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取得房產證后購房合同是否仍然有效(《合同法》有效期限:2020年12月31日)
依法成立的,取得房產證的,房屋買賣合同仍然具有法律效力,是房屋買賣的法律憑證。如有爭議,購房合同可以作為證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的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第四十四條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并生效的,從其規定。第二,解決房屋買賣合同糾紛的一般方式是雙方直接協商。在民法中,平等主體以自由平等的原則進行民事活動,也是解決不動產糾紛最常見的方式。如《商品房買賣合同解釋》規定:“因嚴重質量問題影響房屋正常使用的,買受人要求解除合同并要求賠償損失的,應予支持。”,買賣合同糾紛導致自身權益受到侵害的,買受人或者開發商可以采用口頭、書面等形式直接與對方溝通,提出存在的問題,討論解決辦法。
2。向消費者協會投訴,并向消費者協會尋求幫助。一般來說,購房者和開發商相對處于劣勢,因此當糾紛出現時,購房者會多受一點損失。因此,當合同糾紛發生時,買方可以向當地消費者協會尋求幫助,并嘗試在他們之間進行調解,解決糾紛。
3。申請法律仲裁
如果這兩種方法都無效,你可以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但是,申請仲裁的前提是雙方都有仲裁協議。發生爭議時,受害方可以根據購房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或雙方簽訂的仲裁協議向仲裁委員會提出申請,仲裁委員會的仲裁結果對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
4。法律行動是最后的辦法。購房者不能通過協商、調解甚至仲裁來解決糾紛,只能通過司法途徑,向當地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來解決問題,而必須以和解金額為目標。第三,最新情況(《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502條【合同生效時間】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應當辦理審批等手續的,依照規定辦理。未辦理審批等手續的,不影響合同的效力。應當申請批準的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義務的,對方當事人可以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的變更、轉讓、終止適用前款規定,并經批準。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依法訂立購房合同的,取得房產證。房屋買賣合同仍然具有法律效力,是房屋買賣的法律憑證。如有爭議,購房合同可以作為證據。如果你需要法律幫助,你可以去律霸咨詢。律霸有一位專業律師為你解答。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鑒定陳述書怎么寫?
2020-11-14雇傭關系的性質是怎樣的
2021-03-19律師函范文
2020-12-02行政機關可以設置行政許可嗎
2020-11-25股權轉讓怎么合法轉讓
2021-03-03車撞到人責任書沒下來,負不起醫藥費怎么辦
2021-01-10老人贈與房屋證明怎么寫
2021-02-20離婚后女方贍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0-12-26什么是證據保全
2020-12-16小學生在公立學校摔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8動產質押可以抵押房產證嗎
2020-11-30鋪乳期間可以中止合同嗎
2021-01-20工傷賠償與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1非壽險責任準備金計提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8農村自住建房傷亡賠償案件分析及對策有哪些
2020-12-11保險公司未具體告知投保人保險合同條款不能免責
2020-12-06撞傷行人駛離現場,返回時掉頭撞樹如何理賠?
2021-03-16外資保險公司超出業務范圍尚不構成犯罪如何處罰
2021-03-07投保人虛報年齡,保險公司是否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8保險欺詐的表現形式有哪些呢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