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形資產”一詞在不同的學科和應用環境中有不同的定義。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無形資產》對無形資產的定義是:“企業為生產商品、提供服務、出租給他人而持有的非貨幣性、非實物形式的長期資產,或出于管理目的“[1]該定義與IAS 38[2]的定義基本一致。不同的是,國際會計準則不包括商譽,而中國會計準則包括商譽。然而,國際會計準則第22號——企業合并[3]規定了商譽的會計處理,即國際會計準則也考慮了商譽的確認,而美國正在修訂的無形資產準則將商譽視為無形資產之一。我國《資產評估準則無形資產》對無形資產的定義是:“由特定主體控制的資源,不是實物形式的資源,商譽在生產經營中發揮長期作用,帶來經濟效益,“[4]商譽也被視為無形資產”《國際評估準則-國際評估指南4-無形資產》中無形資產的定義是:“無形資產是通過他們的經濟特點。無形資產沒有具體的實物形態,但它們為所有者獲得權利和特權,通常為所有者帶來利益,“[5]商譽也被列為無形資產的一種,在會計準則中,無形資產主要是從會計確認的角度來界定的,測量和報告。一般認為,財務會計報告應提供有關會計主體資產可利用資源的信息,因此有必要對無形資產進行單獨定價。但由于無形資產未來收益的不確定性較大,缺乏活躍的市場,可行的計量屬性應為歷史成本或根據一般購買力變化調整的成本。這就要求必須存在交易或事項,并且每項無形資產的成本可以單獨確認,因此在會計上單獨確認的單項無形資產必須是可辨認的。商譽只有在整個企業發生轉移,即存在交易且成本能夠可靠計量時才能確認。這樣,國際評估準則中明確提到的關系型無形資產,如職工組合、與客戶的關系等,在會計核算中就不能單獨確認為無形資產。這種關系型無形資產具有非契約性、短期性、難以控制等特點。從審慎的角度看,我國在資產評估準則中限定了無形資產發揮長期作用,而會計準則也將無形資產限定為長期資產,可以說排除了關系型無形資產。從理論上講,資產的價值在于其未來的經濟利益,有形資產的購置成本可以看作是對該資產未來經濟利益現值的當期估計。無形資產,特別是自創無形資產,具有長期性,難以辨認。只有一小部分在會計上確認為購置成本。因此,收購成本與其未來經濟效益的相關性較弱。在會計上,無形資產是以取得成本計量的,在許多情況下,取得成本低估了無形資產。因此,借助科學的無形資產評估方法,對會計確認的無形資產進行理論上的調整是十分必要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大會決議誰簽字
2020-11-23律師可做哪些事情
2020-11-14人臉特征、指紋、航班行程是個人信息嗎
2021-03-11欺騙性商標誤認的主要情形有哪些
2021-03-06適用監視居住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04代位繼承的哪些條件
2020-12-20無犯罪記錄證明怎么開
2021-03-19什么是勞務派遣?
2021-02-19勞動爭議包括拖欠工資嗎
2020-11-14航空運輸貨物保險的責任范圍怎么劃分
2020-11-13酒后駕車造成他人死亡 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13兩車撞痕不符保險理賠遭拒
2021-01-26車禍輕傷保險怎么賠償,賠多少錢
2020-12-14什么是保險理賠原則
2020-11-30保險人可以解除保險合同的情形
2021-01-21保險名詞解釋:什么是保全 如何申請?
2020-12-25土地轉讓申請書怎么寫
2020-12-31個人間土地轉包合法嗎
2020-12-14拆遷中央空調能否賠償
2020-11-08農民拆遷安置房如何辦理結算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