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行 政 判 決 書
????(2005)一中行初字第865號
???? 原告湯姆森消費電子有限公司(Thomson Licensing INC),住所地美國特拉華州(Corporation Trust Center, 1209 Orange Street,in the City of Wilmington, County of New Castle)。
法定代表人帕特麗夏?韋蘭奇瑞(Patricia Verlangieri),高級專利顧問。
???? 委托代理人吳玉和,中國專利代理(
香港)有限公司專利代理人。
???? 委托代理人梁永,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專利代理人。
???? 被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住所地北京市海淀區北四環西路9號銀谷大廈10~12層。
???? 法定代表人廖濤,副主任。
???? 委托代理人高雪,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審查員。
???? 委托代理人石清,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審查員。
???? 第三人段海,男,漢族,1955年9月24日出生,自由職業者,住北京市豐臺區豐臺北路30號2樓2門501號。
???? 委托代理人張金海,男,漢族,1940年11月21日出生,北京金信立方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職員,住北京市
朝陽區北四環東路116樓東1402號。
???? 委托代理人張彬,女,漢族,1970年8月1日出生,北京金信立方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職員,住北京市崇文區剛毅胡同3號。
???? 原告湯姆森消費電子有限公司(簡稱湯姆森電子公司)不服被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簡稱專利復審委員會)于2005年3月2日作出的第6926號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簡稱第6926號決定),于法定期限內向本院提起行政訴訟。本院于2005年8月22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并通知段海作為第三人參加本案訴訟,于2005年11月10日公開
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湯姆森電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帕特麗夏?韋蘭奇瑞及其委托代理人吳玉和、梁永,被告專利復審委員會的委托代理人高雪、石清,第三人段海的委托代理人張金海、張彬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 第6926號決定系專利復審委員會針對段海就湯姆森電子公司所擁有的名稱為“具有改進面屏的彩色顯像管”的發明專利(簡稱本專利)所提出的無效宣告請求而作出的。專利復審委員會在該決定中認定:
???? 一、關于權利要求1和2的新穎性。
???? 湯姆森電子公司和段海爭議的焦點在于從對比文件1能否得到權利要求1的技術特征“所述面屏(12)具有圍繞所述面屏的周邊變化的從所述面屏(18)到所述側壁(20)的內倒圓半徑(RI),其中在所述面屏的每個拐角處的內倒圓半徑是最短的內倒圓半徑,在每個短軸端部的內倒圓半徑是最長的內倒圓半徑,并且在每個長軸(X)端部的內倒圓半徑的長度在最長的和最短的內倒圓半徑長度之間。”