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司法解釋的內容和法官審理離婚精神損害賠償案件的具體做法,我們一般認為,離婚精神損害賠償金額可以根據以下因素確定:
1。行為人的過錯程度,如行為人是否故意
2。具體侵權情況,如重婚,重婚侵權比與他人同居更為嚴重
3。受害者的精神損害程度。對于同一侵權行為,由于承受能力不同,受害方的精神損害程度也不同。當地經濟狀況,主要考慮實施<<P>P>5。其他情況,如考慮結婚時間,無辜的一方在婚姻生活中投入越多,時間越長,他們越希望另一方在未來返回離婚損害賠償的構成要件是什么。有法律損害結果
離婚損害是指配偶一方的違法行為造成的人身和財產損失,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1)合法婚姻關系被破壞,導致離婚
(2)配偶身份和利益受到損害,導致另一方的精神痛苦和創傷以及非財產損失
(3)家庭暴力、虐待和遺棄造成的身體傷害以及其他財產利益也喪失
2。違法行為
違法行為是指配偶一方的過錯行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四十六條明確規定的四種行為之一,即如果行為人實施了法律禁止的性行為并導致離婚,將獲得損害賠償,其他行為不予賠償。簡而言之,“沒有明確的法律,也沒有賠償”。這四項法律行為是:
(1)重婚。有配偶者與他人結婚或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他人結婚的違法行為。在現實生活中,法律上的重婚和事實上的重婚有兩種形式,無論哪一種形式在刑法中構成犯罪
(2)配偶與他人同居。指配偶與婚姻以外的異性之間不以夫妻名義持續、穩定地生活在一起。這種共同生活的定義不是以同居和共食為基礎,而是應該以婚外與異性同居的長期性和穩定性為要素,否則就會與重婚混為一談。是指行為人以毆打、捆綁、殘害、強行限制人身自由等方式對其家庭成員的身心造成一定傷害后果的行為。頻繁的家庭暴力構成虐待
3。主觀過錯
離婚損害賠償侵權的主觀過錯應以故意的形式存在。配偶一方明知合法婚姻關系受法律保護,合法配偶的身份權益不受侵犯,主觀上故意違反婚姻法律法規,但實施婚姻法禁止的行為,其故意主觀故意不難認定
綜上所述,在一些離婚案件中,一方欺騙并與她同居,這也是導致夫妻關系破裂的主要因素。對于受害者,可以要求賠償。在確定賠償金額時,應綜合考慮多個因素,如欺詐程度,受害人的精神損害程度和當地的生活水平
過錯方的離婚賠償標準
哺乳期離婚賠償
如果不履行離婚賠償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重大事故死亡人數標準
2020-11-21什么人可以當公司股東
2021-02-14股權轉讓必須其他股東同意嗎
2021-02-05可以有條件的放棄繼承權嗎
2021-02-12十級傷殘能要求贍養費嗎
2021-02-27移送管轄查封是否繼續有效
2021-03-10法醫鑒定輕微傷標準是什么
2021-02-05財產繼承權的訴訟期限怎么認定
2020-12-01勞動者不承認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0-11-10如何區分勞動關系勞務關系
2021-03-24貨物運輸保險合同過期后貨物被盜能否獲得賠償
2021-03-10購置房屋怎樣辦理保險
2020-11-17限制保險人合同解除權如何被限制
2021-01-04無證駕駛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0-12-16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都有哪些
2021-01-05買保險沒驗車保險公司給賠嗎
2020-12-06車險理賠的常見問題律師解析
2020-12-12保險條款解讀-車險
2021-02-23關于印發《上海外資保險機構暫行管理辦法》的通知
2020-12-24買了保險≠進了保險箱 六種情況下汽車出險不賠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