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伙人擅自轉讓財產份額是否構成欺詐
有可能,但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另外,合伙人擅自轉讓財產份額可主張無效。
根據我國合伙企業法第二十二條的規定:除合伙協議另有約定外,合伙人向合伙人以外的人轉讓其在合伙企業中的全部或者部分財產份額時,須經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合伙人之間轉讓在合伙企業中的全部或者部分財產份額時,應當通知其他合伙人。合伙人擅自轉讓份額(其他合伙人不知情的情況下內)的行為是無效的。
二、構成欺詐行為一般必須具備以下4個要件
(1)欺詐人有欺詐的故意。欺詐的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陳述是虛偽的,并會導致對方陷入錯誤認識,而希望或放縱這種結果的發生。欺詐的故意包括兩方面:一是陳述虛偽事實的故意;二是誘使他人陷入錯誤認識的故意。
實際生活中,陳述錯誤事實并不少見,根據行為人的動機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是行為人故意陳述錯誤事實,此時就構成欺詐的主觀要件;第二類是行為人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認為陳述的錯誤事實是真實的,即他主觀上并沒有陳述錯誤事實的故意,此時不構成欺詐的主觀要件。但是如何區分行為人是否具有陳述錯誤事實的故意,卻非易事。這主要從行為人的行為動機、知識經驗以及其所處的客觀環境去認定。
(2)欺詐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是指欺詐人故意陳述錯誤事實或故意隱瞞真實情況使他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故意陳述錯誤事實和故意隱瞞真實情況是構成欺詐行為的兩個方面。故意陳述錯誤事實的行為,例如將假冒偽劣商品說成質優價廉。故意隱瞞真實情況的行為,是指行為人有義務向他方告知真實情況面故意不告知。沉默是否構成欺詐呢?大部分國家的法律規定,當行為人有義務說明真實情況而不說明、保持沉默即構成欺詐。我國法律對沉默是否構成欺詐的規定與上述規定相似,例如(產品質量法)第28條規定:銷售者在出售某種不具備產品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的產品,應當事先向消費者或用戶作出說明,否則銷售者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該規定表明在負有說明義務時保持沉默即構成欺詐。另外依據誠實信用原則負有說明義務的,也不能保持沉默。
(3)被欺詐人因欺詐而陷入錯誤。所謂錯誤,是指對合同內容及其他重要情況的認識缺陷。構成欺詐,一般必須是被欺詐人的錯誤認識與欺詐人的欺詐行為之間具有因果關系。易言之,如果被欺詐人訂立合同,那么必須是欺詐人提供的虛假情況與合同內容有密切關系,并且被欺詐人因欺詐人提供的虛假情況對合同內容發生了錯誤認識。
(4)被欺詐人因錯誤而為意思表示。如果被欺詐人的意思表示并不是因欺詐行為而作出的,也不構成欺詐。這表明被欺詐人的意思表示與欺詐行為之間具有因果聯系。
合伙人擅自轉讓財產份額是否構成欺詐?對合伙人擅自轉讓財產份額自然是違法,但是否構成欺詐,也要看他的做法是否與欺詐相關。發現合伙人擅自轉讓財產份額的行為后怎么給自己維權,有需要的人們不妨來網站上咨詢了解清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試用期辭退員工風險防范
2021-01-05行政非訴執行案件如何審查
2021-01-27股份有限公司設立需要多少人
2021-03-24哪些公證過的債權文書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2021-02-17拆遷補償款能否強制執行
2021-01-15協警開了罰單怎么辦
2020-12-22框架合同是否需要約定有效期
2021-02-23從合同是什么意思
2020-11-16農村違建房子罰款多少
2020-11-13集資房資格轉讓金屬于什么性質
2021-02-20煤礦工傷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24勞務合同可以隨時解除嗎
2021-02-27負債與勞動糾紛如何區分
2021-03-21交通意外險何時不理賠
2021-02-27意外險車禍賠付多少錢
2020-11-15意外傷害險理賠流程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15飛機延誤賠償多久到賬
2021-01-09保險理賠沒有工資條怎么辦
2021-01-26為什么會出現保險公司的賠款少于車禍事故實
2020-12-17關于自燃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