專利復審委員會認為,雖然本專利中使用的“倒圓半徑”一詞與對比文件1中所使用的“曲率半徑”名稱不同,但從本專利說明書所作的在屏面和側壁連接邊緣被“弄圓,通常被稱為倒圓”的說明可以看出,所謂倒圓就是將兩個部分的連接處作成圓弧形,因此倒圓半徑就是被作成圓弧部位的曲率半徑,這與對比文件1中角部2C的“曲率半徑”沒有本質區別;但另一方面,通讀對比文件1說明書譯文,找不到任何有關內倒圓半徑的明確記載,相反,根據說明書譯文第3、4頁實施例部分先后記載的“雖然屏盤具有壁厚,但用線表示出了背面/表面的中位面”和“圖7與在圖3中說明的內容同樣地表示了屏盤壁厚的中位面,與對應于圖6中的D.A.、S.A.、L.A.(沿含有管軸的對角軸、X軸、Y軸的剖面的CRT管壁的線)的外形相當的(盡管毫無疑問是減去壁厚的一半的部分的值)”,以及說明書對于附圖和附圖標記的說明,可以明了中位面即外形“減去壁厚的一半的部分的值”的位置所構成的面。對比文件1所涉及的各個位置的曲率半徑實際上是中位面角部不同位置處的曲率半徑。因此,雖然對比文件1所揭示的對角軸、長軸、短軸方向的角部曲率半徑rD、rL、rS之間關系與上述權利要求1的特征所限定的相應位置的內倒圓半徑之間關系相同,但由于對比文件1的中位面和本專利權利要求1的“內倒圓半徑”中的“內”所代表的內表面在含義上的不同,使得對比文件1所公開的內容與權利要求1存在差異,因此權利要求1與對比文件1相比具有新穎性。在權利要求1具有新穎性的情況下,其從屬權利要求2也具有新穎性。
???? 二、關于權利要求1~3的創造性。
???? 對比文件1中除了記載上述內容外,還在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部分記載了本發明“目的在于獲得可降低CRT作成真空時有關應力…的顯象管”;在對其所采取的例如rD
???? 權利要求2限定了最長的內倒圓半徑的長度至少是最短的內倒圓半徑的兩倍。但對比文件1披露了中位面的rD=8.0、rL=32.0和rS=36.0,其中最長和最短的曲率半徑rS和rD滿足權利要求2所限定的關系,本領域技術人員在對比文件1所披露的中位面各部位曲率半徑之間關系的基礎上得到同樣的相應部位內倒圓半徑之間關系是顯而易見的,由此可得到權利要求2所限定的技術特征。因此,在權利要求1不具有創造性的情況下,其從屬權利要求2也不具有創造性。
???? 權利要求3進一步限定了外倒圓半徑圍繞面屏周邊變化的技術特征。基于權利要求1、2不具有創造性的同樣理由,本領域技術人員將對比文件1所披露的中位面各部位曲率半徑關系適用于外表面從而得到權利要求3的技術特征是容易的。另外,權利要求3僅僅限定了外倒圓半徑圍繞面屏周邊變化,但沒有進一步限定其變化方式,更沒有限定相應部位的內、外倒圓半徑之間的變化關系,因此雖然在本專利說明書中記載了“在特定的面屏位置增加外倒圓半徑和減少內倒圓半徑都會在面屏的一側壁連接處產生較薄的部分。這種變薄允許面屏彎曲的改變,這至少將部分釋放顯象管加工過程中和加工過程以后出現的應力”的內容,但不能以此作為支持權利要求3具有創造性的理由。因此,在權利要求1、2不具有創造性的情況下,其從屬權利要求3也不具有創造性。
???? 綜上,專利復審委員會作出第6926號決定,宣告本專利權全部無效。
???? 原告湯姆森電子公司不服第6926號決定,向本院提起行政訴訟,其訴稱:一、本專利具有新穎性。相對于對比文件1而言,本專利權利要求1除了具有專利復審委員會所指出的區別特征外,還具有如下的具體限定,即“面屏的每一個拐角處的內倒圓半徑是最短的,面屏的每一個短軸的末端的內倒圓半徑是最長的,面屏的每一個長軸的末端的內倒圓半徑在最長和最短的倒圓半徑之間”。二、本專利具有創造性。第一,對比文件1中所涉及的在角部2C處的“曲率半徑”并不具備本專利中的“倒圓半徑”的特定含義,兩者所指代的是不同技術特征;如權利要求1中清楚指出的,本專利著眼于在面屏周邊變化的從屏面到側壁的“內倒圓半徑”,而對比文件1所涉及的曲率半徑一直都是指屏面角部中位面的曲率半徑。對比文件1中的中位面的曲率半徑不等同于內表面的曲率半徑,也不等同于外表面的曲率半徑。第二,本專利相對于對比文件1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在減少面屏應力的同時增大可視熒光屏的可視面積。在說明書中有相應描述“通過減少拐角處的內倒圓半徑減少面屏的內表面上的峰值拉伸應力”,以及“形狀44優于42的另一點是可視熒光屏的拐角可以伸長”。第三,在對比文件1中屏面角部沿周邊的壁厚都是相同的,而本專利并不要求壁厚相同,因此在權利要求1中才僅對內倒圓半徑進行限定。事實上,在本專利說明書中描述到“在特定的面屏位置增加外倒圓半徑和減少內倒圓半徑都會在面屏的一側壁連接處產生較薄的部分。