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益祥訴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專利無效行政糾紛案一審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行 政 判 決 書
(2005)一中行初字第102號
原告余益祥,男,漢族,1962年7月11日出生,
汕頭市澄海區東里滬東農用器械廠業主,住
廣東省澄海市東里鎮東橋管理區彭厝巷3號。
委托代理人丁楚浩,汕頭市高科專利事務所專利代理人。
委托代理人王少明,汕頭市高科專利事務所專利代理人。
被告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住所地北京市海淀區薊門橋西土城路6號。
法定代表人王景川,主任。
委托代理人歐陽石文,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化學申訴處審查員。
委托代理人程強,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行政訴訟處審查員。
第三人林純好,女,漢族,1979年7月8日出生,住廣東省澄海市溪南鎮西社管理區鳳頭新厝。
委托代理人彭曉玲,北京中譽威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專利代理人。
原告余益祥不服被告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簡稱專利復審委員會)于2004年9月22日作出的第6444號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簡稱第6444號決定),在法定期限內向本院提起行政訴訟。本院于2004年12月29日受理本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并通知林純好作為本案第三人參加訴訟,于2005年4月14日公開
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余益祥的委托代理人丁楚浩、王少明,被告專利復審委員會的委托代理人歐陽石文、程強,第三人林純好的委托代理人彭曉玲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第6444號決定系專利復審委員會就澄海市東里滬東農用器械廠(簡稱滬東農用器械廠)針對林純好擁有的名稱為“螺絲起手柄(芯2)”的外觀設計專利(簡稱本專利)所提出的無效宣告請求作出的。專利復審委員會在該決定中認定:
1、關于本專利是否符合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條第三款的規定。滬東農用器械廠提交的證據1-4并不能用來說明本專利不符合專利法關于外觀設計的定義或不屬于外觀設計專利的保護客體。至于本專利與證據1-4中任一外觀設計是否相同或相近似,屬于審查本專利是否符合專利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的內容。
2、關于本專利是否符合專利法第九條及專利法實施細則第十三條第一款的規定。滬東農用器械廠基于證據2和證據3提出本專利不符合專利法第九條以及專利法實施細則第十三條第一款的規定的無效理由不能成立。
3、關于本專利是否符合專利法第二十三條的規定。證據3的公開日為2003年11月25日,晚于本專利申請日,不能用來說明本專利不符合專利法第二十三條的規定。證據1與證據4所示螺絲刀,其手柄均由圓帽形端部、六棱形把柄及喇叭形連接塊三部分組成。但證據1、證據4沒有說明使用透明材料,其內部也沒有可通過人的視覺能觀察到的三棱狀芯。由于本專利所示螺絲起手柄使用透明材料而能夠看到內部的三棱狀芯,這種差別會給一般消費者留下明顯不同的視覺印象。因此,證據1和證據4與本專利不屬于相同或相近似的外觀設計。因此,滬東農用器械廠提出本專利不符合專利法第二十三條的規定的無效理由不成立。
綜上,專利復審委員會作出第6444號決定,維持本專利權有效。
原告余益祥不服第6444號決定,在法定期限內向本院提起行政訴訟,其訴稱:
一、被告沒有采用整體觀察的方法,也沒有從一般消費者的角度進行比較判斷,導致作出錯誤的結論。按照《審查指南》的規定,剖視圖用來彌補六面視圖不能充分表達的外觀設計。本專利所表達的產品已經體現在它的六面視圖中。A—A剖視圖和B—B剖視圖是為了進一步反映手柄把柄部分的形狀、手柄的縱向形狀及手柄內部的構造,可以用來說明俯、仰視圖形狀存在的成因,但不能以此作為可以看到六面視圖中沒有表達的內部結構的依據,即剖視圖不能用來擴大六面視圖所限定的范圍。雖然本專利簡要說明指出了C處為透明材料,但當透明材料的厚度較大或者內外的色差太小或者當透明度較低時,里面的物體便看不見。本專利主視圖、后視圖、左視圖、右視圖及使用狀態參考圖均沒有顯示里面的物體。因此,內部芯不能視為本專利產品設計的一部分。即使認定本專利可以看到手柄里面的三棱狀芯,本專利與附件1、2、4在整體視覺上仍然容易給一般消費者造成混淆,它們仍是相近似的外觀設計。因為透過本專利手柄的外殼看到的不是葉片的線條。由于折射,一般消費者看到的是無數的線條,故不會留下多大的印象。
二、本專利與在先公開或在先申請的設計相近似。本專利包含有端部、把柄以及喇叭形連接塊三部分,其中端部為半球體,把柄表面上有六對凹凸相間的部分,喇叭形部分有若干螺紋,且端部、把柄以及連接塊占手柄總長度分別約為:1/9、5/9、3/9。本專利與附件1、附件2、附件4的比較如下:
1、附件1的手柄設計也包括有端部、把柄以及喇叭形連接塊三部分。其中端部為橢球體,把柄表面上也有六對凹凸相間的部分,端部、把柄以及連接塊占手柄的總長度也分別約為:1/9、5/9、3/9。與本專利相比,雖然兩者的端部略有不同,喇叭形部分也存在有或沒有螺紋的區別,但這些區別都是次要的。整體而言,兩者很相似,一般消費者容易引起混淆。另外,手柄使用透明材料制作不是本專利的設計要點。
2、附件2的設計也與本專利相近似,事實和理由同1。
3、附件4公開了一種螺絲刀,該螺絲刀的手柄也包括有端部、把柄以及喇叭形連接塊三個部分,端部也為橢球體,把柄表面上也有六對凹凸相間的部分,喇叭形部分有若干螺紋,端部、把柄以及連接塊占手柄總長度也分別約為:1/9、5/9、3/9,還可以從視圖中的有關符號得知該手柄是采用透明材料制作的。附件4與本專利的區別僅僅在端部,即一個端部是半球體,另一個端部是橢球體,因此,兩者從整體上看,極易引起一般消費者的混淆,它們是相近似的設計。
綜上所述,原告認為本專利與附件1、2、4是相近似的外觀設計,本專利不符合專利法第二十三條規定。請求人民法院判決:1、
撤銷第6444號決定;2、被告重新作出宣告本專利權無效的審查決定。
被告專利復審委員會辯稱:本專利由于C部分使用透明材料,導致三棱狀芯能被觀察到。雖然在主視圖和左視圖中沒有表示三棱狀芯,但申請人是為了表示螺絲手柄外殼的形狀而省略三棱狀芯。從B-B剖視圖中可知,三棱狀芯的材料與C部分透明材料不同,且本專利的A-A剖視圖、俯視圖和仰視圖中明確表示出手柄內部的三棱狀芯。因此,從正視、仰視以及俯視方向均應當能看到透明材料內部的三棱狀芯。三棱狀芯應視為該產品外觀設計的一部分。基于上述結論,本專利與附件1、2、4相比,均不屬于相同和相近似的外觀設計。此外,余益祥在無效程序的口頭審理中并沒有以附件2來證明本專利不符合專利法第二十三條的規定。綜上所述,專利復審委員會作出的第6444號決定認定事實清楚、
適用法律正確、審查程序合法,原告的訴訟理由不能成立,請求人民法院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維持第6444號決定。
第三人林純好述稱:一、剖視圖對產品的外觀起到輔助表達的作用,可以用于解釋和說明產品的形狀和構造。剖視圖并沒有擴大主視圖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相反地,卻是對主視圖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的進一步限定,是進一步縮小了保護范圍。二、對于透明材料的產品,其透明部分以內的形狀、圖案應視為該產品的外觀設計的一部分。本專利已經指明其C部分使用透明材料,盡管本專利的主視圖及左視圖中沒有表示出三棱狀芯,但從俯視圖、仰視圖、A-A剖視圖及B-B剖視圖中均可以看到三棱狀芯的存在。從其剖視圖也可以看出三棱狀芯與C部分使用不同的材料。三、專利復審委員會并沒有超越一般消費者的角度作出判斷。專利復審委員會從一般消費者的一般注意力出發,結合其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作出第6444號決定,該決定是正確的。四、本專利與在先公開或者在先申請的設計不相近似。首先,原告提供的附件4缺少中文譯文,不符合證據的要件。其次,本專利外部為透明材料,可以看見里面的三棱狀芯,與原告提供的附件不相同且不相近似,不會造成一般消費者的混淆。綜上,第三人認為原告的訴訟理由不能成立,請求人民法院駁回其訴訟請求,維持第6444號決定。[Page]
