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處罰在京員工違反保密協議的行為保密協議是協議雙方約定,一方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書面或口頭信息。許多雇主會與雇員簽訂保密協議,以保護公司的商業秘密。違反保密協議的員工應首先承擔民事責任。保密協議約定了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的,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民事責任可以分為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員工違反保密協議,很可能同時侵犯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給用人單位造成實際損失。因此,用人單位可以要求勞動者承擔違反保密協議的責任。保密協議約定違約金的,用人單位可以要求勞動者支付違約金。如果罰款過高或過低,雙方可要求適當減少或增加。用人單位也可以選擇要求勞動者承擔賠償損失的侵權責任。但是,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不能同時適用,用人單位只能選擇其中一種。行政責任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有權依法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并可以根據情節處以1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同時,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也可以責令侵權人將含有商業秘密的圖紙、軟件和其他有關資料退還權利人或者銷毀。根據刑法有關規定,有下列行為,給商業秘密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后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有關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保密義務和競業限制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有關的保密事項。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并同意在勞動合同終止后的競業限制期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協議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第二十四條競業限制的范圍和期限競業限制人員限于用人單位負有保密義務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人員。競業禁止的范圍、地區和期限,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約定。競業禁止協議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勞動合同終止或者終止后,前款規定的人員到其他與生產、經營類似產品或者從事類似業務的單位有競爭關系的用人單位,或者到其他用人單位從事類似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自主創業生產、經營同類產品或者從事同類業務。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但本法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情形除外。
通過小編的介紹,我們可以理解員工違反保密協議是違法的,這是法律不允許的。如果情節嚴重,他們將被判刑。我希望你能理解。以上均為律霸組織的相關內容。如果你有任何問題,可以咨詢律霸的律師。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環保超標有刑事責任嗎
2021-02-15公證遺囑手續是什么
2020-12-03遇到商標、專利侵權如何取證
2020-12-14船舶買賣合同可以約定管轄嗎
2020-11-29央行出新規,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臺轉賬支付業務受限
2021-01-15競業限制補償金怎么領取
2021-01-23《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實施后人民法院受理 審理勞動爭議案件新
2020-11-19火災意外險如何賠償
2021-01-04投保家庭財產保險應當考慮哪些事項
2021-01-31人身保險殘疾程度劃分為幾種
2021-01-29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07個體工商財產保險家具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3-07土地承包合同樣本
2020-12-09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客體是什么意思
2021-01-27土地開發股權全部轉讓違法嗎
2020-11-23土地流轉需要注意的常見問題有哪些
2021-01-13拆遷補償協議書戶員沒簽字有什么后果
2021-02-13房屋拆遷補償方案的審批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1-01-18茂名茂南區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2-20政府修路拆遷時應具備哪些拆遷手續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