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小姐是某公司的出納。2009年6月10日,她因個人原因向公司提出書面辭職申請,希望于2009年7月9日與公司解除勞動合同。公司收到辭職申請后未置可否。余小姐遂制作了一份非常詳盡的交待工作報告后,于7月9日離開了公司。7月12日,余小姐查出自己懷孕了,便馬上趕回公司要求在原崗位繼續工作。她認為,法律明確規定女員工懷孕期間用人單位不能解除勞動合同,更何況從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申請至今公司都沒有給過任何回應,解除勞動合同只是自己意愿,勞動合同實際并未解除,公司理應恢復其工作至哺乳期結束。公司認為她的說法有一些道理,但又覺得余小組這樣做只顧自己的利益,于情于理都欠妥當。那么,是否應當恢復余小姐的勞動關系呢?
本案例的爭議焦點很簡單,即三期女員工的勞動合同是否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解除?首先,員工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要求,只要履行了提前30天書面通知的義務,期限屆滿便產生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無論用人單位批準與否。其次,《勞動合同法》第42條對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作出明確限制,即如果員工處于孕期、產期、哺乳期的,用人單位不能以員工的非過錯原因解除勞動合同。同時,也不能對此類員工采取經濟性裁員而解除合同。該法第45條也規定,勞動合同期滿,有本法第42條規定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應當續延至相應的情形消失時終止。但是,解除勞動合同除了《勞動合同法》第40條的無過失性解除、第41條的經濟性裁員外,還包括第36條規定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合同,第37條的員工單方辭職,以及第39條因員工存在過錯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合同,這三類情況被排除在上述第42條的規定之外。
因此,如果員工與用人單位協商解除,員工單方辭職,或者員工出現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因特定原因致使勞動合同無效;以及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等任何一種情形,即使員工處于孕期、產期、哺乳期之內,雙方的勞動合同依舊可以合法解除。本案中,余小姐因個人原因向公司提出辭職,并非公司主動對其勞動關系作出處理,因此,即使是在合同期間發現自己懷孕的,勞動合同也可以自余小姐提出辭職申請30天期滿后自然解除,公司可以拒絕余小姐提出的恢復工作的要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新農村建設,不愿意拆遷的該怎么處理
2020-12-01盜竊罪加重處罰情節金額如何認定
2021-02-12小區沒住人是否要交物業管理費
2021-03-20指定管轄的黨紀處分怎么辦
2021-01-27夫妻離婚后因為共同債務發生糾紛怎么處理
2021-02-20簽訂住宅購買合同的注意事項
2020-12-23學生宿舍摔傷學校要負責任嗎
2020-12-02用人單位招工能否收押金
2021-01-19勞動爭議能追加被申請人嗎
2020-12-02定值保險合同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21保險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11保險合同解釋原則有哪些
2021-02-18保險合同的解釋通常是遵循有利于哪一方的原則
2020-12-21人身保險保險合同和財產保險合同的區別有什么
2020-12-11服飾城火災 大眾保險被判理賠75.6萬
2020-12-12哪些事故車輛可以申請報廢找保險賠償
2021-01-23保險理賠的車輛報廢標準是什么
2021-03-01對方全責無保險理賠怎么處理
2020-11-09意外險拒賠后如何申訴
2021-02-18校方責任保險理賠案例導言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