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東行終字第15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張國林,男,1964年9月24日生,漢族,廣饒縣石村鎮張莊村農民,住該村。
委托代理人李秀峰,山東齊征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連銘鑫,山東齊征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廣饒縣國土資源局。住所地,廣饒縣縣城月河路4號。
法定代表人聶作富,局長。
委托代理人聶士善,山東廣勝律師事務所律師。
利津縣人民法院就張國林訴廣饒縣國土資源局不履行保護財產權法定職責一案,作出(2003)利行初字第27號行政判決,張國林不服,向我院提出上訴。我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4年3月26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張國林的委托代理人李秀峰、連銘鑫,被上訴人廣饒縣國土資源局的委托代理人聶士善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案經原審法院審理認定,1996年10月10日,張國林與廣饒縣國土資源局簽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書》,依據該合同,廣饒縣國土資源局將位于辛河路西側,石村鎮五路以南,宗地編號為0523208、96006,面積為450平方米的土地出讓給張國林,張國林也依約足額交納了出讓金。2002年2月,廣饒縣國土資源局向張國林頒發了《國有土地使用證》。張國林于2003年4月16日以特快專遞形式向廣饒縣國土資源局提出申請,請求清理其已依法取得使用權的土地上的障礙物,廣饒縣國土資源局對該申請未作出答復。原審認為,張國林與廣饒縣國土資源局簽定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符合行政合同的特征,雙方間行政合同關系成立。本案訴訟時效應從廣饒縣國土資源局向張國林頒發《國有土地使用證》時計算,故原告的起訴未超過訴訟時效。張國林以廣饒縣國土資源局出讓的土地上存在障礙物為由,于2003年4月16日向廣饒縣國土資源局提出申請,要求履行法定職責,清除障礙物,廣饒縣國土資源局在法定期限內未答復,已構成行政不作為。張國林起訴要求廣饒縣國土資源局履行法定職責,屬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原審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三)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十九條第一款的規定,判決責令廣饒縣國土資源局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履行答復張國林申請的法定職責。
張國林不服一審判決上訴稱,一審判決適用法律不當,程序違法,判決顯失公正。一審判決變更了上訴人的訴訟請求,屬適用法律不當,程序違法。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于1996年10月簽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上訴人及時履行了合同約定義務,但被上訴人直到2002年2月才為上訴人頒發《國有土地使用證》。而1996年底,該宗出讓土地被無任何土地使用手續的他人強行占用,侵犯了上訴人的合法權益。上訴人多次要求被上訴人履行清障義務,均遭無故拒絕。2003年4月16日,上訴人委托律師向被上訴人提出書面申請,請求被上訴人履行清障職責,遭拒絕。上訴人遂提起行政訴訟,請求判令被上訴人履行法定職責,將出讓給上訴人土地的地上障礙物進行清理。上訴人在整個訴訟過程中并未提出要求被上訴人履行“答復”上訴人申請的法定職責。一審法院變更上訴人的訴訟請求屬適用法律不當,程序違法。一審判決不具執行的可操作性,極易使上訴人陷入累訟中,判決顯失公正。請求撤銷一審判決,改判被上訴人履行清障法定職責。
被上訴人廣饒縣國土資源局答辯稱,上訴人對本案的起訴已超過法定期限。1996年底,該宗土地的部分已被無任何土地使用手續的他人人強行占用,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簽訂出讓合同的時間為1996年10月,故上訴人的起訴超法定期限;被上訴人并無具體進行清障的法定職責,我國法律及法規未規定土地管理部門有清障職責,上訴人無權要求被上訴人進行具體的清障;上訴人于1999年12月27日向被上訴人提交的申請以及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簽訂的出讓合同中均載明了四至無爭議的內容,上訴人未能提交任何存在他人侵權的事實依據,故應駁回上訴人的訴訟請求;本案不屬于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簽訂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中確定了雙方的權利、義務,如果存在他人在上訴人的土地上建房事實,上訴人應提起民事侵權訴訟。
被上訴人向法庭提交以下證據:
1、《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書》,該合同書的簽訂日期是1996年10月10日。2、上訴人于1999年12月27日填寫的《土地登記申請書》。在該申請書中,上訴人未對四至提出異議。被上訴人認為以上二個時間均可作為上訴人起訴期限的起算時間,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九條的規定,均超過起訴期限。
上訴人對以上證據發表以下意見:對《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真實性無異議,但不能就該合同認定雙方在簽訂合同時,地上的障礙物已清理。本案的起訴期限應從《國有土地使用證》頒發之日計算,2年的期限,所以上訴人的起訴未超起訴期限。
