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曼芳要求
上海市普陀區衛生局履行法定職責
上訴案
[日期] 2000-12-25
[案號] (2000)滬二中行終字第200號
[作者] 殷勇
[內容]
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行 政 判 決 書
(2000)滬二中行終字第200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鄧曼芳,女,1945年6月8日出生,漢族,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實驗職業學校工作,住本市天鑰橋路1199弄29號101室。
委托代理人竺建平,上海市紹平
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陳海杰,上海市長城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上海市普陀區衛生局,地址本市大渡河路1668號。
法定代表人姜士德,上海市普陀區衛生局局長。
委托代理人楊偉,男,上海市普陀區衛生局工作人員。
委托代理人宋關煜,上海市康正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鄧曼芳要求履行法定職責一案,不服上海市普陀區人民法院(2000)普行初字第18號行政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
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鄧曼芳及其特別授權委托代理人竺建平、陳海杰;被上訴人上海市普陀區衛生局法定代表人姜士德的特別授權委托代理人楊偉、委托代理人宋關煜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認定,1998年3月5日,鄧曼芳通過所在工作單位上海市教育科學院研究院實驗職業學校(以下簡稱實驗職校)向上海市普陀區衛生局(以下簡稱普陀衛生局)申請報銷其在瑞金醫院的住院費用46,202.26元、門急診費用1,203.6元、外配藥費21,451.8元。普陀衛生局經審核,扣除鄧曼芳自己承擔的部分外,于1998年5月12日批準報銷住院費用40,871.26元、門急診費用1,141.2元;外配藥費21,451.8元,不予批準報銷。1998年11月、12月間,鄧曼芳通過單位及向普陀區人大的申訴途徑,向普陀衛生局申請報銷
岳陽醫院住院費用50,336.82元,普陀衛生局經審核后決定不予批準報銷,并在1999年3月間將不予批準報銷的決定口頭告知了鄧曼芳工作單位。原審法院認為,鄧曼芳向普陀衛生局提供的瑞金醫院外配藥處方均沒有經瑞金醫院醫務部門、門診部門、財務部門審核同意。岳陽醫院住院費用,因岳陽醫院不是鄧曼芳公費醫療指定醫院,其轉診未經公費醫療管理機構批準同意,且向普陀衛生局提供岳陽醫院診療記錄不能證明急診的事實。鄧曼芳向普陀衛生局申請報銷瑞金醫院外配藥費21,451.8元、岳陽醫院住院費用48,754.82元,缺乏事實證據和法律依據。遂于2000年8月30日作出判決,駁回鄧曼芳要求普陀衛生局履行批準報銷其瑞金醫院外配藥費21,451.8元和岳陽醫院住院費用48,754.82元法定職責的訴訟請求。判決后,鄧曼芳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訴。
上訴人鄧曼芳上訴稱,1997年11月3日,其因病被送入瑞金醫院急救治療至1998年3月2日出院。在出院回家途中,因其突然意識喪失,就近到岳陽醫院診治至1998年10月中旬出院。其在瑞金醫院的外配藥費21,451.8元及岳陽醫院住院費用48,754.82元,應予以報銷。原審法院認定事實不清,請求
撤銷原審判決,判令普陀衛生局履行批準報銷其瑞金醫院外配藥費21,451.8元和岳陽醫院住院費用48,754.82元。
被上訴人普陀衛生局則認為,原審法院判決認定事實清楚,
適用法律正確,請求維持原審判決。
經審理查明:原審判決認定鄧曼芳系實驗職校教師,享受公費醫療人員,鄧曼芳公費醫療指定醫療單位是利群醫院。鄧曼芳于1998年3月5日及1998年11月、12月,通過所在單位向普陀衛生局申請報銷其在瑞金醫院住院費用、門急診費、外配藥費21,451.8元和岳陽醫院住院費50,336.82元(包括伙食費1,582元)。普陀衛生局于1998年5月12日和1999年3月,將對鄧曼芳瑞金醫院外配藥費人民幣21,451.8元和岳陽醫院住院費用人民幣50,336.82元不予報銷的決定,告知了鄧曼芳工作單位的內容屬實。
一、
二審庭審中,被上訴人普陀衛生局就其對享受公費醫療人員醫藥費報銷具有審批職權依據,提供了衛生部、財政部《公費醫療管理辦法》(以下稱辦法)第十五條第一項“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設立由政府負責人以及衛生、財政、組織、人事、醫藥、工會等部門負責人組成的公費醫療管理委員會,以衛生部門為主,統一領導各級公費醫療工作,并設置辦事機構,配備相應編制的專職管理人員。”第二十七條第四項“對享受公費醫療人員醫藥費報銷情況的監督、檢查。”上訴人鄧曼芳對被上訴人具有批準報銷享受公費醫療人員醫療費的職責未持異議。原審法院認定被上訴人普陀衛生局具有審批公費醫療人員醫藥費報銷主體資格,本院予以確認。
一、二審庭審中,上訴人鄧曼芳、被上訴人普陀衛生局對原審認定鄧曼芳通過單位向普陀衛生局申請報銷其在瑞金醫院外配藥費人民幣21,451.8元時,出示的證據:瑞金醫院外配藥處方及藥費收據共47張;證明外配藥費共計人民幣21,451.8元,外配藥處方及藥費上沒有瑞金醫院醫務部門、財務部門審核同意意見,上訴人對此未持異議。被上訴人普陀衛生局不予批準鄧曼芳報銷瑞金醫院外配藥費人民幣21,451.8元的依據是《辦法》第七條第五項“因原治療單位沒有的藥品,必須外購(指到國家醫藥商店或
