育辦公室已經對上訴人進行過征收,故被上訴人的征收行為屬重復征收。經查,英德市云嶺鎮計劃生育辦公室出具的上述兩份證明材料只證明其已就計劃外生育的兩個小孩征收了社會撫養費,至于征收的對象是鄧莉萍一人還是上訴人夫婦二人并未予以說明。而被上訴人提供的英德市云嶺鎮計劃生育辦公室于2003年12月11日作出的《復函》以及2004年6月17日出具的《證明》則對征收對象只是鄧莉萍一人,而上訴人并未被征收社會撫養費的事實予以明確,故上訴人的該項主張沒有事實依據,本院不予采納。上訴人又主張被上訴人作出征收決定適用的法規錯誤。經查,雖然上訴人的違法行為發生在《廣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實施之前,但其違法性持續至今,且該條例不單調整行政相對人的行為,也調整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所以被上訴人依據現行有效的法律法規即《廣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對上訴人作出征收決定,其適用法規并無不當,上訴人的該項主張于法無據,本院也不予采納。原審作出維持被上訴人的社會撫養費征收決定的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程序合法,依法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第(一)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訴訟費100元由上訴人承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謝 少 清
審 判 員 楊 小 蕓
代理審判員 周 剛
二○○四年十二月十日
書 記 員 郭 S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駁回申訴通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刑事答辯狀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按一審程序再審改判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按二審程序再審改判用,樣式二)
2020-10-14人民法院監視居住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收監執行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關于……(被告人姓名和案由)一案的審理報告(再審刑事案件用)
2020-10-14×××高級人民法院報送罪犯×××死刑案件備案材料的報告(死刑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取保候審執行通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代理詞(刑事)
2020-10-14公訴意見書
2020-10-14××市××區人民檢察院執行逮捕通知書
2020-10-14不批準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決定書
2020-10-14移送有關主管機關處理違法所得意見書
2020-10-14未受刑事處分公證書
2020-10-14×××公安局回避/駁回申請回避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拘傳證
2020-10-14×××公安局起訴意見書
2020-10-14×××公安局傳喚通知書
2020-10-14犯罪嫌疑人訴訟權利義務告知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