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2004)渝一中行終字第68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施澤平,男,1957年2月24日生,漢族,潼南縣人,現住合川市太和鎮新村街7號。
委托代理人鄭義,重慶川立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徐明,合川市太和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重慶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合川分局(下稱藥監合川分局),住所地合川市蘇家街68號。
法定代表人趙思群,局長。
委托代理人周光輝,該局干部。
委托代理人廖常輔,該局干部。
上訴人施澤平因行政處罰一案,不服合川市人民法院作出的
(2003)合行初字第27號行政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4年2月26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根據原審原、被告所舉證據并經庭審質證認定如下事實:1999年5月1日施澤平取得執業醫師資格證書。2001年6月7日取得職業資格證書,職業(工種)為醫藥商品。2002年6月19日取得由潼南縣衛生局頒發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其執業地址為潼南縣別口鄉三村。2002年11月6日原告施澤平向合川市衛生局申請變更執業地址,2003年3月6日合川市衛生局以市區域衛生規劃和醫療機構設置規劃正在制定過程中,在規劃未出臺前暫不考慮新增個體醫療機構為由對施澤平變更行醫地址的申請不予同意。2003年2月26日藥監合川分局執法人員在對位于合川市太和鎮新村街7號門市進行監督檢查時發現經營戶施澤平無《藥品經營許可證》經營藥品,對檢查中發現未注明有效期的藥品進行異地登記保存,并對三個質量高度可疑的白頭翁、五加皮、天竺黃現場抽樣送檢。2003年3月重慶市藥品檢驗所作出藥品檢驗報告書,認定該三種藥品不符合規定。施澤平收到該檢驗報告書后未提出異議。2003年6月12日藥監合川分局以施澤平在2002年12月1日至2003年2月期間無《藥品經營許可證》經營藥品且經營假、劣藥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相關規定,作出(渝合)藥行罰字[2003]第017號《行政處罰決定書》。送達施澤平后,施不服向原審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撤銷該處罰決定。
原審法院認為,藥監合川分局負責合川市區域內的藥品監督管理工作,對其區域內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監督管理法》的行為進行監督管理是其履行法定職責的行為。施澤平雖于2002年6月19日取得由潼南縣衛生局頒發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但該證上注明的執業地址為潼南縣別口鄉三村。根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5條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醫療機構的監督管理工作。而該條例第15條規定,醫療機構執業,必須進行登記,領取《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32條第2款規定,醫療機構向原登記機關管轄區域外遷移的,應當在取得遷移目的地的衛生部門發給的《設置醫療機構批準書》,并經原登記機關核準注銷登記后,再向遷移目的地的衛生行政部門申請辦理執業登記。原告認為自己系合法醫療機構,不屬《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第十四條規定的藥品批發企業或藥品零售企業,不需要辦理《藥品經營許可證》。但原告在合川市太和鎮新村街7號執業行醫并經營藥品,并未取得合川市衛生局頒發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那么原告的行為就應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的調整。同時該法第十四條還明確規定無《藥品經營許可證》的,不得經營藥品。被告執法人員對原告門市進行檢查時發現門市內有藥品及設施,未取得《藥品經營許可證》而經營使用大量中藥飲片、中成藥、西藥,且經營的部分藥品未標明有效期,還有部分藥品經藥品檢驗機構檢驗為不符合規定。由此,被告以原告無《藥品經營許可證》經營藥品及經營假、劣藥品為由,作出的(渝合)藥行罰字[2003]第17號行政處罰決定書事實清楚、證據充分、適用法律正確、程序合法,應予維持。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一)項規定,判決維持被訴行政處罰。施澤平不服,上訴至本院。
上訴人施澤平上訴稱:1、2002年上訴人即取得潼南縣衛生局
頒發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該局核準本人診所執業地域為潼南縣別口鄉三村及其以外區域;2、上訴人在太和鎮執業幾年,長期以來藥監部門的工作人員并未說我是非法行醫賣藥;3、太和中心醫院部分人員的證言是以集體形式出現,又是個人行為,其形式違法,不應作為認定事實的依據;4、我兒子未在送檢材料單上簽字,系偽造證據;5、我的執業許可證未被吊銷之前,我是合法行醫,可以依照有關規定銷售處方藥,我沒有向社會售藥,不需取得《藥品經營許可證》,我的診所不受《藥品管理法》調整。為此,請求二審法院依法撤銷一審判決和被告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
被上訴人答辯稱:1、施澤平在太和鎮行醫無合川市衛生局的批準屬非法行醫,且其門市符合經營藥品的實質要件,而又無《藥品經營許可證》,應當依法受到處罰;2、被上訴人未偽造證據,在檢查中收集了多個關聯證據足以認定其無證經營藥品和銷售假藥、劣藥。故請求二審法院維持一審判決。