本院經審理查明:
2003年1月20日,林純好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名稱為“螺絲起手柄(芯2)”的外觀設計專利(即本專利)申請,2003年9月10日,本專利被授權公告,專利號為03318422.4,專利權人是林純好。
本專利授權公告的視圖包括主視圖,左視圖,俯視圖,仰視圖,A-A剖視圖,B-B剖視圖,使用狀態立體圖,使用狀態參考圖。其中主視圖,左視圖,俯視圖,仰視圖,A-A剖視圖,B-B剖視圖見附圖1。本專利“簡要說明”中注明:圖中C處使用透明材料。“C”處指手柄部分。從B-B剖視圖可見,手柄的透明材料及三棱狀芯用不同的剖面線表示。
2004年3月1日,滬東農用器械廠以本專利不符合專利法第九條、第二十三條及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條第三款、第十三條第一款的規定為由向專利復審委員會提出無效宣告請求,并提交了四份附件,其中:
附件1為2001年1月3日公告的中國外觀設計專利CN3171268D。其產品名稱為:螺絲刀(圓帽六棱把手),公告的視圖包括主視圖,左視圖,仰視圖,俯視圖(見附圖2)。其簡要說明中沒有注明圓帽六棱把手為透明材料制成。
附件2為2002年10月17日申請,2003年5月21日公告的中國外觀設計專利CN3295316D。其產品名稱為:組合螺絲刀(651),專利權人為林純好。
附件4為1994年10月18日公告的美國專利US5355752A。其產品名稱為:螺絲起子的螺絲夾持裝置。其公開的螺絲起子的螺絲夾持裝置的手柄見附圖3。其沒有標明手柄由透明材料制成。
2004年3月19日,滬東農用器械廠補充提交了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檢索咨詢中心對附件4的認證件及附件4中相關部分的中文譯文等附件。
2004年8月12日,專利復審委員會舉行了口頭審理。滬東農用器械廠明確基于附件1或者附件4,本專利不符合專利法第二十三條和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條第三款的規定;基于附件2或者附件3,本專利不符合專利法第九條、專利法實施細則第十三條第一款及第二條第三款的規定。
2004年9月22日,專利復審委員會作出第6444號決定,維持本專利權有效。
另查,澄海市東里滬東農用器械廠的性質為個體工商戶,其業主為原告余益祥。2004年4月15日,澄海市東里滬東農用器械廠更名為汕頭市澄海區東里滬東農用器械廠。
在本案訴訟過程中,余益祥對專利復審委員會在第6444號決定中將其認為本專利不符合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條第三款的無效理由
變更為屬于審查本專利是否符合專利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的內容沒有表示異議。此外,余益祥對第6444號決定認定附件3不能用于說明本專利不符合專利法第九條、專利法實施細則第十三條第一款及專利法第二十三條的規定沒有表示異議。
上述事實有本專利授權公告、附件1、附件2、附件4,汕頭市澄海區工商行政管理局出具的證明及當事人陳述等證據在案佐證。
本院認為:
一、專利復審委員會是否采用整體觀察的方法,從一般消費者的角度出發進行相同或者相近似性的比較。
專利復審委員會在第6444號決定中,并未認定本專利存在著相對于其他部位明顯地容易引起一般消費者注意的部位,即其并未認定本專利存在“要部”。專利復審委員會只是認為由于本專利C部分使用透明材料,故一般消費者能看到透明材料內部的三棱狀芯,而附件1、附件2和附件4沒有使用透明材料,不能看到手柄內部的結構,這種差別會使一般消費者留下明顯不同的視覺印象,進而認為本專利與附件1、附件2和附件4既不相同,也不相近似。因此,專利復審委員會采用了整體觀察的方法,從一般消費者的角度出發進行相同或者相近似性的比較。余益祥關于專利復審委員會沒有采用整體觀察,綜合判斷的方法,沒有從一般消費者的角度進行相同或者相近似性比較的主張沒有事實依據,本院不予支持。
