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互聯網支付洗錢的流程和特點
由于洗錢包含三個階段,即置入、培植與融合,因而利用互聯網支付洗錢也經歷這三個階段。首先,在置入階段,犯罪分子可能會開立網上支付匿名賬戶,或者利用他人的身份信息開立網上支付賬戶,然后將犯罪資金注入這些賬戶內;或者使用現金、現金券、電子貨幣或者他人的互聯網支付賬戶等匿名資金來源向開立的互聯網支付賬戶中注資,從而使犯罪所得及其收益進入合法的支付系統;或者將盜竊來的他人的電子資金用來購買游戲幣、游戲裝備等虛擬財物,然后通過互聯網支付銷贓等。其次,在培植階段,犯罪分子利用互聯網支付的快捷性、跨國性,將犯罪資金在不同(國家的多個)賬戶之間迂回轉移,同時盡量避免因交易金額較大或交易可疑而被互聯網支付服務提供商上報,使其逐漸與合法資金相融合,逐漸模糊其來源、性質及其與犯罪分子的關系。最后,犯罪資金與合法資金完全融合,犯罪分子通過互聯網支付系統將其用于購買貴金屬、高價值物品、證券或房地產等,或者將其轉換成可以自由使用的合法資金并予以提現,實現對犯罪資金的徹底清洗。當然,這三個階段有時會同時發生或者重疊,難以區分。從上述洗錢流程不難看出利用互聯網支付洗錢具有隱蔽性、成本低、快捷性、國際性、復雜性等特點。
二、預防利用互聯網支付洗錢的法律路徑
為了達到清洗犯罪收益、逃避法律制裁的目的,犯罪分子總是利用互聯網支付系統在洗錢的不同階段所具有的不同風險靈活運用各種方法進行洗錢,這些方法可以歸并為不同的模式。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將利用互聯網支付系統洗錢分為三種模式:利用第三方(包括稻草人)為互聯網支付服務賬戶提供資金;利用互聯網支付服務的非面對面性質洗錢;與互聯網支付服務提供者或其雇員共謀洗錢。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已經制定了規制利用互聯網支付系統(預付網上支付產品和電子貨幣)洗錢犯罪的專門的法律法規,包括《支付清算組織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指引》、《支付機構反洗錢和反恐融資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其中,中國人民銀行于2012年4月制定的《支付機構反洗錢和反恐融資管理辦法》取代了之前制定的《支付清算組織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指引》。中國人民銀行甚至于2012年1月發布了《支付機構互聯網支付業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以防范包括洗錢在內的支付風險,但是該管理辦法至今尚未正式生效。因此,目前我國專門規制利用互聯網支付系統洗錢的法律法規主要是《支付機構反洗錢和反恐融資管理辦法》。為了有效地防范利用互聯網支付系統洗錢的風險,有必要結合互聯網支付系統的洗錢風險、洗錢模式以及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的建議,對該辦法進行補充和完善。
(一)對利用互聯網支付服務的非面對面性質洗錢的預防
為了防止利用互聯網支付服務的非面對面性質洗錢,筆者認為,應該進一步明確《支付機構反洗錢和反恐融資管理辦法》的內容,進一步完善關于客戶盡職調查和客戶身份識別與驗證義務的規定。盡管《支付機構反洗錢和反恐融資管理辦法》第10條、11條、12條、13條、14條、23條、24條對網絡支付機構的客戶身份識別義務做出規定,但是并不完善。首先,第13條未能防止洗錢者在未開立支付賬戶的情況下通過分解交易金額洗錢。根據第13條,允許未開立支付賬戶的客戶辦理支付義務,而且不僅不要求在單筆資金收付金額為人民幣1萬元以下或者外幣等值1000美元以下時登記本人的身份基本信息并核對信息的真實性,更未規定當日累計資金收付金額為人民幣1萬元以上或者外幣等值1000美元以上時登記本人的身份基本信息并核對信息的真實性,不足以防止洗錢者通過拆分交易、分解交易金額以達到逃避身份基本信息登記的目的。因此,為了防止洗錢者在未開立支付賬戶的情況下通過分解交易金額逃避身份信息登記,建議將第13條修改為“網絡支付機構在向未開立支付賬戶的客戶辦理支付業務時,如單筆資金收付金額或當日累計資金收付金額人民幣1萬元以上或外幣等值1000美元以上的,應在辦理業務前要求客戶登記本人的姓名、有限身份證件種類、號碼和有限期限,并通過合理手段核對客戶有效身份證件信息的真實性?!?/p>