這種變薄允許面屏彎曲的改變,這至少將部分釋放顯象管加工過程中和加工過程以后出現的應力。”對比文件1基本上針對的是靜態下的圖像顯像管,因此,對比文件1并沒有認識到在彩色圖像顯像管的面屏中,使得面屏具有減小的應力,以防止顯像管在動態下(比如在圖像顯像管生產期間和生產之后)的內向爆裂所引出的技術問題。具體來說,本領域技術人員從對比文件1中得不到關于本發明“相對于外倒圓半徑,去改變內倒圓半徑,以減少任何能波對于面板應力的正增加,因此任何內部爆裂發生時伴隨的壓力都更加小”的技術啟示。基于上述理由,權利要求1的技術方案相對于對比文件1具有實質性區別特征,并且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也是不同的,這些區別特征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是非顯而易見的,因此,權利要求1相對于對比文件1具有創造性。第四,權利要求2是對權利要求1中特征的進一步限定,在權利要求1具有創造性的前提下,其自然也具有創造性。第五,權利要求3是對圍繞面屏的周邊的從屏面到側壁的外倒圓半徑的限定。在說明書中明確記載“在特定的面屏位置增加外倒圓半徑和減少內倒圓半徑都會在面屏的一側壁連接處產生較薄的部分。這種變薄允許面屏彎曲的改變,這至少將部分釋放顯象管加工過程中和加工過程以后出現的應力。”從本專利的五個實施例中可以看出內倒圓半徑的變化與外倒圓半徑的變化并無關系(如對此進行太具體的限定將會不合理地限制本專利的保護范圍),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說明書的描述,能夠選擇適合于解決本專利上述技術問題的內外倒圓半徑。綜上,本專利權利要求1~3的技術方案相對于對比文件1具有新穎性與創造性。專利復審委員會在第6926號決定中認定事實不清,
適用法律不當,懇請人民法院
撤銷第6926號決定,并判令專利復審委員會重新作出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書。
???? 被告專利復審委員會在書面答辯狀中堅持其在第6926號決定中的意見,認為其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審查程序合法,審查結論正確,湯姆森電子公司的訴訟請求不能成立,請求人民法院維持第6926號決定。
???? 第三人段海述稱,一、本專利與對比文件1的發明目的是相同的。本專利發明目的通過減少面屏中的應力以便提高機構強度。對比文件1的發明目的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顯像管存在“內爆”、“重量增加”和“可靠性”問題,獲得可降低CRT作成真空時有關應力。二、本專利權利要求1不具有創造性。對比文件1是通過顯像管的玻璃外殼厚度的中位面作為理論指導指出的,屏面與側壁的連接角度越大,抗應力越大,屏面與側壁的曲率半徑應該是:rS > rL >rD,等壁厚和中位面是研究問題的方法,在此基礎上才能清楚角度與應力的關系,而在實際操作中則可以不拘泥于此形式。對比文件1中載明“需將陰罩6多次從屏盤2上裝卸,因此屏盤2和錐體4作成可分離的,二者由作為玻璃焊料的熔結玻璃封接”。即使是同樣的壁厚,在熔結玻璃封接的操作下,勢必使管壁內外的曲率半徑及壁厚發生變化,在實際操作條件下內外倒圓變化是靈活的,對比文件1指出“此外,屏2A和側面部2B的接點最好順滑地連接上”,而上述順滑地連接方法,就是本專利所提出的“倒圓”。雖然本專利例舉了多種實施例,這些實施例遵循的規律必然又回到對比文件1的理論基礎上,本專利的權利要求1的內容已經被對比文件1的rS>rL>rD的內容所覆蓋。三、從屬權利要求2和3也不具有創造性。對比文件1已經公開了權利要求2的附加技術特征。權利要求3的附加技術特征僅僅是對比文件1中技術結論的具體實施方式的一部分,在對比文件1的教導下,實現權利要求3不需要付出創造性的勞動。總之,專利復審委員會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審查程序合法,審查結論正確,請求人民法院維持第6926號決定。
???? 本院經審理查明:
