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導論知識產權的本質和知識產權制度是一個學術性的話題,眾說紛紜。國內外專家學者對知識產權的概念有不同的看法和定義,《法律詞典》(參考文獻1)的定義是:“自然人或者法人依法承認和享有符合法定條件的知識成果的權利由自然人通過智力勞動創造的《法律卷》(參考文獻2)的定義是:“人們根據自己的智力活動和在商業活動中的經驗和標記,依法享有自己的利益,排除他人對民事權利的干涉”《辭海》(參考文獻3)的定義是“公民的權利”公民或法人對其智力活動所創造的精神財富“《法律詞典》(參考文獻4)的定義是:“法律賦予知識產品所有人智力創造的專有權”《中國法律詞典:民法卷》(參考文獻5)的定義是:“法律賦予知識產品所有人智力創造的專有權”知識產品的擁有者,對其智力創造具有一定的專有權“《政治經濟學詞典》(參考文獻6)將其定義為“行為人在科學、技術、文化等領域所創造的精神財富的專有權,以知識勞動為手段的文藝《百科全書》(參考文獻7)的定義是:“知識產權是一種私人權利,是指對特定的知識成果依法享有的專有權,《蘭州市專利工作未來十年發展戰略研究》(見8號文件)將知識產權界定為:“知識產權是法律賦予單位或者個人擁有的權利,使用和控制知識勞動成果和其他商業成果,包括工業產權和版權。”。其他專家學者的定義也有所不同(見參考文獻9-19)。其中,9號文件在對知識產權的各種定義進行了較為深入的分析后,將其定義為:“知識產權是對特定知識成果的控制權”,并明確其主體為“民事主體”。同時指出知識產權具有五個特征:“1。知識產權是由法律直接創造的;2; 2知識產權的內容是知識成果的直接支配;三。知識產權附屬于無形的知識成果;4在某些情況下,多個主體可以同時享有同一知識成果的知識產權;5知識產權可以由多人同時行使。”。此外,有些教科書和學術專著沒有給出定義,只是介紹了各類知識產權(如專利、商標、著作權等)的具體內容或范圍(見文獻20-28)。各種有關知識產權的國際文件往往回避對知識產權的定義或本質的解釋,只列出知識產權的內容或范圍。例如:《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只列出了八項知識產權;《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成立公約》只列出了八項知識產權;《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僅列出九項工業產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我國刑事辯護判處有期徒刑最長年限是多久
2021-01-04固定資產貸款流程是什么
2020-12-03什么是破產債權
2021-03-02二級傷殘標準
2021-02-15男女雙方如何離婚,怎么解除婚姻關系
2021-02-26簽了競業限制離職后會補償嗎
2020-11-26過錯方起訴離婚孩子怎么判
2020-11-29擔保責任期限中止的規定
2021-02-24勞動者勞動合同變更不同意的后果
2021-03-26勞動法規定試用期一般是幾個月
2021-01-30法院可以強制執行人壽保險保費嗎
2021-01-02百萬意外保險如何選
2020-12-20剎車失靈乘車人跳車受傷交強險怎么賠償
2021-03-03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有幾種
2021-01-06保險條款是如何分類的
2021-03-04扶老人險怎么買,扶老人險賠什么
2020-12-12因特別約定條款引起的保險糾紛
2020-12-23論保險合同的法律特征
2020-11-24旅行社責任險條款簡介
2021-01-30城鎮居民醫遼保險可以在網上交嗎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