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中構成重大誤解應該如何認定(《合同法》有效期截止于2020年12月31日)
一般來說,重大誤解包括如下幾種情況:
1、對合同的性質發生誤解
在合同性質發生誤解的情況下,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將發生重大變化。
2、對對方當事人發生誤解
對對方當事人的選擇自由是合同自由的主要表現。在許多情況下,對對方當事人的選擇發生錯誤不會對合同的權利義務內容發生重大影響,只要對方同意訂立合同,自愿承擔合同的權利義務,就應當依約履行;但在特殊情況下,對對方當事人的錯誤認識也可構成重大誤解。主要是在一些基于當事人的信任關系和注重相對人的特定身份的合同中,當事人的身份對合同的訂立與履行具有重要意義。
3、對標的物質量的誤解
如果標的物的質量直接涉及到當事人訂約目的或重大的利益,則對質量發生誤解可以構成重大誤解。但是對質量本身沒有發生誤解,而只是對標的物的非主要功能或效用產生了誤解的,不應該當作重大誤解處理。
4、對標的物品種、規格的誤解,特別是對同類物品不同品種、規格的誤解
如誤將茅臺酒當作二鍋頭購買,這實際上是對當事人權利義務的指向對象即標的本身發生了誤解,應屬于重大誤解。
5、對價款或者報酬的誤解
在實踐中,當事人在訂約時對價金沒有發生誤解;但在履約時一方因為過失而向另一方多交付價款和酬金,此種情況因并非是對合同本身發生誤解,因此不應按重大誤解撤銷合同,而應當按給付的不當得利處理。
《合同法》第54條規定,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撤銷。
二、重大誤解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1、必須是表意人(即作出意思表示的當事人)因為誤解作出了意思表示。首先,表意人要將其意思表示表達出來(體現在合同條款中),否則無從評價其是否存在著誤解問題。其次,表意人作出的意思表示必須是因為誤解所造成的,即表意人的錯誤認識與其作出意思表示之間具有因果關系。
2、必須是對合同的內容發生了重大誤解。重大誤解必須是對合同的內容發生了重大誤解,并導致了合同的訂立,從而使當事人能主張撤銷合同。在法律上,一般的誤解并不都能使合同撤銷。我國司法實踐認為,必須是對合同的主要內容發生誤解才構成重大誤解。因為在對合同的主要內容發生誤解的情況下才可能影響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并可能使誤解的一方的訂約目的不能達到。
3、誤解是由誤解方自己的過錯造成的,而不是因為受到對方的欺騙或不正當影響造成的。在通常情況下,都是由表意人的自己過失行為造成的,即由其不注意、不謹慎造成的。如果表意人具有故意或重大過失,則不能按誤解處理。任何人都應當對其故意行為負責,如果表意人在訂約時故意保留其真實的意志,或者故意與對方訂立看似與實際不符的合同,或者明知自己已對合同發生誤解而仍然與對方訂立合同,均表明表意人希望追求其意思表示所產生的效果,在此情況下并不存在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問題,因此不能按重大誤解處理。
4、誤解直接影響到當事人所應享受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有可能對誤解人造成較大損失。正是由于當事人對合同的內容發生認識的錯誤,并基于此種錯誤認識而訂約,必然會影響到其所享受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因此才能稱為重大誤解。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誤解會給誤解方造成一定的損失,法律正是從保護意思表示不真實的誤解方的利益出發,才允許其撤銷或變更合同。
三、最新資訊(《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
《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七條【基于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基于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行為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合同中構成重大誤解應該如何認定?一旦合同里面構成了重大誤解,那受影響的一方是可以去認定撤銷或是變更這份合同。合同中構成重大誤解后處理內容,來律霸網找專業的律師為你提供咨詢服務是最好的選擇,這里律師會為你解答任何疑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立約定金能否雙倍返還
2021-03-18語言誘導自殺算犯罪嗎
2021-03-14交通事故車物定損要注意什么
2020-12-07勞動合同期限錯了還有效嗎
2021-02-15離婚可以要求對方不泄露隱私嗎
2021-02-02雇傭關系傷殘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1學生在學校被同學弄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5勞務派遣合同應該注意什么內容
2021-02-28勞動保護費的支付標準是什么,如何保護未成年工
2021-01-21醫護被無故裁員該如何維權
2020-12-19實習期工資怎么算
2020-11-15壽險合同成立之后能否變更
2021-01-04怎么解決交通事故兩方受傷賠償的問題呢
2020-12-03食物中毒屬于意外險嗎,可以理賠嗎
2020-11-30飛機延誤賠償怎么辦理
2021-03-11農村小額人身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1-21低廉團險理賠條件苛刻 7萬保單只賠2800元
2021-03-23打瞌睡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3-19車著火了保險怎么處理
2021-03-18保險條款并非“霸王條款”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