???? 本案涉及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于2001年5月9日授權公告的名稱為“具有改進面屏的彩色顯像管”的發明專利,專利號為96103231.6,申請日為1996年2月14日,專利權人是湯姆森電子公司。該專利授權公告的權利要求書如下:
???? “1、一種彩色顯像管(10),包括由面屏(12)、玻錐(15)和管頸(14)組成的外殼(11),所述面屏包括透明矩形屏面(18),所述屏面(18)具有在其內表面上的陰極電子激發光屏(22)和周邊側壁(20),所述面屏具有兩條長邊(L)、兩條短邊(S)和四個拐角,并且所述面屏的短軸(Y)通過所述面屏的中央并與所述兩條短邊平行;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屏(12)具有圍繞所述面屏的周邊變化的從所述面屏(18)到所述側壁(20)的內倒圓半徑(RI),其中在所述面屏的每個拐角處的內倒圓半徑是最短的內倒圓半徑,在每個短軸端部的內倒圓半徑是最長的內倒圓半徑,并且在每個長軸(X)端部的內倒圓半徑的長度在最長的和最短的內倒圓半徑長度之間。
???? 2、如權利要求1中的顯像管(10),其特征在于最長的內倒圓半徑(RI)的長度至少是最短的內倒圓半徑(RI)的兩倍。
???? 3、如權利要求1或2中的彩色顯像管(10),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屏(12)具有從所述屏面(18)至所述側壁、也圍繞所述面屏的周邊變化外倒圓半徑(R0)。”
???? 本專利說明書載明:本發明涉及彩色顯像管,具體地說改變面屏設計,通過減小面屏中的應力以便提高機構強度。本發明改進之處包括面屏具有從屏面到側壁的內或外倒圓半徑,倒圓半徑圍繞面屏的周邊變化,使得面屏預定區域中應力減小。具體地說,需要減小面屏中出現的最大拉伸應力。已經發現在短軸端部和長軸端部顯像管面屏的外表面上這些應力最大。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通過增加短軸和長軸端部的外倒圓半徑減小面屏的外表面上的峰值拉伸應力。在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中,通過減小拐角處的內倒圓半徑減小面屏的內表面上的峰值拉伸應力。在特定的面屏位置增加外倒圓半徑和減小內倒圓半徑都會在面屏一側壁連接處產生較薄的部分。這種變薄允許面屏彎曲的改變,這至少將部分釋放顯像管加工過程中和加工過程以后出現的應力。此外,面屏一側壁連接處面屏玻璃的變薄還使得在向面屏施加熱的不同加工步驟期間面屏中熱分布更穩定。圖6和7表示采用本發明的不同方面的兩種面屏。在圖6中,面屏40對角線端部的內倒圓半徑從用42表示的形狀減小到改進的用 44 表示的形狀。形狀44優于形狀42的另一點是可視熒光屏的拐角可以被伸長,如分別由最大偏轉電子束46和48所表示的那樣。在圖7中,面屏50的外倒圓半徑增加了,以便使周邊從原來的形狀52變到改進的形狀54。倒圓半徑的改變也可以結合面屏設計中
其它方面的改變,以便進一步降低面屏中的應力和增大屏面的可視屏幕部分的尺寸。
???? 另外,本專利說明書中第2最佳實施例中公開了面屏各部分內、外倒圓半徑的變化趨勢相同的技術方案。
???? 針對上述專利權,段海于2003年8月22日向專利復審委員會提出無效宣告請求,其無效理由為本專利權利要求1~3不具有新穎性或創造性,不符合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第三款的規定。段海提交了6份附件作為證據,其中:
???? 附件1為日本專利公報JP平1-248440號(A)(簡稱對比文件1),其公開日是1989年10月4日。對比文件1公開了一種顯象管,目的在于防止“內爆”的可能性,從而獲得可降低CRT作成真空時有關應力,可達到可靠性提高和輕量化的顯象管。該顯象管1包括由具有屏盤屏部2A和側面部2B的屏盤2,與其相連的漏斗狀錐體部4和頸部5構成的真空玻璃容器,在屏盤屏部2A的內面設置有大致為矩形的熒光屏3,屏盤2具有兩條長邊、兩條短邊和四個拐角,還具有通過其中央并與其兩條短邊平行的Y軸;雖然屏盤具有壁厚,但用線表示出了背面/表面的中位面;rD、rL、rS分別是在對角軸、長軸、短軸方向上在屏盤屏部2A和側壁部2B的分界的角部2C處的曲率半徑,相對于以往的rD=rL=rS,在本發明中形成為例如rD
