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除智齒以外,切牙脫落1個以上或其他牙脫落2個以上,十級傷殘。
評殘標準
《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GB/T16180—1996)是鑒定傷殘等級的國家標準。符合評殘標準一級至四級的為全部喪失勞動能力;五級至六級為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七級至十級為部分喪失勞動能力。
一級:器官缺失或完全喪失功能,其它器官不能代替,存在特殊醫療依賴,生活完全或大部分不能自理者;
二級:器官嚴重缺損或畸形,有嚴重功能障礙或并發癥,存在特殊醫療依賴,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者;
三級:器官嚴重缺損或畸形,有嚴重功能障礙或并發癥,存在特殊醫療依賴,或生活部分不能自理者;
四級:器官嚴重缺損或畸形,有嚴重功能障礙或并發癥,存在特殊醫療依賴,生活可以自理者;
五級:器官大部分缺損或明顯畸形,有較重功能障礙或并發癥,存在一般醫療依賴,生活能自理;
六級:器官大部缺損或明顯畸形,有中等功能障礙或并發癥,存在一般醫療依賴,生活能自理者;
七級:器官大部分缺損或畸形,有輕度功能障礙或并發癥,存在一般醫療依賴,生活能自理者;
八級:器官部分缺損,形態異常,輕度功能障礙,有醫療依賴,生活能自理者;
九級:器官部分缺損,形態異常,輕度功能障礙,無醫療依賴,生活能自理者;
十級:器官部分缺損,形態異常,無功能障礙,無醫療依賴,生活能自理者。
與此同時,該標準又根據工傷及職業病可累及每個系統和器官,評殘標準應覆蓋各主要臨床學科的情況,將人體器官系統相近或有聯系的臨床科學編組,劃分為五個部分,即:一:神經內科、神經外科、精神科部分;二:骨科、整形科、燒傷科部分;三: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部分;四:普通外科、胸外科、泌尿生殖科(包括婦科)部分;五:職業病內科部分。“標準”對殘情的分級,是以器官缺損、功能障礙、對醫療依賴和護理依賴的程度,并適當考慮一些特殊殘情造成的心理障礙或生活質量的損失進行確定的。器官缺損是工傷的直接后果,是評殘標準分級的重要依據,諸如肢體的缺失、器官的切除等,顱骨缺損,即使無功能障礙,亦屬致殘。職業病不一定有器官的缺損。工傷后功能障礙的程度與器官缺損的部位及嚴重程度有關,職業病所致的器官功能障礙與疾病的嚴重程度有關,是評殘標準分級不可缺少的依據。對功能障礙的判定,應以醫療期滿后的醫療檢查結果為依據。至于每種殘情怎樣才算醫療終結,則需根據評殘對象逐個確定。醫療依賴是指傷、病致殘后,于醫療期滿后仍然不能脫離藥物或其他醫療手段治療者。這是評殘標準分級不能忽視的問題。如外傷后癲癇不能脫離抗癇劑,外傷后糖尿病不能脫離胰島素治療等。護理依賴是指傷、病致殘者因生活不能自理需依賴他人護理者,這是評殘標準分級必須有的內容。該“標準”的生活自理范圍主要包括下列五項:
(1)進食;翻身;大、小便;穿衣、洗漱;自我移動。
(2)護理依賴的程度分為三級:
(3)完全護理依賴,指生活不能自理,上述五項均需護理者。
(4)大部分護理依賴,指生活大部不能自理,上述五項中三項需要護理者。
(5)部分護理依賴,指部分生活不能自理,上述五項中一項需要護理者。心理障礙是指一些特殊殘情,在器官缺損或功能障礙的基礎上雖不造成醫療依賴,但卻導致心理障礙或減損傷殘者的生活質量。這是評殘標準發級不能遺漏的問題。如面部損傷疤痕毀容、外傷后失去性功能者等,在評定殘情時,應適應考慮這些后果。傷殘等級為確定傷殘待遇和安置工傷職工的主要依據。
牙齒掉了就是器官部分缺損了,但是不影響到日常的生活,所以并不是很嚴重,但是還是可以鑒定工傷,還可以獲得相應的賠償。希望以上資料可以幫助您了解得更清楚,如果您的問題比較復雜,我們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前來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撤銷行政許可有時效限制嗎
2021-03-06外國人委托國內律師的手續
2021-01-14企業轉讓后原債務該由誰承擔
2020-11-23輕微剮蹭后逃逸怎么處罰是什么
2020-12-23效力待定合同標的如何處理
2021-02-05執行死刑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25合同詐騙罪概念是什么
2021-02-26如何確定被繼承人的債務范圍?
2020-11-24單位與個人簽訂勞務合同需注意什么
2021-03-15用人單位不承認勞動關系,勞動者應該提供哪些證據
2021-01-19發生勞動爭議或者勞動關系轉移接續時,有哪些東西都是重要憑證
2021-01-14天津下崗職工轉移勞動關系 申請獎勵程序
2021-02-05被收購公司孕婦員工怎么辦
2020-11-2320年后勞動關系會自動解除嗎 該案已中止審理 等待中院類似案例
2021-01-18關于建筑工程團體人身意外傷害險的法規
2021-03-22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有幾種
2021-01-06返還性人身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1-01-20車禍人傷保險賠償流程是什么
2020-12-27交強險保險理賠的流程是什么
2021-01-22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