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舊規定對比變化
一是取消了外銷比例達到50%以上才予退稅的規定,只要應納稅額小于零,就可申報退稅。二是新發生出口業務的生產企業從發生首筆出口業務之日起12個月內的出口業務,不計算當期應退稅額,當期免抵的稅額等于當期免抵退稅額;未抵完的進項稅額,結轉下期繼續抵扣;從第13個月開始按“免、抵、退”的計算公式計算當期應退稅額。三是企業應按月申報“免、抵、退”稅,退稅申報期為每月1日~15日。
二、“免、抵、退”稅的核算
計算公式如下:
當期應納稅額=當期內銷貨物的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當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上期留抵稅額)
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出口貨物的離岸價格×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征稅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
免抵退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出口貨物征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
當期免抵退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退稅率-免抵退稅額抵減額
免抵退稅額抵減額=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出口貨物退稅率
當期應退稅額=當期期末留抵稅額或免抵退稅額二者之中較小者
當期免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當期應退稅額
其中:
1.出口貨物離岸價(FOB)以出口發票計算,扣除運保費和傭金后的離岸價,出口發票不能如實反映實際離岸價的,企業必須按照實際離岸價向主管稅務機關進行申報。
2.免稅購進原材料包括國內購進免稅原材料和進料加工免稅進口料件,其中進料加工免稅進口料件的價格為組成計稅價格。
進料加工免稅進口料件的組成計稅價格=貨物到岸價格+海關實征關稅和消費稅
3.當期期末留抵稅額為當期《增值稅納稅申報表》的“期末留抵稅額”。
現舉例說明:
例1.某具有進出口經營權的生產企業,對自產貨物經營出口銷售及國內銷售。
2002年1月共銷售5噸,其中4噸出口,出口離岸價為99000美元,貨款未收到,美元記賬匯率為8.27;內銷量為1噸,內銷金額200000元,銷項稅額34000元,當月購進原材料等輔助材料470588元;進項稅額合計80000元。假設內外銷貨物增值稅稅率17%,出口貨物退稅率為15%,無上期留抵稅額。
帳務處理如下:
(1)外購原輔材料、備件等,分錄為:
借:原材料等科目470588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80000
貸:銀行存款550588
(2)產品外銷時,分錄為:
免稅出口銷售額=99000×8.27=818730(元)
借:應收外匯賬款818730
貸:主營業務收入818730
(3)內銷產品,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234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200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34000
(4)月末,計算當月出口貨物不予抵扣和退稅的稅額:
當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額=818730×(17%-15%)=16374(元)
借:產品銷售成本16374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16374
(5)計算應納稅額:
本月應納稅額=當期內銷貨物的銷項稅額-(當期進項額+上期留抵稅款-當期不予抵扣或退稅的金額)=34000-(80000)-16374)=-29626(元)
由于應納稅額小于零,說明當期“期末留抵稅額”為29626元。
(6)計算應退稅額和應免抵稅額:
免抵退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退稅率=818730×15%=122809(元)
當期期末留抵稅額29626元≤當期免抵退稅額122809元時:
當期應退稅額=當期期末留抵稅額=29626元。
當期免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當期應退稅額=122809-29626=93183(元)
借:應收出口退稅29626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93183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122809
(7)收到退稅款時,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29626
貸:應收出口退稅29626
例2.在“免、抵、退”稅業務中,進料加工復出口業務的賬務處理比較復雜,現舉例說明。承上例,假設當月海關核銷進口料件價格為100000元,其他條件不變,則(1)~(3)分錄同上。其余的賬務處理如下:
(4)免稅進口料件,分錄為:
借:原材料100000
貸:銀行存款100000
(5)月末,計算當月出口貨物不予抵扣和退稅的稅額:
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出口貨物征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100000×(17%-15%)=2000元
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稅額=當期出口貨物離岸價×人民幣外匯牌價×(征稅率-退稅率)-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818730×(17%-15%)-2000=14374
借:產品銷售成本14374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14374
(6)計算應退稅額或當期期末留抵稅額:
應納稅額=34000-(80000-14374)=-31626元
由于當期應納稅額小于0,說明當期“期末留抵稅額”為31626元。
(7)計算應退稅額和應免抵稅額:
免抵退稅額抵減額=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出口貨物退稅率=100000×15%=15000元
免抵退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退稅率-免抵退稅額抵減額=818730×15%-15000=1078D9元
當期期末留抵稅額為31626≤當期免抵退稅額107809元時:
當期應退稅額=當期期末留抵稅額=31626(元)。
當期免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當期應退稅額=107809-31626=76183(元)。
借:應收出口退稅31626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76183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107809
(8)收到退稅款時,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31626
貸:應收出口退稅31626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知識產權一般幾年過期
2021-03-02交通事故處理的法律規定
2021-03-20老人贍養費標準2020年
2021-01-27如何辦理房屋抵押登記?
2020-12-20合同隱瞞真實情況是欺詐行為嗎
2021-01-30哪些非婚生子女享有繼承權
2020-12-11房屋建筑包括的范圍有哪些
2021-03-02員工申請勞動仲裁的技巧是什么
2021-02-11人壽保險理賠程序有哪些
2020-12-01在何種情況下不得使用訴訟方式請求支付保險金
2021-01-12人身保險合同中止后可以繼續嗎
2021-03-12學生意外保險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1-02-20無證駕駛造成人員傷亡 保險公司應賠償
2021-03-12保險糾紛的處理方式包含有哪些
2021-02-25營業房拆遷和住宅拆遷補償一樣嗎
2021-02-05拆遷安置房能否辦理房產證
2021-03-19興寧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25拆遷協議可以貸款嗎
2020-11-15婚內獲得的拆遷補助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3-03農村宅基地房屋拆遷如何補償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