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年報披露的財務報表由上市公司自行編制。財務報表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不僅需要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保證,還需要會計師事務所作為獨立的一方進行審計。審計結束后,應當出具審計報告。
審計報告有兩種:一種是標準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另一種是非標準意見審計報告(以下簡稱“非標準意見”)。前者表明財務報表的質量是合格的。非標準意見審計報告是指會計人員認為財務報表質量不合格。非標準意見按不同程度可分為四類:
強調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無意見的審計報告。
一般來說,第一種報告是指會計認為報表存在缺陷;第二種報告是指報表存在錯誤;第三種報告是指會計認為報表存在嚴重問題;第四種報告是指會計認為這句話充滿了荒謬的話,沒有什么可說的。
需要提醒投資者的是,“重要提示”中只會列出審計報告的類型,審計報告的具體內容會出現在年報財務會計報告的開頭。標準意見審計報告的內容幾乎相同,投資者不必看;而非標準意見會因每家公司的情況不同而有很大差異,注冊會計師會明確說明出具非標準意見的原因。投資者應仔細閱讀本審計報告。一般來說,如果標準意見審計報告是由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說明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的公信力得到了很大的保證。當然,這個保證不是100%。現實中,也會出現會計師事務所認為合格的財務報表最終被證明是“偽劣產品”的情況。當然,這是一個小概率事件,投資者不太可能遇到這樣的事情而遭受重大損失。
如果會計師發表非標準意見,投資者在投資此類公司時應謹慎,尤其是上述四種非標準意見中的后三種。普通投資者應避開此類上市公司。這是一句老話,君子不下桅桿。近幾年,非標準意見占全部審計報告的比例每年保持在11%,強調事項的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占60%左右。也就是說,在四種非標準意見中,后三種更為嚴重,約占全部審計報告的5%。
以往的事實表明,非標準意見一般集中在資產質量較差的公司、利潤較低的公司和虧損公司。對于這些企業來說,他們面臨著巨大的績效考核壓力。與其他公司相比,它們更愿意為財務欺詐粉飾財務報表。比如,按照規定,連續三年虧損的上市公司將被暫停上市。一些公司為了避免暫停上市,鋌而走險,在財務報表上造假。這樣的公司很有可能發表非標準意見。
非標準意見的頻頻出現,也說明業績不佳的公司比其他公司更容易出現虛假財務報表。投資者必須意識到這一點。
連鎖反應不可小覷
上市公司年報發布非標準意見時,會產生一系列連鎖反應。首先,上市公司再融資可能受阻。根據《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的規定,上市公司最近三年和最近一期的財務報表發表了保留意見、否定意見或者注冊會計師不能發表意見的審計報告的上市公司將喪失公開增發、配股和發行可轉換債券的資格。二是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可能無法實施。在大多數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時,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對財務報表發表規范意見的審計報告是前提。第三,應消除零部件庫存。在滬深兩市推出的一系列指數中,很多指數成份股的選擇標準都是以上市公司財務報表未出具非標準意見審計報告為前提的,比如上海證券交易所的治理指數。由于部分投資基金將選股范圍與指數成分股掛鉤,一旦上市公司從成分股中剔除,機構投資者就會大規模拋售其股票,導致股價大幅下跌。四是增加了改革思路。在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過程中,有公司提出,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出具非標準意見審計報告的,由原非流通股股東向流通股股東送股。與前三種連帶后果相比,這種后果可能更利于投資者。至于是否送股、送多少股,投資者可以查詢上市公司原股改方案。
會計師事務所的聲譽
如上所述,即使財務報表是由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標準意見審計報告,也不能保證財務報表的真實性。那么,投資者如何避免“踩雷”?
會計師事務所的生存和發展主要取決于其聲譽,也就是說,只有當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報告沒有問題或出現問題的概率很低,且經審計的財務報表經得起考驗時,會計師事務所才能贏得更多的業務和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說,那些知名的大型會計師事務所與那些小型會計師事務所相比,其經審計的財務報表不太可能出現問題。投資者在閱讀年報時,應注意上市公司是否變更了出具審計報告的會計師事務所。年報的“重大事件”一節對此作了詳細解釋。究其原因,如果會計師事務所要出具非標準意見的審計報告,而上市公司又不能接受,當這種矛盾極其激化時,上市公司可能會更換會計師事務所,以獲取自己想要的審計報告。因此,當上市公司更換會計師事務所時,特別是當原因不充分時,投資者應保持高度警惕。實際案例表明,在財務造假的上市公司中,很多公司都更換了會計師事務所。
根據規定,上市公司解聘會計師事務所或者辭聘會計師事務所時,上市公司和會計師事務所應當向中國證監會和本所報告并披露原因,并對披露信息的真實性負責。被解聘會計師事務所對解聘理由有異議的,有權向上市公司股東大會提出申訴,同時可以要求公司披露,公司有披露義務。
投資者應密切關注會計師事務所的變化。以上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通過以上的知識你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如果您仍然遇到任何更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您登錄律師網律師在線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履行合同導致對方損失怎么辦
2021-03-10常年法律顧問辦案是否另收代理費
2021-03-12商標侵權如何取證,商標侵權如何收集證據
2020-12-01簽訂質押合同的注意事項
2021-03-19嫖娼未遂怎么處罰
2020-12-20民間借貸中夫妻共同債務如何認定
2020-12-05往年老人贍養費能追索嗎
2020-11-28單位駕駛員發生交通事故受傷、死亡的,應當由誰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2020-12-13二手房中介機構應具備的條件
2021-01-24集資房上市要交什么錢
2021-01-04什么是房產調查
2020-11-29集體合同與勞動合同有哪些不同?
2020-11-08勞動者被裁員是怎么賠償的
2021-03-21壽險種類具體包括哪些
2021-01-03中外產品責任保險若干法律問題的研究
2020-12-30保險合同電子簽字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03從保險代理人處買到不存在的保險
2020-11-25保險人如何先予支付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
2020-12-19洗車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賠可行嗎
2021-01-25承包合同書范本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