其它醫療單位)并附醫院證明的藥品費”;《上海市貫徹執行<公費醫療管理辦法>的補充規定》(以下稱補充規定)第二條第一項,各級醫院一律不準開外配處方,如因病情確實需要,醫院臨時缺藥,又無其它藥品代用所開的外配方,在外配前需經開方醫院醫務部門(或門診辦公室)、財務部門審核同意,由開方醫院負責報銷并按規定向有關公費醫療管理辦公室(自管單位)結算。經庭審質證,上訴人鄧曼芳認為外配藥處方上有醫院醫師蓋章,醫師代表了醫院,應視為醫院同意,且這些藥是用于搶救和治療,其本人沒有義務和能力辯別是可報銷還是自費,故被上訴人提供的法律依據對其沒有約束力。
本院認為,上訴人鄧曼芳提交給被上訴人普陀衛生局申請報銷外配藥費憑證里均沒有瑞金醫院醫務部門(或門診辦公室)、財務部門審核同意意見,故其要求被上訴人普陀衛生局批準報銷瑞金醫院外配藥費人民幣21,451.8元不符合《辦法》第七條第五項和《補充規定》第二條第一項規定,原審判決認定被上訴人不予報銷上訴人瑞金醫院外配藥人民幣21,451.8元正確,屬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
一、二審庭審中,被上訴人普陀衛生局不予批準報銷鄧曼芳岳陽醫院住費人民幣48,754.82元(已扣除伙食費1,582元)出示了如下證據及法律依據:
1、鄧曼芳家屬及其單位實驗職校于1998年3月3日向普陀衛生局提交的鄧曼芳有關急診《情況說明》,該《情況說明》是鄧曼芳家屬通過實驗職校于1998年3月3日向普陀衛生局申請開具公費轉診證明,普陀衛生局于1998年3月6日在該份報告上批準了“病情穩定后,及時到定點醫院,岳陽原則不報”的意見,證明其沒有同意給鄧曼芳開具公費轉診證明;
2、岳陽醫院出院病史摘要、岳陽醫院住院醫藥費專用收據聯,以證明鄧曼芳入院日期1998年9月14日,出院日期1998年10月14日,其住院30天,入院后完善檢查,以推拿手法治病為主,配合功能鍛煉,住院費用50,336.82元(包括伙食費人民幣1,582元)。鄧曼芳1998年9月14日入院非急診入住岳陽醫院;
3、岳陽醫院急診自管卡,以證明該卡上只有病人自述,沒有醫師急癥診斷記錄;
4、岳陽醫院住院處出具的住院清單、1998年12月3日岳陽醫院第一病區所作情況說明,證明鄧曼芳住院時間為98年3月2日至98年10月14日,費用合計為人民幣50,336.82元(包括伙食費人民幣1,582元)。被上訴人普陀衛生局認為上述證據材料均系上訴人向其申請報銷時所提供的材料,這些證據材料證明其沒有向鄧曼芳出具公費轉診證明,沒有同意鄧曼芳轉至非公費醫療指定醫療單位岳陽醫院診治,鄧曼芳申請報銷的是其1998年9月14日至1998年10月14日住院費用,從鄧曼芳提交的出院病史摘要反映不出鄧曼芳是急診及急癥住院治療的事實。被上訴人不予報銷這筆住院費用的依據是《辦法》第八條第九項“未經指定醫療單位介紹或公費醫療機構批準,自找醫療單位或醫師診治的醫藥費,屬自費范圍”規定和《辦法》第七條第二項“因急癥不能赴指定醫療單位就診,在就近醫療單位(國家、集體)就診的醫藥費,可以全部或部分在公費醫療經費中報銷”規定。 [Page]
經庭審質證,上訴人對被上訴人出示的證據的真實性無異議,但認為被上訴人無權對其急診就診以及當時就診病情是否急癥作出認定。被上訴人《情況說明》批注意見,證明了被上訴人是同意其轉診的。其出院病史摘要入院日期寫成1998年9月14日是筆誤,其是1998年3月2日急診住入岳陽醫院的。
本院認為,上訴人對被上訴人向法庭提供的證據1、2、3,真實性均無異議,且證據2、3均系醫院原始資料,應予以采信;證據4均不是岳陽醫院正式醫療文件,不具有證明效力。證據1、2、3、證明上訴人鄧曼芳至非公費醫療指定醫療單位就診,未經公費醫療管理機構的批準同意入院岳陽醫院,上訴人鄧曼芳認為其屬急診及急癥就近醫院就診,證據不足,故上訴人要求被上訴人批準報銷岳陽醫院住院費用48,754.82元,根據《辦法》第七條第二項、第八條第九項規定,原審判決認定被上訴人作出對上訴人岳陽醫院住院費人民幣48,754.82元,不予報銷決定,符合有關規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
綜上,本院認為,被上訴人普陀衛生局具有對享受公費醫療人員醫藥費報銷審批主體資格,被上訴人普陀衛生局作出對上訴人瑞金醫院外配藥費、岳陽醫院住院費不予批準報銷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上訴人鄧曼芳上訴請求,缺乏事實證據和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原審判決駁回鄧曼芳訴訟請求,屬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據此,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第一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上訴
案件受理費人民幣100元,由上訴人鄧曼芳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蔡廷家
審 判 員 殷 勇
代理審判員 陳 軍
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書 記 員 李金剛
書 記 員 章晶燕
(撰寫人:殷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