上訴人向法庭提交以下證據:
1、國內特快專遞郵件詳情單。該單據是上訴人交寄時郵局交給寄件人留存的。該單據上寫明了“寄件人:姓名李秀峰(上訴人的委托代理人)”、“內件品名:要求履行法定職責申請書”、“收件人姓名:聶作富(被上訴人法定代理人)”、“單位名稱:廣饒縣國有土地資源局”等內容,“收件人簽名”項是空白。因郵局不給交寄人送達回執,被上訴人是否收到郵寄件可到郵局查詢。
2、廣饒縣石村鎮張莊村村委會出具的證明。
3、照片二張。
4、關于張國林訴張作梅土地侵權一案應否立案的情況匯報。證明上訴人曾以張作梅土地侵權為由提起民事訴訟,廣饒縣法院認為應由有關行政部門先行處理。
被上訴人對以上證據發表以下質證意見:對國內特快專遞郵件詳情單,認為該單據沒有收件人的簽名,不能證明被上訴人已收到該申請,而且被上訴人也確實沒有收到上訴人的申請。對張莊村委會出具的證明,上訴人一審中并沒有提交,故二審中不應作為證據采用。二張照片,沒有拍攝時間,也不能證明存在他人侵權事實。對被上訴人提交的情況匯報,因無任何單位的蓋章,不能確定其出處,與本案無關。
合議庭對雙方提交的證據作以下認證:被上訴人提交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書》、《土地登記申請書》與本案事實有關聯性,且真實、合法,認定為有效證據。上訴人提交的國內特快專遞郵件詳情單,該詳情單詳細列明了寄件人、收件人姓名及地址、交寄時間、內件品名等內容,且有收寄單位郵戳,能夠作為認定上訴人曾經向被上訴人提出了書面申請的有效證據;上訴人一審中提交的照片,能夠證明涉案土地上有關建筑物的客觀現狀,與本案事實具有一定關聯性,認定為有效證據;上訴人提交的張莊村委會的證明及二審庭審中提交的照片,屬一審中無正當理由未提供二審中提供的證據,不予認定;關于張國林訴張作梅土地侵權一案應否立案的情況匯報,無任何單位落款,不能證明其出處,不具備證據形式要件,認定為無效證據。
二審對事實的認定同一審法院的認定。
本院認為,關于本案的起訴期限,因上訴人的訴請是要求被上訴人履行法定職責,清理其取得合法使用權的土地上的障礙物。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十九條的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申請行政機關履行法定職責,行政機關在接到申請之日起60日內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本案上訴人的起訴期限應從上訴人向被上訴人提出申請即2003年4月16日起60日屆滿之日起算二年的時間。故上訴人于2003年10月提起本案訴訟,并未超過起訴期限,原審關于起訴期限的認定結果正確,但理由有誤,應予更正。對被上訴人認定上訴人超過起訴期限的主張,本院不予支持。對未經批準,非法占用土地的行為進行查處,是被上訴人的法定職責,被上訴人在接到上訴人要求履行法定職責,清理障礙物的申請后,應當進行相關調查,并視具體情形針對上訴人的申請作出回應。被上訴人未作任何處理的行為應認定屬不作為。上訴人的訴訟請求是要求被上訴人履行法定職責,清除障礙物,對于被上訴人應否作出清除障礙物的處理決定,屬被上訴人在履行了調查、核實職責后得出的結論,法院不能逕行判決,被上訴人針對舉報,積極履行調查、監督職責,并給予舉報人明確答復,亦屬上訴人請求的履行法定職責的范圍,一審法院責令被上訴人限期履行答復職責的判決并無不當,故對上訴人認為一審判決變更了上訴人的訴訟請求的主張,本院不予支持。原審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程序合法,依法應予維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第(一)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00元,由上訴人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焦 偉
審 判 員 侯麗萍
代理審判員 張曉麗
二00四年三月三十一日
書 記 員 邵金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調卷函(審理人民檢察院民事、行政抗訴案件用,樣式一)
2020-10-14上海市___人民法院案件委托執行情況告知書(樣式)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一審自訴案件用)
2020-10-14刑事裁定書(二審維持、變更、撤銷原裁定用)
2020-10-14刑事抗訴請求書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死緩期間故意犯罪一審適用普通程序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一審自訴、反訴并案審理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恢復審理用)
2020-10-14延長審限案件呈批表(刑事案件用)
2020-10-14拘留決定書回執
2020-10-14××縣人民檢察院糾正違法通知書
2020-10-14拘留決定書
2020-10-14撤銷不(予)批準逮捕決定通知書
2020-10-14詢問證人筆錄
2020-10-14×××公安局責令具結悔過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提請批準延長偵查羈押期限意見書
2020-10-14×××公安局扣押/解除扣押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調取證據清單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解除扣押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撤銷不(予)批準逮捕決定通知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