???? 2004年6月2日,專利復審委員會進行了口頭審理,段海明確無效理由是本專利權利要求1和2不符合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第三款的規定,權利要求3不符合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三款規定。段海放棄使用附件2~6,僅使用附件1評價本專利的新穎性和創造性。湯姆森電子公司對附件1的真實性及譯文的準確性無異議。2005年3月2日,專利復審委員會作出第6926號決定。
???? 在本案庭審過程中,湯姆森電子公司主張,本專利的內、外倒圓半徑是曲率半徑的下位概念。
???? 上述事實有本專利授權公告說明書,第6926號決定,對比文件1,口頭審理記錄表及當事人陳述等證據在案佐證。
???? 本院認為:
???? 一、關于對倒圓半徑和曲率半徑的理解
???? 本專利說明書中記載了在屏面和側壁連接邊緣被弄圓,通常被稱為倒圓,由此看出,所謂倒圓就是將兩個部分的連接處做成圓弧形,倒圓半徑就是屏面和側壁連接邊緣的圓弧部位的曲率半徑,即本專利的倒圓半徑與對比文件1中的曲率半徑無實質上的不同。而且,湯姆森電子公司也認可內、外倒圓半徑是曲率半徑的下位概念。因此,將本專利的內、外倒圓半徑理解為內、外表面的曲率半徑并無不妥。在此基礎上,專利復審委員會認定對比文件1的中位面和本專利權利要求1的“內倒圓半徑”中的“內”所代表的內表面在含義上不同,闡明了權利要求1中記載的內容“面屏的每一個拐角處的內倒圓半徑是最短的,面屏的每一個短軸的末端的內倒圓半徑是最長的,面屏的每一個長軸的末端的內倒圓半徑在最長和最短的倒圓半徑之間”與對比文件1的技術特征有差異,專利復審委員會上述認定是適當的,本院不持異議。???? 二、關于本專利權利要求1的創造性
???? 首先,權利要求1僅僅對面屏各個部分內倒圓半徑的變化方式進行了限定,而未涉及外倒圓半徑相應部分的變化方式,即權利要求1沒有明確面屏壁厚是否相同,故權利要求1的技術方案既包括面屏壁厚相同的情況,也包括面屏壁厚不同的情況,在解決相關技術問題時對這兩種情況未予區分。本專利說明書文字部分確實記載了“面屏和側壁連接處產生較薄的部分”的內容,在實施例中也涉及到了面屏壁厚不同的情況,且在各實施例中給出了面屏相應部分內、外倒圓半徑之間的變化關系。但是,依照專利法的有關規定,說明書及附圖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1中“內倒圓半徑”這一技術特征,但不能將權利要求1中未記載的“外倒圓半徑”這一技術特征引入權利要求1,并據此對權利要求1進行進一步的限定。因此,湯姆森電子公司關于本專利權利要求1并不要求壁厚相同并據此主張本專利具有創造性沒有事實與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
???? 其次,對比文件1與本專利同樣都解決了面屏中的應力的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手段,都是對于屏盤面屏和側部之間過渡部位的曲率半徑進行適當選擇,并由此達到了降低應力的效果。故湯姆森電子公司關于本專利與對比文件1所解決的技術問題不同的主張缺乏事實依據,本院不予支持。對比文件1以內、外表面之間的中位面來表征顯象管屏盤部外形的總體變化趨勢,在屏盤壁厚相同的情況下則可以將對于中位面所得到的結論直接用于本專利所述的內、外表面。此外,由于對比文件1公開了屏盤壁厚的中位面的各部位曲率半徑之間的關系,故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由此直接推導出權利要求1所限定的各部位內倒圓半徑之間關系無需任何創造性勞動。
