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處理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5-05-10 · 93人看過

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處理

第一,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勞動合同被確認無效,勞動者已付出勞動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勞動報酬的數額,參考用人單位同類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確定;用人單位無同類崗位的,按照本單位上年職工平均工資確定。

第二,無效勞動合同是由勞動合同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的過錯造成的。法律上的過錯,是指法律關系主體在主觀上有違法錯誤,包括故意違法和過失違法。過錯可能是一方的,也可能是雙方的,它是由當事人的主觀原因造成的后果,因此,對于無效的勞動合同,在確認其無效的同時,如給對方造成損害的,有過錯的一方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以下簡稱《勞動法》)第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工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根據這個協議,勞動者加入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事業組織、國家機關、社會團體等用人單位,成為該單位的一員,承擔一定的工種、崗位或職務工作,并遵守所在單位的內部勞動規則和其他規章制度;用人單位應及時安排被錄用的勞動者工作,按照勞動者提供勞動的數量和質量支付勞動報酬,并且根據勞動法律、法規規定和勞動合同的約定提供必要的勞動條件,保證勞動者享有勞動保護及社會保險、福利等權利和待遇。

勞動合同的主體即勞動法律關系當事人:勞動者和用人單位。

勞動合同的主體與其他合同關系的主體不同:

其一,勞動合同的主體是由法律規定的具有特定性,不具有法律資格的公民與不具有用工權的組織不能簽訂勞動合同;

其二,勞動合同簽訂后,其主體之間具有行政隸屬性,勞動者必須依法服從用人單位的行政管理。

導致勞動合同無效的情形

無效勞動合同是指由于當事人違反法律、法規或違背平等、自愿原則簽訂的不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勞動合同。簽訂勞動合同是一種法律行為,它是勞動法律關系產生的重要法律事實。訂立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背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只有當訂立勞動合同的行為符合《勞動法》規定及有關法律規范時,才能受到國家法律的保護,產生當事人期待的法律后果。否則將導致合同無效。

我國《勞動法》第18條規定:“下列勞動合同無效;

(一)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勞動合同;

(二)采取欺詐、威脅等手段訂億的勞動合同。無效的勞動合同,從訂立的時候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確認勞動合同部分無效的,如果不影響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

《勞動合同法》第26條規定:“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

〔一)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卜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一)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

(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對勞動合同的無效或者部分無效有爭議的,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確認。”

因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而導致勞動合同無效或部分無效的情況有三種:

(1)主體資格不合法。如:用人單位的職能部門直接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一方達不到法定就業年齡。

(2)合同內容不合法。與國家法律、法規相抵觸的條款,屬于無效條款,如:違反土時休假制度、安全1?生標準、最低工資規定、特殊勞動保護等規定而達成的合同條款。

(3)程序非法。勞動合同的簽汀程序必須符合相關法律規定,如:集體合同的簽訂需經過上報的程序,《勞動法》第34條、《勞動合同法》第54條規定,集體合同簽訂后應當報送勞動行政部門;勞動行政部門自收到集體合同文本之日起巧日內未提出異議的,集體合同即行生效。

采取欺詐、威脅等手段汀立的勞動合同無效。我國《合同法》第54條雖將“一方以欺作、脅迫的手段”使對方違背真實意思而訂立的合同歸入可撤銷合同的范疇,但筆者認為,對勞動合同應適用特別法優于一般法的原則,以保護勞動者人身、財產權益為根本出發點。兼顧用人單位的利益,將此類合同認定為無效合同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總結的資料的全部內容,希望可以幫助有需要的人,如果讀者對上述介紹還有其他疑問,或者實際情況比較復雜是,可以來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也可以撥打花了八萬熱線電話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徐乙斌

徐乙斌

執業證號:

13611202210422606

江西衡旭律師事務所

簡介:

鄭州大學法學院,立足江西,服務全國。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徐乙斌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常識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