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勞動爭議
勞動關系當事人之間因勞動權利義務的不同而引起的爭議,也稱勞動爭議。其中有些是關于既定權利的爭議,即因適用勞動法和勞動合同以及集體合同的既定內容而產生的爭議;有些是因要求新權利而引起的爭端,哪些是因工作條件的制定或變更引起的爭議
2.勞動爭議的類型可分為哪些
1.從勞動爭議的主體來看
勞動爭議分為個人勞動爭議和集體勞動爭議。個人勞動爭議是指勞動者個人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勞動爭議。集體勞動爭議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一方有多個勞動者,爭議的原因和訴求較為普遍。在此類集體糾紛中,勞動者應選舉一名代表參加法律處理程序。處理程序與個人勞動爭議的處理程序相同,但根據勞動爭議仲裁委托處理案件的規定,30人以上的集體勞動爭議適用特殊程序。二是群體性糾紛,即工會與用人單位代表職工簽訂、執行集體合同產生的糾紛
2.從勞動爭議的對象來看
所涉及的勞動關系,它可以分為:因執行勞動法律、法規、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而產生的勞動爭議,也稱為權利爭議。以及因勞動者權利義務的確定或變更而產生的勞動爭議,也稱為利益爭議。3.從勞動爭議的性質來看,可分為因行使加入等民事權利而產生的勞動爭議,與雇主組織工會和罷工以及因增加工資、縮短工作時間等經濟利益引起的糾紛
4.從勞動爭議的內容來看
勞動爭議可分為因執行國家有關工資、保險、福利的規定而引起的糾紛,職業培訓和勞動保護;因履行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因解雇、退市、解雇員工、員工辭職和自動辭職等產生的爭議,從內容的難度上也可分為簡單勞動爭議和復雜勞動爭議。對于簡單的勞動爭議,可以依法簡化處理程序
III.勞動爭議解決機構的分類
根據現行立法,勞動爭議解決機構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企業內部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在部分企業內部成立,由職工代表、用人單位代表和工會代表組成。調解結果雖然被普遍認為具有合同效力,但對勞動關系當事人具有一定的合同約束力,但不具有法律意義上的強制執行力。可以說,調解是法律程序之外的一種程序
第二類是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它是由各級勞動行政機關按照行政區劃設立的。雖然它由勞動行政部門代表、同級工會代表和用人單位代表組成,承受了幾乎所有初級勞動爭議法庭的壓力,但也存在與形式發展不一致的因素,如行政性太強、程序規定粗糙、重要規則缺失等,使人們感到越來越迫切需要完善制度、豐富處理程序
第三類是司法機關的兩級審判制度,即人民法院。勞動爭議仲裁程序結束后,承擔了大量勞動爭議一次又一次的反復審理工作,這使得處理勞動爭議的法官厭倦了處理日益增多和積壓的勞動爭議案件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幫助,請訪問luba.com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認定有哪些手續呢
2021-01-08國家監察委是行政監督嗎
2020-11-24工傷已經認定,但老板不愿意賠怎么辦
2021-02-18法定這些情況下可要回彩禮?悔婚可以返還嗎?
2020-12-20房產繼承公證程序
2020-11-24連帶責任一般賠償比例
2020-11-26酒后兩車撞人后均逃逸如何處罰
2020-11-29簡易程序案件的舉證期限由誰確定
2020-11-21交通事故受害人可否主張精神損害撫慰金
2020-12-27房產抵押擔保未經登記如何認定
2021-03-17工齡認定在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23試評勞動教養制度
2021-01-08意外保險的保費如何計算
2020-11-17車撞犬引發的保險理賠問題
2021-01-05參保人可選擇幾家定點醫療機構?
2020-11-21同一被保險人兩車互撞應如何處理
2021-03-04雇人干活受傷用理賠嗎
2020-11-08我國保險法上受益人如何變更
2021-03-21土地承包合同撤銷補償問題
2021-02-06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包括哪些人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