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小姐是某公司的出納。2009年6月10日,她因個人原因向公司提出書面辭職申請,希望于2009年7月9日與公司解除勞動合同。公司收到辭職申請后未置可否。余小姐遂制作了一份非常詳盡的交待工作報告后,于7月9日離開了公司。7月12日,余小姐查出自己懷孕了,便馬上趕回公司要求在原崗位繼續工作。她認為,法律明確規定女員工懷孕期間用人單位不能解除勞動合同,更何況從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申請至今公司都沒有給過任何回應,解除勞動合同只是自己意愿,勞動合同實際并未解除,公司理應恢復其工作至哺乳期結束。公司認為她的說法有一些道理,但又覺得余小組這樣做只顧自己的利益,于情于理都欠妥當。那么,是否應當恢復余小姐的勞動關系呢?
本案例的爭議焦點很簡單,即三期女員工的勞動合同是否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解除?首先,員工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要求,只要履行了提前30天書面通知的義務,期限屆滿便產生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無論用人單位批準與否。其次,《勞動合同法》第42條對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作出明確限制,即如果員工處于孕期、產期、哺乳期的,用人單位不能以員工的非過錯原因解除勞動合同。同時,也不能對此類員工采取經濟性裁員而解除合同。該法第45條也規定,勞動合同期滿,有本法第42條規定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應當續延至相應的情形消失時終止。但是,解除勞動合同除了《勞動合同法》第40條的無過失性解除、第41條的經濟性裁員外,還包括第36條規定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合同,第37條的員工單方辭職,以及第39條因員工存在過錯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合同,這三類情況被排除在上述第42條的規定之外。
因此,如果員工與用人單位協商解除,員工單方辭職,或者員工出現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因特定原因致使勞動合同無效;以及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等任何一種情形,即使員工處于孕期、產期、哺乳期之內,雙方的勞動合同依舊可以合法解除。本案中,余小姐因個人原因向公司提出辭職,并非公司主動對其勞動關系作出處理,因此,即使是在合同期間發現自己懷孕的,勞動合同也可以自余小姐提出辭職申請30天期滿后自然解除,公司可以拒絕余小姐提出的恢復工作的要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強拆流程
2020-11-12栽贓誹謗的責任如何認定,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1-08人身權利的概念
2021-02-13地役權在兩塊地上如何建物
2021-01-09法院如何處理反擔保
2021-02-21服刑人員減刑流程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26法定監護人辦理一般多久
2021-01-24以占有改定方式設立動產質權有效嗎
2021-03-05存單質押孳息處理方式有哪些
2021-02-18商業銀行承擔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0職務違法一般怎么處理
2020-11-20試用期轉正工作總結范本
2021-03-17試用期離職提前七天通知違法嗎
2021-03-01人身保險合同的訂立
2021-03-10車門跌落傷人是否構成道路交通事故?
2021-02-03網銷保險為何如此受熱捧
2021-02-06分析旅行社責任保險案例
2020-11-27各家保險公司2000年的三大事件
2021-02-18土地出讓配套費的計算是怎樣的
2020-12-14土地轉包合法嗎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