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職務發明規定專利是屬于公司的嗎
我國《專利法》第6條規定:“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為職務發明創造。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于該單位,申請被批準后,該單位為專利權人。非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于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申請被批準后,該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為專利權人。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單位與發明人或者設計人訂有合同的,對申請專利的權利和專利權的歸屬做出約定的,從其約定。”此條款明確了非職務發明創造的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歸發明人或設計人自己,職務發明創造的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歸單位。對于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職務發明,單位與發明人或者設計人有約定的,從約定。因此,要明確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的歸屬問題,首先就必須明確其發明創造是否為職務發明。
從《專利法》第6條可知,職務發明創造主要有兩類:
一類是指發明人和設計人在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所完成的發明創造。根據《專利法實施細則》第11條的相關規定,所謂“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是指三種情況:
第一,在本職工作中做出的發明創造;
第二,履行本單位交付的本職工作之外的任務所做出的發明創造;
第三,退職、退休或者調動工作后1年內做出的,與其在原單位承擔的本職工作或者原單位分配的任務有關的發明創造。
另一類是指主要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
根據《專利法實施細則》第11條的相關規定,所謂“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物質技術條件”是指利用本單位的資金、設備、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對外公開的技術資料等。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對于不是執行本單位的任務,而是發明人或設計人自己完成的發明創造,如果其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實現的,也就是說,本單位物質技術條件應當是完成發明創造所不可缺少的,這種情況同樣屬于職務發明。對于少量的利用或者對發明創造的完成沒有實質幫助的利用,可以不考慮。但是,如果單位和發明人或設計人對發明創造以合同形式約定其為職務發明的,則此發明創造為職務發明。
綜上所述,對于職務發明的規定,如果個人在發明的時候利用到了單位提供的物質技術條件等完成的都是屬于職務發明的,并且公司有對應的任務分配,那么就不屬于個人的專利了,在申請專利的時候會分配為公司為專利所有權。
怎么區分職務發明和非職務發明?
關于職務發明創造的歸屬
怎樣認定非職務發明專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罪疏忽大意過失的特點有哪些
2020-12-26知識產權與物權的關系是什么
2021-03-19判3年多久可以申請假釋
2021-01-12醫療事故賠償標準
2021-01-15私人之間房產抵押如何處理
2021-02-20妻子出軌想離婚怎么辦
2021-01-23調崗多久后可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04員工勞動關系轉移有補償金嗎
2021-01-14勞動糾紛訴訟權利
2020-12-13現金價值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24從海運保險角度淺析國外進口商對貿易合同的選擇
2020-12-29認識保險企業在承擔社會責任方面的誤區
2020-12-13單位失業保險金沒買合法嗎
2021-01-13被保險人年齡不真實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0-11-30第三者保險賠償范圍
2021-03-19交通事故保險公司不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3-15保險合同疑義條款如何解釋
2021-02-12保險公司賠付不及時,需要賠償其損失嗎
2021-01-22保險理賠多久到賬
2021-02-14保險合同冒名掛失是詐騙嗎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