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精神損害的經濟賠償
如果男子在懷孕期間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婦女有權要求賠償:
(1)重婚
(2)配偶在婦女懷孕期間與另一人同居(3)實施家庭暴力(4)虐待或遺棄家庭成員,如果上述情況導致夫妻因無法繼續維持婚姻關系而選擇離婚,則過錯方應向另一方支付經濟補償。離婚婦女的經濟補償標準是什么?離婚賠償請求權是指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如果一方在撫養子女、照顧老人和協助另一方工作方面承擔更多義務,離婚時可以向對方要求賠償
離婚財產分割的一般原則有三條:夫妻共同財產的平等分割;個人財產屬于各方;無辜的一方可以要求更多的分數
在夫妻同居的需要和理由方面,夫妻支付更多的債務是正常的。但是,根據民法公平對等原則的要求,承擔較多義務的一方應享有與過去義務相對應的權益返還,以實現夫妻財產共有,一方支付了更多的債務。離婚和分割共同財產時,可通過分享更多財產份額獲得適當補償。如果夫妻雙方就財產所有權達成了自己的協議,離婚判決中將不考慮財產分割的問題
事實上,如果一方支付更多的義務,個人財產減少的實際情況將不可避免地發生。因此,有必要特別規定,如果夫妻雙方擁有自己的財產,離婚時另一方應給予補償,否則財產權益分配明顯不公平
此外,在如何認定上可能存在理解和觀念上的差異“支付更多的債務“根據新婚姻法,在具體案件的審理中,撫養子女、照顧老人和協助另一方工作是支付更多義務的主要方面,但也包括其他義務。這是對家務勞動,特別是婦女家務勞動的經濟和社會價值的認可的表現
在人們的長期觀念中,家庭義務首先是指支付贍養費,而家務勞動,如服務生病的家庭成員和照顧老人的生活,不被重視
正是這種認識上的偏差導致了在立法中忽視家務勞動可以改變的社會和經濟價值,也導致了家庭成員輕視或歧視家務勞動的思想,因此影響了婦女在家庭中的地位
中國關于離婚賠償的規定賦予了支付更多義務的一方要求賠償的權利,這實際上意味著承認對家庭義務的無形投資
然而,在司法審判中,當涉及到離婚賠償的確定時“支付更多的家庭義務“,我們仍應防止以經濟支出數額的量化作為衡量標準,以便客觀地限制對家庭有貢獻但沒有經濟收入的一方的賠償請求權
完全意義上的家庭義務不應僅包括經濟支出的一部分(有形財產),還有心血和精力(無形投資)支付家務勞動和照顧老人、病人和未成年人。這些無形投入的承認反映在一些國家的立法中
基于上述,離婚經濟補償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提出。它只能根據法律規定提出。對于經濟補償,雙方應協商補償標準。如果男子拒絕他的要求,他可以利用法律保護他的合法利益,以保護他的權益
如果一方沒有錢支付離婚補償怎么辦補償協議具有法律效力
夫妻如何就離婚補償達成一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抑郁癥可以被辭退嗎
2020-11-26青島天價櫻桃構成消費欺詐嗎
2020-11-08憲法對公民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如何規定
2020-12-24涉外離婚訴訟費多少錢
2021-02-25無期徒刑概念及最少服刑年數
2021-01-24丈夫因無性婚姻鬧離婚 起訴能否判離
2021-01-05逼婚是否侵犯婚姻自由
2020-11-11離婚冷靜期一方不同意怎么辦
2021-01-21公司建立了工會可以解散嗎
2021-01-04遺產繼承怎么公證
2021-03-04建筑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1-30學生補課導致猝死是誰的責任
2021-03-19離職經濟補償金交稅嗎
2021-01-05本案保險合同約定損失賠償是否成立
2021-02-09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11汽車的平安保險快速理賠流程
2021-02-13參保人可選擇幾家定點醫療機構?
2020-11-21保險期間屆滿后能否解除合同
2020-12-31批準設立的保險公司登記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2-25對保險經紀人的禁止行為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