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關于對未成年人性虐待的起訴限制的最新規定。今天上午,民法總則草案(以下簡稱二審稿)提交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二審稿。二審稿規定:“未成年人性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從受害人年滿18周歲之日起計算。”,即使他當時不主張自己的權利,不追究侵略者的責任,他到了18歲以后,仍然可以向侵略者要求民事賠償。今年6月底,全國人大常委會首次試行民法通則草案時,草案對訴訟時效進行了調整,現行兩年的一般時效期限延長為三年。訴訟時效也適用于未成年人性侵犯案件。今天上午,全國人大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李石獅匯報了修改情況。一些人大代表、部門和公眾也指出,由于傳統社會觀念的影響,許多遭受性虐待的未成年人及其監護人不愿或不敢公開尋求法律保護。被害人成年后尋求法律救濟,但往往超過時效期限。為了更好地保護遭受性侵害的未成年人的利益,建議制定專門的訴訟時效規則。因此,草案二審稿增加了“未成年人性侵害請求損害賠償權的訴訟時效期間,從受害人年滿18周歲之日起計算。”
關于未成年人性侵害訴訟時效的特別規定顯然不具有法律的規范意義民法通則本身就有規定,但民法通則沒有具體的可操作性民事規定,但必須有民法通則制度中不存在的理由,如撤銷監督權、委托代理權等。另一方面,未成年人性侵犯的訴訟時效條款缺乏司法實踐的考慮。一旦脫離司法實踐的理性思維,或者移植一些國家的條款而不帶虛假思維,就可能起不到真正的保護未成年人權利的作用,也可能損害民法總則的整體功能。訴訟時效實質上是對債權人、債務人和第三人的綜合保護,而不是債務人逃避債務的制度安排。從司法實踐來看,在訴訟時效制度下,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處理糾紛,保持證據的新鮮性和可及性。在仲裁或訴訟中,裁決機構可以為裁決提供便利,形成有效證據,使債權人的實體權利得以真正實現。不受訴訟時效限制的民事權利可能導致權利保護的缺失。如果你的情況很復雜,律師網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行政訴訟中財產保全的適用情形
2021-02-26民事主體人格權的限制是什么
2020-11-24如何注冊品牌專利
2020-12-05合伙人鬧翻了怎么撤資
2021-01-12婚后獨自買房如何才能算自己的個人財產
2020-12-19離婚后 夫妻債務應共同償還
2021-01-26交通事故私了保險公司怎么陪
2021-03-22交通事故異地被起訴如何應訴
2021-01-21沒有簽勞動合同申請勞動仲裁需要請律師嗎
2021-03-02代理合同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2020-12-14房地產開發資質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10拖欠員工工資賠償范圍是怎樣的
2020-12-31意外傷害保險費率
2021-02-01保險理財產品有的種類
2021-01-22患抑郁癥自殺能獲得意外險理賠嗎
2021-03-21保險公司對交通事故的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0-12-01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四條是怎樣的
2020-12-26保險代理合同的內容
2020-11-28保險原則:構成保險利益的必要條件
2021-01-23農村機動地有什么用途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