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撥土地出讓程序一、交易雙方申請出讓、轉讓,交易雙方申請辦理出讓手續。同時提供轉讓協議、土地使用證、場地界線圖、房屋產權證、法人資格證、委托書、身份證明等。市、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受理申請后,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對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材料進行審查,并向規劃管理部門征求申請地塊用地意見。經審查,申請用地用途符合規劃,符合辦理協議出讓手續條件的,由市、縣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地價評估,確定土地出讓金,制定協議出讓方案。三是地價評估市、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組織評估出讓土地使用權市場價格和劃撥土地使用權權益價格,評估基準日為擬轉讓的時點。市、縣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協調決策機構根據土地評估結果,在辦理出讓手續時,應當集體決策,綜合確定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產業政策和土地市場狀況,制定協議轉讓方案。應交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按下列公式核定:
(1)出讓后土地用途等土地使用條件不變的,應交土地出讓金=出讓土地使用權市場價格-出讓土地使用權股權價格轉讓
(2)轉讓后土地用途等土地使用條件發生變化的:應交土地出讓金=擬轉讓土地使用權的市場價格新的土地使用條件下轉讓的土地使用權的市場價格-土地使用權的權益價格在原土地使用條件下轉讓的權利。協議出讓方案批準后,市、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應當向申請人發出《劃撥土地使用權出讓批準通知書》。通知內容包括:出讓標的、原土地使用者、出讓人的要求、出讓人的權利義務、應繳納的土地出讓金。5公開交易取得劃撥土地使用權出讓批準通知書的申請人,應當將擬出讓的土地使用權在土地有形市場公開交易,確定受讓人和交易價格。6簽訂出讓合同出讓人通過公開交易確定受讓人及成交價格后,應當與受讓人簽訂出讓合同,約定雙方的權利義務,明確劃撥土地使用權的出讓價格。受讓人應當持出讓合同、土地使用證原件、出讓批準通知書、出讓人和受讓人的身份證明文件,在成交后10日內向市、縣國土資源行政部門申請辦理出讓手續。市、縣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批準的協議出讓方案和公開交易情況,收回原土地使用者的劃撥決定,注銷土地登記,收回原土地證,并與受讓人簽訂轉讓合同。
通過劃撥土地出讓過程中的上述七個步驟,可以參照以上步驟編制相關文件,找到相關部門,從而節省寶貴的時間。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本網站還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的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2020年標準刑事辯護書范本
2020-12-29高級法院和最高法院的行政案件管轄范圍
2021-03-16中外合資銀行變更股東需要做什么
2021-01-25解約定金解除合同的時間
2020-12-22結婚自由的保護措施有什么
2021-03-16肇事致人死亡肇事者逃逸怎么處罰
2021-03-03物業非法入駐怎樣處理
2021-03-24工傷社保賠了單位還要怎么賠
2021-01-05銀行卡被司法凍結了,公安局會聯系嗎
2021-03-08一般網貸逾期多久上征信
2021-02-09請人裝修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20學生在校時受傷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0-12-08小產權房的物權轉移的生效要件是什么
2021-02-13被競業限制的對象如何界定
2021-01-12私自改離職證明違法嗎
2021-03-04倉管員不愿調崗當送貨員,用人單位是否可以解雇呢
2021-02-25機動車免除責任的確定有哪些標準
2021-03-02團體意外傷害險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14本案受讓人是否享有保險利益
2020-12-13醫院認定人死不算 保險公司抗辯不成立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