???? 第三,湯姆森電子公司主張本專利在減少應力的同時增大可視熒光屏的可視面積,但增大可視面積是減小對角軸方向內倒圓半徑必然帶來的效果,并非意想不到。而且,基于對比文件1說明書的記載,減小對角軸方向曲率半徑也可以獲得同樣的效果。此外,湯姆森電子公司還主張本專利具有防止顯像管在動態下內爆的技術效果,但是,對比文件1發明目的之一是防止顯像管發生“內爆”,在屏盤相應部位的內倒圓半徑按照屏盤中位面各部分曲率半徑之間的關系變化時,其同樣可以減少能波對于面板應力的正增加。因此,本專利權利要求1的技術方案能夠獲得增大可視熒光屏的可視面積以及減少顯像管內爆的技術效果均在對比文件1中被披露,并非意想不到,不能作為認定本專利具有創造性的理由。湯姆森電子公司的上述兩項主張均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
???? 綜合以上理由,權利要求1與對比文件1相比不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不符合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三款有關創造性的規定。
???? 三、關于本專利權利要求2的創造性
???? 權利要求2限定了最長的內倒圓半徑的長度至少是最短的內倒圓半徑的兩倍。但對比文件1披露了中位面的rD=8.0、rL=32.0和rS=36.0,其中最長和最短的曲率半徑rS和rD滿足權利要求2所限定的關系,本領域技術人員在對比文件1所披露的中位面各部位曲率半徑之間關系的基礎上得到本專利權利要求2中所述的相應部位內倒圓半徑之間關系是顯而易見的。因此,在權利要求1不具有創造性的情況下,其從屬權利要求2也不具有創造性。
???? 四、關于本專利權利要求3的創造性
???? 權利要求3進一步限定了外倒圓半徑圍繞面屏周邊變化的技術特征。其僅僅限定了外倒圓半徑圍繞面屏周邊變化,但沒有進一步限定其具體變化方式,更沒有限定相應部位的內、外倒圓半徑之間的變化關系,在權利要求3所述的技術方案中仍然包括面屏壁厚相同的情況。基于權利要求1、2不具有創造性的理由,本領域技術人員將對比文件1所披露的中位面各部位曲率半徑關系適用于外表面從而得到權利要求3的技術特征是容易的。雖然在本專利說明書中記載了“在特定的面屏位置增加外倒圓半徑和減少內倒圓半徑都會在面屏的一側壁連接處產生較薄的部分。這種變薄允許面屏彎曲的改變,這至少將部分釋放顯象管加工過程中和加工過程以后出現的應力”的內容,但鑒于前述已經闡明的理由,外倒圓半徑的具體變化方式沒有記載在權利要求3中,因此,說明書中的內容不能限定權利要求的技術方案,并以此作為支持權利要求3具有創造性的依據。在權利要求1、2不具有創造性的情況下,其從屬權利要求3也不具有創造性。
???? 綜上,湯姆森電子公司對第6926號決定提出的異議均不能成立。專利復審委員會作出的第6926號決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程序合法,應予維持。依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一)項之規定,本院判決如下:
???? 維持被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作出的第6926號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
????
案件受理費1000元,由原告湯姆森消費電子有限公司負擔(已交納)。
???? 如不服本判決,原告湯姆森消費電子有限公司可于本判決送達之日起30日內,被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第三人段海可于本判決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本院提交
上訴狀及其副本,并交納上訴案件受理費1000元(開戶行:中國工商銀行北京分行黃樓支行,戶名: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帳號:144537-48),上訴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
????
????
???? 審 判 長 儀 軍
???? 代理審判員 江建中
???? 人民陪審員 陳 源
????
????
???? 二 ○ ○ 五 年 十 二 月 三 十 日
????
????
???? 書 記 員 喬 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