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合同的效力與合同法一樣,“生效”與“成立”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保險合同的成立,是指合同當事人就保險合同的主要條款達成協議;保險合同的效力,是指合同條款對雙方當事人具有法律效力,要求雙方遵守合同,充分履行合同規定的義務。① 根據合同法原則,保險合同的成立與生效有兩種關系:一是合同成立即生效,雙方開始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二是合同成立后不立即生效,而是在合同條件或者期限達到后才生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十五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條的規定,保險合同要生效,最重要的條件是當事人必須具有相應的締約能力,在保險合同內容不違反法律和公共利益的基礎上,表達自己的真實意思。簽訂保險合同一般包括以下幾個過程:(1)投保人申請并填寫保險單;(2)投保人和保險人確定保險條款并說明支付保險費的方法;(3)保險人審核保險單并決定簽字(四)保險人簽發保險單。那么,保單和保費支付行為與保險合同的有效訂立有什么關系呢。《保險法》第十二條規定:“保險人應當及時向投保人簽發保險單或者其他保險憑證,并在保險單或者其他保險憑證中載明雙方約定的合同內容。”。目前,關于保險單問題,有兩種觀點:一是確認保險單是合同成立的必要條件;二是否認保險合同是在投保人與保險人就合同條款達成協議后成立的,而保險單只是合同成立的證明文件。② 在實踐中,這一問題往往涉及保險人在保單簽發前是否應當對保險事故的發生承擔責任。從法律上講,保單不是保險合同本身,而是保險合同成立的證明。從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保險合同當事人通過要約與承諾的過程就保險業務達成協議后,就意味著保險合同成立。至于是否簽發保險單,不影響相關責任,除非雙方同意簽發保險單作為保險人承兌的唯一形式。我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還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此外,保單的簽發由保險人控制。如果將保單的簽發作為合同成立的重要內容,勢必加劇投保人的弱勢地位,難以發揮保險的經濟保障功能。外國立法對保險合同是否以保險單為基礎成立也有類似規定:保險人簽發保險單,但雙方當事人不一致的,保險合同不成立,當事人不受法律約束;保險人雖未簽發保險單,但保險人接受被保險人或者投保人的要約,保險合同成立,雙方受保險合同的約束。《保險法》第十三條規定:“保險合同成立后,投保人應當按照約定支付保險費;保險人應當按照約定開始承擔保險責任。”。這一規定使人們對保險合同的效力產生了不同的看法:一是保險合同屬于執業合同,只有在支付保險費后才生效;二是保險合同是本票合同,只要雙方都經過要約和承諾階段,該條款即生效。保險合同應當是允諾合同,其成立不依賴于保險費的支付。如果當事人約定保險合同在保險法明確之前不生效,那么這只是當事人約定的保險合同生效時遲延或者停止的附加條件,這是保險合同成立的兩個概念。保險合同成立后,被保險人和保險人承擔各自的法律義務。兩者是平行的而不是順序的。保險合同成立后,投保人應當按照約定承擔保險費的支付義務;同時,保險人應當按照約定開始承擔保險賠償義務或者給付責任。因此,支付保險費并不是保險合同生效的重要條件。保險利益原則作為保險法的一項重要原則,能夠有效地消除賭博的可能性,防止道德風險的發生。保險利益原則是指投保人對保險標的應當具有法律上承認的利益。我國保險法第十一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投保人對保險標的具有保險利益。投保人對保險標的沒有保險利益的,保險合同無效。”因此,現行保險法將保險利益作為保險合同效力的重要內容。但是,如果投保人在投保時具有保險利益,然后在保險合同存在的某一期間內喪失保險利益,并在以后某一時間取得保險利益,保險合同是否也在有效與無效之間重復?這勢必引起不合理的麻煩。因此,從現代保險發展的角度來看,有人認為保險利益不是保險合同的有效要件,而是保險損失賠償原則的重要內容。從現行法律的角度看,保險利益原則作為保險合同有效訂立的重要內容,無疑是必須遵守的。但是,從財產保險的發展來看,將保險利益原則排除在保險合同的有效要件之外,并以此作為保險賠償和賠償的前提和條件,并不是一個好的方向。隨著現代保險業的發展,人們對財產保險利益的認識越來越深入。財產保險的目的是彌補被保險人遭受的損失。保險利益原則要求被保險人在保險事故發生時對保險標的具有保險利益。被保險人對保險標的具有保險利益,沒有實際意義,要求被保險人對保險標的具有保險利益,會增加實際麻煩。但對于壽險合同而言,壽險利益必須在保險合同訂立和保單生效時存在,否則保險合同無效。但當被保險人死亡時,保險利益的存在并不影響保險合同的效力,因為人身保險合同并不是一份彌補損失的合同,保險合同生效時被保險人的利益是必要的、不可或缺的。
在試點實踐中,保險代理人往往代表被保險人在保險單上填寫相關內容。有的情況下,由于各種原因,保險代理人不僅要代表投保人填寫投保單的部分內容,還要代表投保人在投保單上簽字。正式保單簽發后,由于投保人的簽名不在保單上,投保人與保險公司之間經常發生保險合同效力糾紛。通過對投保人行為的分析,可以判斷投保人是否授權保險代理人簽署保險合同,以及投保人否認保險合同效力的理由是否成立。如果保險單是由保險代理人代表投保人簽署的,且當時沒有證據證明投保人給予明示授權的,有必要進一步判斷投保人的行為。如果投保人按照保險人簽發的保險單支付保險費,則可視為投保人確認了保險公司的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處理最高額質權糾紛
2021-03-26遺產繼承到法院起訴怎么辦
2020-12-28指定管轄的取證困難
2020-11-12工傷社保賠了單位還要怎么賠
2021-01-05被抵押的房產是否可以資產保全
2021-02-13購買汽車合同效力如何
2021-02-03保險合同效力如何認定
2021-02-20旅游意外險哪些情況不賠償
2020-12-05外資保險公司可以與關聯企業進行交易嗎
2021-03-17職工每個月失業保險領多少錢
2021-02-13第三者責任保險的成立要件
2021-02-17哪些事故三責險要理賠
2021-03-17保險公司保護被保險人利益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15為什么買保險
2021-03-07什么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管理
2020-12-25土地流轉補償金是多少
2020-11-26土地流轉后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06在拆遷中,沒有拆遷補償方案合法嗎
2020-12-28拆遷安置房如何選擇比較好
2021-03-15農村拆遷按戶口進行補償嗎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