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贈與過期了怎么辦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的司法解釋頒布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一百八十八條?【受贈人的交付請求權】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贈與人不交付贈與的財產的,受贈人可以要求交付。
依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如果房屋贈與合同約定的贈與期限到期后,贈與人仍然不交付房屋的,受贈人可以要求贈與人交付房屋,仍然不交付的可能向法院提起訴訟。
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一百八十八條?【受贈人的交付請求權】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贈與人不交付贈與的財產的,受贈人可以要求交付。
第一百八十九條?【贈與人責任】因贈與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贈與的財產毀損、滅失的,贈與人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房屋贈與合同糾紛調解處理的原則和方法
(1)根據社情民意和思維習慣調解解決贈與行為通常發生在公民之間,如熟悉的家庭成員、信賴的親朋好友。人們往往基于感情、感激而無償將自己的財產給與受贈人,如父輩出資為孩子購置婚房、將積蓄交與孩子使用;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將財產贈送給自己喜愛的子女或孫子女、外孫子女等。因此調解處理這類糾紛,應本著家庭和睦、生活穩定、社會和諧、以和為貴、公平合理的原則,盡力消除隔閡、鞏固感情。要促使雙方換位思考,多為對方著想,解決矛盾。
(2)正確理解和靈活適用法律處理糾紛贈與合同的成立和生效對贈與人和受贈人形成法律約束力。不同的贈與關系中,權利和義務也有所不同。調解贈與糾紛,需根據實際情況努力平衡各方利益,做到公平合法、合情合理。為此,應正確適用相關的法律規定。具體可從贈與是否成立、贈與是否履行、贈與是否可撤銷、受贈人是否履行了約定義務等方面進行法律判斷,據此對贈與糾紛的法律后果有大致的了解和預測。在此基礎上,根據當事人的實際情況,找出糾紛癥結所在,本著家庭和睦、以和為貴、公平合理的原則,努力尋找調解方案。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如果房屋贈與合同約定的贈與期限到期后,贈與人仍然不交付房屋的,受贈人可以要求贈與人交付房屋,仍然不交付的可能向法院提起訴訟。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司設立失敗的法律責任由誰承擔
2021-01-02醫療事故罪怎么認定和處罰
2021-02-02商標轉讓的概念
2021-01-05剝奪政治權利的相關司法解釋都有些什么
2021-03-16婚姻效力糾紛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的婚姻效力如何
2020-12-14寡婦享有婚姻自由權利嗎,寡婦能再結婚被阻怎么辦
2020-12-12公司裁員答應賠償不給怎么辦
2021-03-21贍養老人的繼子能分撫恤金嗎
2020-12-08限制出境怎樣解除
2021-01-08大學集資房入住什么條件
2020-11-24二次入職離職補償金怎么結算
2021-03-12違反三性是否導致勞務派遣失效
2021-01-16試用期離職老板不簽字怎么辦
2021-02-28暑期工7天試用期無工資合法嗎
2021-02-06勞務外包繳納什么稅
2021-01-05公司裁員是否一定要給補償
2021-01-04飛機延誤險的賠償標準是如何的
2020-11-24保險合同的成立條件包括有哪些
2020-11-13保險合同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2-21人身保險合同的不可抗辯條款是什么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