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合同無效,因合同取得財產的,取得財產的一方應當退還價款。不能返還的,折價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八條【合同無效、解除的法律后果】合同無效、解除后,應當返還合同取得的財產;無法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賠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的損失。雙方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責任。第二,無效合同的情形是什么?第一,一方當事人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所謂欺詐,就是故意隱瞞真實情況或故意告知對方虛假信息欺騙對方,以使其作出錯誤的意思表示并與其訂立合同。如以次充好、以假亂真,利用托兒欺騙他人,變相簽訂合同騙取對方定金、預付款等。構成欺詐的,一方有欺詐意圖,實施欺詐行為,被騙方簽訂的合同是欺詐的結果。
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即雙方串通訂立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謀取非法利益。如低價拋售國有資產,代理人與第三方勾結損害委托人利益。三。以法律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意思是合同形式合法,目的和內容違法。如:合資實貸合同、貸款實籌合同、分包實分合同、轉移資產避債合同等。損害公共利益的合同。也就是說,違反公序良俗的合同違背了社會公德,破壞了社會經濟秩序和生活秩序。如為他人提供場所進行色情表演、賭博、賣淫等活動。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合同。法律是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規是指國務院頒布的法規。強制性規定,是指法律、行政法規對非法轉讓探礦權、采礦權合同、非法銷售麻醉藥品合同等行為必須或者不得作出的規定。格式條款和免責條款。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免除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或者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格式條款無效。三是民事法律行為無效后的最新情況(《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57條[民事法律行為無效、撤銷或者無效認定的法律后果],被撤銷或者認定無效的,應當返還行為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無法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折價賠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遭受的損失;各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合同無效的,因合同取得財產的,取得財產的一方應當退錢,不能返還的,應當折價賠償。如果你需要法律幫助,你可以去律霸咨詢。律霸有一位專業律師為你解答。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良資產包括次級貸款嗎
2020-11-16遲延履行簡介
2021-01-01當股東權利受侵害時應當如何處理
2020-12-25交通事故起訴狀中的被告有哪些
2021-01-16同居期間購買的房產分手時如何分割
2020-12-12如何理解人民調解的尊重當事人權利原則是什么
2021-01-24贈與房產配偶有份嗎
2021-01-25經濟適用房抵押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6集體土地入市交易規則是什么
2021-02-05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愛人簽可以嗎
2020-12-11投資型保險的費用及給付型態
2020-11-30飛機航班延誤賠償標準
2020-11-08國際貿易貨物運輸保險程序
2021-03-07保險公司把被保人寫錯了怎么理賠
2021-03-06土地承包有時間限制嗎
2021-01-24公房交了土地出讓金還是公房嗎
2020-12-04拿不到自己的土地征收拆遷補償款該怎么辦
2021-03-03什么樣的小產權房是合法的
2020-11-23農村土地征地拆遷
2021-01-10小區裝修違建怎么處理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