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看自己是否屬于可以被裁員的范圍。依照《勞動法》,有四類對象是不得裁員的,包括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并被確認喪失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患病或者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的;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的;法律、法規規定的其它情況。如果你屬于其中一類情況,單位就不應將你列入裁員名單。
第二,公司應提前30日通知被裁員工,如果不提前通知,就要多支付一個月的工資以替代提前通知期。
第三,你有被老單位優先錄用的權利。如果你在被裁員以后的半年內,一直沒有找到工作,或者已有工作了,但不滿意。這時,你發現老單位(裁減你的單位)又在招人了,可以重新報名應聘,而單位有優先錄用你的義務。當然,勞動合同要重新簽訂。
第四,依法獲得經濟補償金。經濟補償金的計算標準應按被裁員工之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性收入計算。這里的工資性收入,包括基本工資、獎金、津貼等,而非單指基本工資。如果前12個月平均工資收入低于本市職工最低工資的,按本市職工最低工資標準計算。補償的期限是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而定的,每滿一年,就有本人一個月工資收入的經濟補償。滿6個月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
經濟性裁員的補償規定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由此可見,經濟性裁員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贈與房產離婚時房產如何分割?
2021-03-16對因產品質量問題引起的糾紛應當采取何種方式解決
2021-02-12經偵調查期間會抓人嗎
2020-12-14公司部門解散把員工調崗合法嗎
2020-12-22公司收取押金和扣押身份證件的合法嗎
2021-03-23職業病具體是指什么
2020-12-29產假期間的社保由誰來交
2020-12-21開具政審證明和無犯罪記錄證明需要哪些手續和材料
2021-01-19公司有債務可以向外融資嗎
2021-02-04小股東如何應對公司不分紅
2021-03-08專利工作部門可以參與推薦專利產品活動嗎
2021-03-12夫妻債務償還案
2021-03-16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應當遵循什么規定是什么
2021-01-18家庭冷暴力的原因有哪些
2021-02-21與港澳臺同胞結婚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01贍養糾紛舉證要哪些證據
2020-12-09什么是非法侵入住宅罪
2021-01-05代理合同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2020-12-14關于虛假訴訟案件原審原告在再審期間申請撤訴如何處理
2020-12-16欠款房咋交易律師為你支招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