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處罰在京員工違反保密協議的行為保密協議是協議雙方約定,一方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書面或口頭信息。許多雇主會與雇員簽訂保密協議,以保護公司的商業秘密。違反保密協議的員工應首先承擔民事責任。保密協議約定了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的,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民事責任可以分為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員工違反保密協議,很可能同時侵犯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給用人單位造成實際損失。因此,用人單位可以要求勞動者承擔違反保密協議的責任。保密協議約定違約金的,用人單位可以要求勞動者支付違約金。如果罰款過高或過低,雙方可要求適當減少或增加。用人單位也可以選擇要求勞動者承擔賠償損失的侵權責任。但是,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不能同時適用,用人單位只能選擇其中一種。行政責任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有權依法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并可以根據情節處以1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同時,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也可以責令侵權人將含有商業秘密的圖紙、軟件和其他有關資料退還權利人或者銷毀。根據刑法有關規定,有下列行為,給商業秘密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后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有關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保密義務和競業限制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有關的保密事項。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并同意在勞動合同終止后的競業限制期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協議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第二十四條競業限制的范圍和期限競業限制人員限于用人單位負有保密義務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人員。競業禁止的范圍、地區和期限,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約定。競業禁止協議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勞動合同終止或者終止后,前款規定的人員到其他與生產、經營類似產品或者從事類似業務的單位有競爭關系的用人單位,或者到其他用人單位從事類似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自主創業生產、經營同類產品或者從事同類業務。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但本法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情形除外。
通過小編的介紹,我們可以理解員工違反保密協議是違法的,這是法律不允許的。如果情節嚴重,他們將被判刑。我希望你能理解。以上均為律霸組織的相關內容。如果你有任何問題,可以咨詢律霸的律師。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婚前有房,婚后再買房算不算二套房
2020-12-15破壞軍人婚姻構成犯罪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1-03-02值班律師收費嗎
2021-01-24買賣合同10萬元貨款打官司律師費多少錢
2021-02-17違法記錄算個人隱私嗎
2021-03-24中國企業境外上市需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03違章收到信息多長時間處理
2020-12-29轉賬支票可以開給個人嗎
2021-03-09子女拒付贍養費怎么辦
2020-11-21哪些交通事故會扣車
2020-11-15勞動合同變更后還有效嗎
2020-11-16治安管理處罰有哪些種類
2021-01-04炒地皮非法倒賣土地會受法律制裁嗎
2021-01-01購房合同注意建筑面積縮水
2021-02-13勞動者月中入職當月是否有工資
2020-11-22勞動合同變更協商不一致怎么辦
2021-01-14申請解除競業限制方式
2021-03-20競業限制單方簽字生效嗎
2021-03-05保險公司怎么避免保險糾紛
2021-01-17預收保險費還未出保險單期間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是否要理賠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