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憲法層面,對公民財產的征收、征用有明確規定,應當給予補償。但是,在法律的實際操作中仍然存在著很大的問題。
目前,國有土地征收的法律保護比較完備,集體土地征收的法律問題還處于利益博弈階段。最根本的問題是中央政府是否愿意讓農民參與土地利益分配。農民參與土地利益分配是一大難題。從國家層面看,征地拆遷矛盾產生的最根本原因是政府不同意讓農民參與土地利益分配。
征地拆遷問題極其復雜,思路紛繁。本文僅從法律層面探討集體土地使用權征收拆遷過程中的補償問題。
一家公司辦廠近20年,企業目前正處于較好的發展階段。然而,隨著經濟的發展,地方政府必然會從整體層面上調整產業布局,進而企業面臨搬遷問題。在拆遷補償談判中,企業在這個問題上往往需要面對一個問題,即企業通過租賃的方式從農民手中拿地,目前地方政府的做法是不予補償,原因是:土地違法,沒有相關的法律手續和權屬證明。但這樣的理由,政府部門的答復并沒有那么強烈,理由是:
1,物權法規定土地使用權是一種用益物權,既然是一種物權,就必須體現一定的財產價值,而征收必須補償這一價值。
2。企業用地和政府管理用地存在諸多問題,需要從歷史遺留的角度來看待。根據《土地管理法》,企業必須使用國有建設用地(集體企業除外),但從實際情況看,實踐中地方政府往往默許企業通過租賃方式取得土地,這是一種普遍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地方政府簡單地以法律規定的思路拒絕企業的賠償要求,顯然是不公平的容忍。企業是否辦理了土地審批手續并取得了權屬證書并不是絕對唯一的判斷依據。是否辦理審批手續,實際上是一個行政問題。沒有相關程序,就不能必然得出用地違法的結論,尤其是在政府的默許下?;谝陨先齻€原因,筆者仍認為,地方政府應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和歷史的眼光來解決相關糾紛。集體土地所有權的補償應當支付給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集體土地使用權的價值應當補償給土地使用者,這是一種合法、公平的解決辦法。集體土地使用權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以及其他符合集體土地法規定的組織和個人在本法規定范圍內享有的用益物權。
集體土地使用權不得轉讓、轉讓、出租用于非農建設,但因破產依法轉讓土地使用權的除外,企業合并等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情形。集體土地使用權主體是一種特殊的民事主體,主要是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集體經濟組織設立的企業和公益組織,在法律、行政法規允許的個別情況下,只能包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和個人。
在很多情況下,我們會有很多國家賠償,所以在很多情況下,我們農民的利益比我們城里人的利益要好,所以中國是一個真正的農業國家。以上是我們在網上找到的相關知識。我希望它能幫助你!如果你有任何問題,請咨詢我們的律師。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抵押貸款核對哪些信息
2021-01-15交通事故保險理賠可否不鑒定
2021-01-08交通事故精神賠償限額是什么
2021-03-16如何妥善處理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糾紛
2020-12-29夫妻債務如何分擔
2021-01-25想要離婚,有什么辦法可以申請離婚
2021-01-16收集婚外情離婚賠償證據的方式
2021-02-28執行立案說明已經在執行了嗎
2021-01-18怎樣寫婚外情離婚起訴書
2020-11-11跳槽七誡 龍華勞動律師
2020-11-20山東省事業人員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3-13勞動仲裁員聘任期是幾年
2021-02-18一般附加險有哪些險別
2021-03-05人身保險合同的成立
2021-03-18旅游財物被盜旅行社該賠嗎
2020-12-24村民侵占耕地不給怎么辦
2021-01-30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轉讓嗎
2021-02-05土地承包經營權退出的三換模式是指什么
2020-12-31承包經營權行使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28拆遷補償多長時間才會下來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