其次,未對代替第三方開立支付賬戶時的客戶身份識別與驗證義務做出規定。盡管第11條對為客戶開立網絡支付賬戶時的客戶身份識別與驗證義務進行了規定,但是并沒有明確規定在代替第三方開立網絡支付賬戶時,需要獲得第三方的同意,并對代理人與第三方的身份進行識別,登記他們的身份基本信息,通過合理手段核對這些信息的真實性。事實上,正如上文所述,利用第三方(包括稻草人)向互聯網支付服務賬戶注資而洗錢,是利用互聯網支付系統洗錢的三大類型之一。而且犯罪分子也經常利用互聯網支付服務的非面對面性,利用盜來的身份或虛假的身份開立互聯網支付服務賬戶,用來作為清洗非法所得的中間賬戶,一旦非法資金轉移到了這些賬戶,犯罪分子或其同伙就會從自動取款機上將其取走,或者將其用于購物(通常是在互聯網上)犯罪分子還可以利用盜來的身份或虛假的身份開立互聯網支付服務賬戶同時進行犯罪活動(如詐騙)和洗錢。因此,有必要在第11條后面增加1款作為第4款:“網絡支付機構為代理人之外的第三人開立支付賬戶時,應當識別代理人與第三人的身份,登記其身份基本信息,通過合理手段核對這些信息的真實性,并確保獲得第三人的同意。”
(二)對利用第三方向互聯網支付服務賬戶注資而洗錢的預防
為了防止利用第三方(包括稻草人)向互聯網支付服務賬戶注資而洗錢,進一步降低互聯網支付方式的風險,要根據向互聯網支付服務賬戶注入資金的方式規定不同的反洗錢義務?!豆芾磙k法》并未對此做出規定。向互聯網支付服務賬戶注入資金方式的多樣性可能會使第三方共犯隨心所欲地向互聯網支付服務賬戶注入資金,也可能被犯罪分子用來欺騙第三方幫助為其互聯網支付服務賬戶提供資金。與利用銀行賬戶、借記卡、信用卡轉賬或個人對個人轉賬(利用個人互聯網支付服務賬戶)相比,利用現金、預付卡、現金券、電子貨幣等可匿名的手段向網絡支付賬戶注資具有更大洗錢風險。因此,有必要對向網絡支付賬戶注資的方式做出規定,可以規定互聯網支付服務提供者只能使用可以受金融機構的客戶正當注意措施約束的注資方式,比如利用銀行賬戶、借記卡、信用卡,而排除使用現金和其他可以匿名的注資方式。或者規定在使用現金、預付卡、現金券、電子貨幣等可匿名的注資方式向網絡支付賬戶充值時,如果金額較大或者認為可疑時,應當識別客戶身份,登記客戶身份基本信息,通過合理手段核對客戶基本信息的真實性。由于《管理辦法》第15條已對預付卡出售時的購卡人身份識別、身份基本信息登記、有效身份證件的核對及身份證件復印件或影印件的留存做出了規定,因此有必要對網絡支付賬戶的現金充值進行規定,在《管理辦法》第11條之后增加1款作為第5款,規定“個人客戶向支付賬戶單次充值金額人民幣1萬元以上或者外幣等值1000美元以上的,應核對客戶有效身份證件,并留存有效身份證件的復印件或影印件?!敝档米⒁獾氖?,為了防止通過開立多個支付賬戶逃避收付金額達到一定數量時核對客戶身份證件并留存有效身份證件的復印件或影印件的要求,《管理辦法》第12條規定網絡支付機構為同一客戶開立多個支付賬戶時,應采取有效措
施建立支付賬戶間的關聯關系,按照客戶進行統一關聯。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防止利用第三方(包括稻草人)向互聯網支付服務賬戶注資而洗錢。
(三)對利用互聯網支付服務者或其代理機構洗錢的預防
為了防止利用互聯網支付服務提供者或其代理機構洗錢,除了要慎重選擇具有良好聲譽與健全有效的反洗錢機制的代理機構,還有必要對服務提供者與境內外代理機構(如零售商、金錢匯付企業)的職責進行規定。盡管《管理辦法》第8條對支付機構與境外機構建立代理業務關系時充分收集有關信息、評估反洗錢和反恐融資措施的健全性和有效性進行了規定,并要求以書面協議明確本機構與境外機構在反洗錢和反恐融資方面的責任和義務。但是,并未明確本機構在境外代理機構未履行反洗錢義務時應承擔的責任。正如上文所述,鑒于互聯網支付服務提供者所具有的較大洗錢風險,有必要使互聯網支付服務提供者承擔嚴格的反洗錢義務。因此,有必要在《管理辦法》第8條后增加1款作為第2款,規定“支付機構應承擔境外代理機構未履行反洗錢和反恐融資義務時的法律責任”。
