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無效的事由有五項: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1、以欺詐為由請求宣告合同無效的,當事人就以下要件事實負舉證責任:
欺詐方具有欺詐的故意;欺詐方實施了欺詐行為,故意告知虛假情況(如把贗品說成是真跡,把劣質品說成是優等品等),或者意隱瞞真實情況(如有義務以行為或語言告知產品的瑕疵卻不向對方履行告知義務);相對人因欺詐而陷入錯誤;受欺詐人因錯誤而作出意思表示。以脅迫為由請求宣告合同無效的,當事人負舉證責任的要件事實有:有實施壓力的脅迫行為,如以給公民及其親友的生命健康、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或者以給法人的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為要挾之行為;脅迫行為須是非法的;有脅迫的故意;相對人因脅迫而產生恐懼,因恐懼而訂立了合同。
2、以惡意串通為由請求宣告合同無效的,當事人就以下要件事實負舉證責任:
行為人的意思表示欠缺效果意思,即表示行為與內心真實意思不一致;非真意表示系與相對人通謀實施;行為人有主觀上的惡意,即明知或應知其行為會造成國家、集體或第三人利益的損害,而故意為之。
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行為,是一種內容違法的虛假行為,又稱偽裝行為
當事人以行為虛假為由請求宣告合同無效的,應當證明的要件事實是:行為人故意表現出來的形式或故意實施的行為并非其真正要達到的目的,而只是借助合法的合同外表達到非法的目的。
4、以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為由請求宣告合同無效的,應當就訂約目的、合同內容和形式違反民法中的強行性規范或者其他部門法中的禁止性規范等事實負舉證責任
比如證明對方通過訂立合同,從事詐騙、行賄受賄等觸犯刑律的行為,或者有偷稅、漏稅、逃匯、套匯等違反稅收征管、外匯管理的情形。
通過上文的詳細介紹,我們知道,《合同法》中對合同無效的具體情形作出了明確的規定,而在就此產生爭議的時候,依據不同情形主張合同無效的,當事人承擔的舉證責任不同。不過,在民事訴訟中,堅持的都是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如果您情況比較復雜,本網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年最新空心房補償政策
2021-03-18辭職不批自離有工資嗎
2021-02-02個人還不起債務怎么辦
2020-12-27一個律師可以為兩個人取保候審嗎?
2021-01-20離婚時未予分割的房產,復婚后該如何認定?
2021-03-03怎樣確定贍養費標準,贍養費包含哪些費用
2021-02-28輕微撞車逃逸扣12分后多久能重考駕照
2021-01-07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與故意殺人的界限
2021-03-22北京長期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07存款人死亡后的存款如何處理
2020-11-27房屋延期交付有賠償嗎
2020-12-25員工簽保密協議公司不給保密費怎么維權
2020-12-23合同履行不能需要解除合同嗎
2021-01-16股東離職是否有競業限制
2021-01-30如何認定非法從事勞務派遣
2021-01-11關于終身人壽險的相關知識
2020-11-11【保險合同法】責任保險的可能責任
2021-01-10保險賠償糾紛多,如何有效的解決保險賠償糾紛
2021-02-10長期護理保險保險期間為多少年
2021-01-31交通肇事后逃逸惹糾紛保險公司是否可因逃逸拒賠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