原審被告在法定期限內向原審法院提供的證據有:1、施澤平的房屋所有權證;2、施澤平于2002年11月6日向合川市衛生局申請變更醫療機構行醫地址的申請書;3、合川市行政服務大廳(承諾件)通知書;4、合川市衛生局對施澤平的申請事宜辦理結果的答復;5、2003年2月26日被告執法人員對施澤平的經營場所進行檢查的現場筆錄、先行登記保存證物通知書及登記保存物品清單;6、2003年2月26日被告對施澤平經營的白頭翁、天竺黃、五加皮的抽樣記錄及憑證(三份);7、被告分別于2003年2月28日、3月27日、4月25日三次調查施澤平的筆錄;8、重慶市藥品檢驗所藥品檢驗報告書(三份);9、施澤平藥品購銷情況核算表;10、立案申請書;11、案件調查通知書;12、被告對案件研究記錄及行政處罰意見書;13、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及送達證;14、陳述、申辯筆錄;15、行政處罰決定書及送達證;16、合川市太和中心衛生院的證明;17、鄧愛華、徐志敏等的證明;18、重慶市藥品監督管理局行政復議決定書。
原審原告在法定期限內向原審法院提供的證據有:1、1999年5月1日重慶市衛生局頒發給施澤平的執業醫師資格證書;2、2001年6月7日重慶市藥品監督管理局、重慶市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頒發給施澤平的資格證書;3、2002年6月19日潼南縣衛生局頒發給施澤平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4、合川市藥監所藥品監督抽樣單、檢驗報告書、藥品監督檢驗收據及個體醫療管理費收據;5、潼南縣衛生局關于對私立醫療機構執業人員進行注冊的通知。
在二審庭審中,上訴人施澤平舉示書面證明一份,記載內容為“施正林同學,男,1981年10月生,現就讀于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制藥學院。該生2002-2003學年第二期的到校注冊時間是2003年2月16日。學期結束離校時間是2003年7月3日。該學期中該生一直在校上課。未曾回家。特此證明”印有“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制藥學院制藥工程系”字樣印文。該證據在一審中,上訴人未曾舉示,也未申請延期舉證,且在二審中未說明正當理由。故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第7條2款的規定,上訴人施澤平在第一審程序中無正當理由未提供而在第二審程序中提供的證據,本院不予接納。對一審中上訴人、被上訴人所舉示證據,本院同意原審法院的認證意見。
本院認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實施辦法》第四條的規定,藥監合川分局主管所轄行政區域內的藥品監督管理工作。
上訴人施澤平無《藥品經營企業許可證》而從事藥品經營活動,其行為違反了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藥品流通監督管理辦法(暫行)》第21條關于嚴禁無《藥品經營企業許可證》的單位和個人從事藥品經營活動的規定。同時,在無證經營藥品中,還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第48條、第49條的規定經營假藥、劣藥。被上訴人藥監合川分局應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管理法》相關規定對其行為予以處罰。被上訴人合川藥監分局作出的(渝合)藥行罰字[2003]第017號行政處罰決定,程序合法,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上訴人施澤平的上訴請求,無相關證據和法律法規支持,本院不予主張。一審法院判決維持被訴行政行為是正確的,且程序合法,本院應予維持一審判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一)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
本案受理費300元,其他訴訟費714元,共計1014元,由上
訴人施澤平承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謝鶴樓
審 判 員 鄒 萍
審 判 員 許 申
二0 0四 年四 月 二十二 日
書 記 員 夏 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調卷函(審理人民檢察院民事、行政抗訴案件用,樣式二)
2020-10-14代理非訴訟事務授權委托書
2020-10-14刑事裁定書(補正裁判文書失誤用)
2020-10-14律師事務所律師進行刑事辯護工作細則
2020-10-14調查取證申請書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中止審理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執行通知書(管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共同賠償決定書(供人民檢察院辦理共同賠償案件用)
2020-10-14不批準逮捕決定書回執
2020-10-14××縣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決定書
2020-10-14批準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通知書
2020-10-14提押證
2020-10-14移送扣押、凍結物品、文件決定書
2020-10-14拘留所等級申報、審批表
2020-10-14×××公安局提請批準逮捕書
2020-10-14×××公安局查詢存款/匯款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扣押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公安局復議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提請復核意見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撤銷強制措施決定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