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侵權人賠償后能否向用人單位要求賠償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在雇傭活動中,勞動者的傷害是由第三人造成的,侵權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用人單位不需要賠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用人單位負有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勞動者要求賠償。前款所稱從事勞動活動,是指在用人單位授權或者指示的范圍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其他勞動活動。員工的行為超出授權范圍,但表現為履行職責或者與履行職責有內在聯系的,應當認定為“從事就業活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勞動者在從事勞動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的,用人單位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勞動關系以外的第三人對勞動者造成人身傷害的,賠償權利人可以請求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以請求用人單位承擔賠償責任。用人單位承擔賠償責任后,可以向第三人索賠。
如果雇員在雇傭活動中因安全生產事故而遭受人身傷害,并且雇主或分包商知道或應該知道接受合同或分包業務的雇主沒有相應的資格或安全生產條件,與用人單位承擔連帶責任。
屬于《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勞動關系和工傷保險范圍的,不適用本條規定。第二,特殊侵權訴訟的舉證責任應當分擔。
我國民法通則規定的特殊侵權責任大多是無過錯責任,有的是反向責任。因此,在特殊侵權的舉證責任方面,特殊侵權的舉證責任與一般侵權的舉證責任有兩大區別:
一是由于實行無過錯責任;原告的舉證責任較輕,因此不再需要承擔被告的舉證責任二是由于實際舉證責任倒置,增加了被告的舉證責任。即使侵權責任仍以過錯為基礎,被告人也要為自己的無過錯承擔舉證責任。一些特殊侵權訴訟中因果關系證明責任倒置,進一步加重了被告人的證明責任。另外,在特殊侵權責任中,法律往往對免責作出明確規定。
以上是對“侵權人賠償后能否向用人單位要求賠償”的回答。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在雇傭活動中,勞動者的傷害是由第三人造成的,侵權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用人單位不需要賠償。如果您有其他法律問題,律師協會還提供專業的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再次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反擔保成立要什么條件
2021-03-25美容產品欺騙消費者怎么辦
2021-02-16調解離婚如果不同意需要本人去嗎
2021-03-22先予執行多少天
2021-03-11房產證影印件能做抵押物嗎
2020-11-21房屋租賃合同不蓋章按手印可以嗎
2020-11-27男子為博關注直播喝酒喝油猝死,互聯網文化管理暫行規定
2020-12-21辭退也要簽字嗎
2021-03-15學生死在學校,學校有沒有責任
2020-11-10北京樓市調控細則15條正式出臺(全文)
2020-12-23試用期要離職領導不批怎么辦
2021-02-17實習期沒有工資需要簽合同嗎
2021-02-13交通肇事逃逸后,被保險人哪些請求商業險賠付獲支持
2021-01-27個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2-26人身保險傷殘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比例有關事項的通知
2021-01-10“觀察期”出險不理賠
2020-11-16交強險過期沒交怎么辦
2020-12-09保險公司有哪些分類
2021-01-02承運人故意違約保險公司需要賠償嗎
2021-03-19保險法基本原則以及作用是什么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