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督促用人單位規(guī)范管理,引導勞動者正確行使權利,近日最高法院發(fā)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下稱司法解釋)。司法解釋中稱,對于勞動者向用人單位追索加班費案件,勞動者應承擔舉證責任,如果勞動者有證據(jù)證明用人單位掌握證據(jù),用人單位不提供,由用人單位承擔不利后果。昨天(22日),記者就新司法解釋采訪了一些勞動者,不少人對此表示質疑,認為其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勞動者:要保存證據(jù)太難了
有業(yè)內人士稱,這個法條實際上是用法律手段督促用人單位拿出事實證據(jù),維護勞動者的權益。同時,法條并沒有傾向勞動者,用人單位舉證的前提是勞動者有證據(jù)能夠證明用人單位掌握加班事實存在的證據(jù),這對于個別勞動者刻意刁難用人單位的行為也起到遏制作用。
在一家外貿企業(yè)做單證員的方-佳表示,自己常常“被愿意”加班,但是她應該不會運用相關法律來向企業(yè)所要加班費。“因為要保存證據(jù)太難了。比如用人單位給我加班費了,但數(shù)額暫時不足,我讓單位打欠條,它也怕留證據(jù)啊,很難得到證明。”
律師解析:新司法解釋減輕勞動者舉證責任
益清律師事務所楊玥律師認為,此次高法出臺的對加班證據(jù)舉證的新司法解釋,實際上是削弱了原本全部由勞動者來承擔的舉證責任,改為用人單位承擔部分舉證義務。而法條中規(guī)定用人單位舉證的前提是勞動者有證據(jù)能夠證明用人單位掌握加班事實存在的證據(jù),其實并非在為難勞動者。這條新司法解釋削弱了勞動者的舉證責任,但并沒有將舉證責任完全倒置全部推給用人單位,而是采取了一種折中的辦法。這樣按照新司法解釋,勞動者只需承擔初步舉證責任,提供加班事實的基礎證明即可。例如方-佳只需拿出印有加班費的工資條,證明她加過班,而其加班的具體情況,可由用人單位負責承擔舉證,那么是否拖欠她的加班費也就很容易查清楚了。
楊律師提醒勞動者,平時應該做好舉證準備。例如可記錄下加班具體日期、加了多久的班、與哪些單位取得了聯(lián)系等,作為佐證。此外,還要保存好公司簽到卡、往來郵件,這些都是遇到加班工資糾紛時可以利用的證據(j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簽訂房屋合同違約應該賠償多少
2021-03-09公司注銷清算方案范本
2021-01-13關于婚前體檢那些你一定要了解的事兒
2020-12-02贈與房產(chǎn)離婚時房產(chǎn)如何分割?
2021-03-16政府未獲批準先征收土地如何處置
2020-12-20員工懷孕期間必須調崗的情況有什么
2021-01-09合資轉外商獨資是否可以
2021-01-22第三方網(wǎng)絡平臺主要涉及的法律
2021-02-11公司股東變更后還要承擔之前的債務嗎
2021-01-15如何認定累犯
2021-01-07失信是永久性的嗎
2021-03-18解除勞動合同協(xié)議書模板是什么
2021-01-03競業(yè)限制沒有補償還存在嗎
2020-11-15加盟后開了店,且合同已經(jīng)到期了還能解除合同嗎
2020-12-16二手房交易注意事項
2020-12-07員工曠工多久算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17詳解旅游保險有哪些
2020-12-17保險人的保險合同解除權
2020-11-16分紅保險的投保方法有哪些
2020-11-16為什么保險合同會中止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