盡管《管理辦法》第四章對可疑交易報告的義務進行了規定,但是第34條允許支付機構制定符合本機構業務特點的可疑交易標準,并未統一規定上報可疑交易的標準,更未對網絡支付機構上報可疑交易的標準進行規定。盡管這種規定有利于支付機構根據本機構的客戶特征和交易特點,制定合適的可疑交易標準,但是缺乏統一的可疑交易報告標準,不利于有效地預防利用互聯網支付系統洗錢。犯罪分子可能會利用支付機構在可疑交易標準方面的差異,選擇利用不易被上報和發現的支付機構進行洗錢。而且缺乏統一的可疑交易上報標準,無法嚴格確立支付機構的反洗錢義務。因此,有必要針對網絡支付機構制定統一、具體的可疑交易標準。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管理辦法》沒有確立互聯網支付服務提供者的大額交易上報義務,但是第11條第3款確立了進行大額交易時需要核實客戶身份并留存客戶有效身份證件復印件或影印件的義務。根據第36條,如果在審核大額交易客戶身份時有合理理由判斷交易與洗錢、恐怖融資或其他犯罪活動相關的,應該將可疑交易上報。這既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報告大額交易的作用,又減輕了中國反洗錢監測分析中心審核大額交易的工作量,提高了上報交易的質量。這在賦予支付機構較大上報自由的同時,也增加了發現和查處支付機構參與洗錢案件的難度。因此,建議在完善《管理辦法》第11條第3款將“出現下列情形時”修改為“出現下列情形之一時”的基礎上,專門規定網絡支付機構報告大額交易的義務,大額的具體標準可以在第11條第3款規定的大額標準的基礎上,規定一個更高的標準。比如,可以規定“出現下列情形之一時,應當在5個工作日內通過其總部以電子方式向中國反洗錢監測分析中心報送大額交易報告:
1.個人客戶之間,或者個人客戶賬戶與單位客戶賬戶,單筆或者當日累計收付金額為人民幣5萬元以上或者外幣等值1萬美元以上的交易;
2.個人客戶全部賬戶30天內資金雙邊收付金額累計人民幣20萬元以上或者外幣等值10萬美元以上的交易;
3.單位客戶賬戶之間單筆或者當日累計收付金額為人民幣20萬元以上或者外幣等值10萬美元以上的交易;
4.單位客戶全部賬戶30天內資金雙邊收付金額累計人民幣50萬元以上或者外幣等值20萬美元以上的交易;
5.交易一方為個人客戶、單筆或當日累計跨境收付金額為外幣等值1萬美元以上的交易。
網絡洗錢是指犯罪者借助網絡銀行或其他網絡金融機構提供的遠程金融服務、電子付款系統、儲值卡式電子貨幣將非法行為所獲得的收益進行合法化的活動過程。傳統洗錢具有自身的局限性。網絡洗錢的主要方式包括:走私貨幣;利用銀行等金融機構洗錢;利用非金融機構洗錢;通過網絡賭博洗錢。了解更多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擔保人可能有哪些風險
2020-12-23交通事故認定要花的時間是多久
2021-01-16人身損害賠償法全文是什么
2021-01-02違反同一部法律的多項規定如何處罰
2021-03-18離婚被告人不來可以離婚嗎
2021-01-15離婚后能要回酒席錢嗎
2020-12-22存款證明有效期是多長時間
2020-11-19出資人可以要回房子嗎
2021-03-18哪些情況可以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
2021-01-05證明勞動關系方面的證據有哪些?
2020-11-30被保險人對保險公司的定損價格有異議的理賠
2021-01-15保險合同成立就生效嗎
2021-01-07車輛是否可以重復投保?
2020-11-10農村土地承包的原則
2020-11-08江門蓬江區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2-012020年非農戶口拆遷補償政策是什么
2021-03-15公產房拆遷補償的標的是什么
2021-02-09南寧市拆遷補償款最高得多少
2021-01-20拆遷如何補償哪些沒有過戶的房屋呢
2021-01-15蘇州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及補助金額是怎樣的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