二、本專利是否符合專利法第二十三條的規定。
我國專利法第二十三條規定,授予專利權的外觀設計,應當同申請日以前在國內外出版物上公開發表過或者國內公開使用過的外觀設計不相同和不相近似,并不得與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權利相沖突。
1、本專利剖視圖表示的內容能否作為本專利外觀的一部分。《審查指南》第四部分第五章6.5規定,對于外表使用透明材料的產品而言,通過人的視覺能觀察到的其透明部分以內的形狀、圖案和色彩,應視為該產品的外觀設計的一部分。就本案而言,本專利在“簡要說明”中已注明“圖中C處使用透明材料”,即本專利手柄使用了透明材料。由于本專利的六面視圖無法完整表示本專利的全部狀態,故專利權人借助A-A剖視圖和B-B剖視圖表示本專利三棱狀芯的狀態。由此可見,本專利的 A-A剖視圖和B-B剖視圖是完整表示本專利所不可缺少的視圖,其與六面視圖一起完整地反映了本專利的外觀,并不存在擴大六面視圖所限定的范圍的問題。原告關于本專利A-A剖視圖和B-B剖視圖不能作為可以看到六面視圖中沒有表達的內部結構的依據的主張沒有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
2、一般消費者能否看到本專利的三棱狀芯。如上所述,本專利手柄使用了透明材料,且從B-B剖視圖中不同的剖面線可知,三棱狀芯的材料與透明材料不同。本專利的三棱狀芯是能夠被一般消費者看到的,它應當被視為本專利外觀設計的一部分。原告關于本專利的三棱狀芯不能被一般消費者所看到,因而不能視為該產品設計的一部分的主張沒有事實依據,本院不予支持。
3、關于本專利與在先設計的比較。由于附件2的申請日在本專利的申請日之前,授權公告日在本專利的申請日之后,故附件2不能用于評價本專利是否符合專利法第二十三條的規定。附件1、附件4的授權公告日在本專利的申請日之前,故可以用于評價本專利是否符合專利法第二十三條的規定。將附件1及附件4分別與本專利比較,附件1和附件4均沒有要求使用透明材料,其內部沒有可以通過人的視覺觀察到的三棱狀芯。由于本專利使用透明材料而使一般消費者能夠看到內部的三棱狀芯,透明材料及具有可見的三棱狀芯對產品的整體視覺效果具有顯著的影響,足以給一般消費者留下明顯的視覺印象,故本專利與附件1及附件4均不屬于相同或者相近似的外觀設計。
由于余益祥對專利復審委員會在第6444號決定中將其認為本專利不符合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條第三款的無效理由變更為屬于審查本專利是否符合專利法第二十三條的規定沒有表示異議,對第6444號決定認定本專利符合專利法第九條、專利法實施細則第十三條第一款的規定亦沒有表示異議,故本院對此不再予以評述。
綜上所述,被告專利復審委員會作出的第6444號決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審查程序合法,應予維持。原告余益祥的訴訟理由均不能成立,其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依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一)項之規定,本院判決如下:
維持被告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作出的第6444號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
案件受理費1000元,由原告余益祥負擔(已交納)。
如不服本判決,各方當事人可在本
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本院提交
上訴狀并交納上訴案件受理費1000元(開戶行:中國工商銀行北京市分行黃樓支行,戶名: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帳號:144537-48),上訴于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儀 軍
代理審判員 江建中
代理審判員 趙 明
二 ○ ○ 五 年 六 月 十 五 日
書 記 員 周云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