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視權不能強制執行,最高人民法院的探視權不能以兒童本人為客體強制執行。
對于拒絕配合權利人行使探視權的監護人,法院只能要求監護人配合,如派人到指定地點讓對方探視。監護人拒不配合的,法院不能強行將孩子送到某地,只能對拒不履行判決的監護人根據情節輕重,依照程序法規定,處以罰款、拘留等措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四十八條的規定,人民法院依法執行拒不執行探望子女判決、裁定的判決、裁定。有關個人和單位應當負責協助執行。”該規定賦予探望權強制執行的效力,并規定探望權的判決、裁定是執行的依據。《婚姻法》第三十八條第二款規定了探視時間和探視方式的兩種確定方式:“行使探視權的方式和時間,由當事人約定;約定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決定。”,它規定了父母協議和法院判決兩種方式,確定了“協議優先”原則。根據協議優先的原則,家長應首先通過協商確定探視時間和方式。在協議中,雙方應本著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基本原則,根據夫妻雙方的實際情況,確定具體探視時間和方式。父母是探視權的利益相關者,直接照顧者是孩子的監護人。家長之間的協議可以有效地平衡家長和孩子的權益,合理安排探視時間和方式,家長通過平等協商達成的協議可以很容易地得到落實。因此,它優先于法院的判決。
但在現實生活中,由于父母因感情破裂而解除婚姻關系,父母在協商時可能會過于考慮自己的利益,故意提出不合理的探視時間和方式。一些直接照顧者甚至拒絕就探視相關問題進行談判。父母協商不成,或者直接扶養人拒絕協商的,探視權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依法確定探視時間和方式。法院應當依法受理探視權人的請求,對探視的時間和方式作出判決。在判決書中,法院應當對探視權的安排作出明確的決定,以增強可操作性,避免當事人在執行中發生糾紛。
還應指出,有探視權的人在根據協議或法院判決探視時,也應考慮其子女的意愿。兒童對約定或者判斷的探視時間不同意的,有探視權的人不得強行探視。
如果行使探視權的父母的身體健康、經濟狀況等情況發生變化,需要改變原來的探視方式,父母雙方應先協商。協商不成的,可以另行起訴,由人民法院裁定。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工黨承德市委呼吁:盡快建立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制
2021-02-28互聯網金融消費者如何維權
2021-03-03輕微交通事故處理的步驟是什么
2021-01-14車禍評殘九級怎么賠償
2021-03-16請求交通賠償需準備的材料
2021-01-03行政處罰房屋貼封條一般是多長時間
2021-01-17襲警罪一般判多久
2020-12-09撫恤金能否被強制執行
2020-11-16未成年繼承遺產需要償還債務嗎
2020-11-30放棄去世人的繼承權后有居住權嗎
2021-01-10續簽的勞動合同期限必須原來的一致嗎
2020-11-27競業限制解除后是否要遵守保密協議
2021-03-21在試用期離職領導不批準怎么辦
2021-02-22被他人撞骨折可以走自己的意外險嗎
2020-12-27交通工具意外險的保險條款又有哪些呢
2020-12-19空運險種被保人的義務
2021-02-24飛機延誤險賠償太低怎么辦
2020-12-10什么叫提存保險金
2020-11-30保險合同疑難問題集錦
2021-02-06進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情形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