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股權分置不實,騙取股東財產的,將構成詐騙罪,詐騙罪的構成要件為:本罪的客體是公私財產所有權。雖然有些犯罪活動也采用一些欺騙手段,甚至追求一些非法經濟利益,但侵害的對象并不局限于或不限于公私財產的所有權。因此,不構成詐騙罪。比如拐賣婦女兒童是侵犯人身權利罪,詐騙罪的犯罪對象僅限于國家、集體或者個人的財產,不詐騙其他非法利益。它還應排除來自金融機構的貸款。《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條專門規定了貸款詐騙罪的客觀要件,該罪客觀上表現為利用詐騙手段騙取公私財物數額巨大。詐騙在形式上包括兩種類型,一種是捏造事實,另一種是隱瞞事實,這兩種行為本質上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詐騙罪的內容是使被害人在特定情況下產生錯誤認識,使行為人想要處分財產。因此,無論是虛構或者隱瞞過去的事實,還是現在的事實和將來的事實,只要有上述內容,都是一種欺詐。如果詐騙的內容不能使他們處分自己的財產,那就不是詐騙。欺詐必須達到普通人可能有錯誤的理解和夸大他們銷售的商品的程度。不超出社會容忍范圍的不是欺詐。欺詐的手段和方法沒有限制,可以是口頭欺詐,也可以是行為欺詐(欺詐本身可以是作為或不作為,即有義務告知某一事實,但沒有履行這一義務,使對方陷入錯誤認識或繼續陷入錯誤認識),也是欺詐。根據刑法第三百條的規定,組織、利用教派、邪教組織或者迷信騙取財物的,以詐騙罪論處
其次,詐騙使對方認識錯誤。對方的誤解是由于演員的欺詐行為造成的。即使對方當事人有一定的判斷錯誤,也不妨礙詐騙罪的成立。在詐騙罪與對方財產處分之間,必須介入對方的誤解。如果對方因對詐騙的錯誤認識而不處分財物,則不構成詐騙罪。欺詐的另一方只要求有權或地位處分財產的人,而不一定是財產的所有人或占有人。訴訟欺詐,是指行為人提供虛假陳述、虛假證據,使法院以民事訴訟的方式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判決的行為,詐騙罪不成立(見最高人民檢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2002年10月14日《關于偽造證據騙取法院占有他人財產行為如何適用法律的批復》),詐騙罪的成立,要求被害人對財產的處分陷入錯誤認識之后。財產處分包括處分行為和處分意圖。這一要求的目的是區分欺詐和盜竊。財產處分的表現是直接交付財產,或者允諾行為人取得財產,或者允諾轉讓財產利益。如果行為人實施詐騙,致使他人放棄財物,行為人拾得財物的,也應以詐騙罪論處。但是,將類似硬幣的金屬片放入自動售貨機內,在自動售貨機內取得商品的行為,不構成詐騙罪,只構成盜竊罪最后,被害人處分財產后,行為人取得財產,損害被害人財產。根據《刑法》第266條規定,詐騙數額巨大的公私財物,屬于犯罪。根據2010年11月24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一屆監事會第四十九次會議通過的最新司法解釋,詐騙數額較大,從3000元到1萬元不等。企圖詐騙,情節嚴重的,還應當依法定罪處罰。
此外,應當注意的是,詐騙罪不僅限于詐騙有形物,還包括詐騙無形物和財產利益。根據刑法第二十條第十款的有關規定,騙取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其他可以用于騙取退稅、減稅的發票,屬于詐騙罪,犯罪主體為一般主體,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可以構成本罪,主觀方面,本罪具有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詐騙罪的犯罪對象僅限于國家、集體或者個人的財產,不得詐騙其他非法利益。它還應排除來自金融機構的貸款。《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條對貸款詐騙罪作了專門規定。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師協會還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執業證號:
13702201510176609
山東煒弈律師事務所
簡介:
山大法律系本科畢業,律師執業六年,擅長民事糾紛的處理,處理過多起民事糾紛案件,獲得委托人好評。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在一起住多久算重婚罪
2020-11-08如何分期繳付注冊資本
2021-01-27拆遷公司和拆除公司有什么不同
2020-12-042020離婚訴訟狀怎么寫
2021-01-13“凈身出戶”的保證書效力如何
2020-12-31請求中國協助送達傳票,代表對效力的承認嗎
2021-01-02學生上學路上的安全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4贍養老人能否以提供住房為準
2020-12-09工傷賠償項目包括哪些
2021-03-10勞動合同的解除要求需要哪些
2021-01-19合同履行不能需要解除合同嗎
2021-01-16被競業限制的對象如何界定
2021-01-12飯店試用期十天不給工資合法嗎
2020-12-26實習期沒有工資需要簽合同嗎
2021-02-13關于加班工資法律如何規定
2020-12-31意外傷害險中的意外傷害是指哪些情況
2020-12-10意外傷害保險理賠需要多久
2021-02-22公司拖欠工人保險如何維權
2020-12-11快速理賠需要報警嗎
2020-11-30如何認定農村土地承包合同效力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