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贈與過期了怎么辦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的司法解釋頒布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一百八十八條?【受贈人的交付請求權】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贈與人不交付贈與的財產的,受贈人可以要求交付。
依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如果房屋贈與合同約定的贈與期限到期后,贈與人仍然不交付房屋的,受贈人可以要求贈與人交付房屋,仍然不交付的可能向法院提起訴訟。
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一百八十八條?【受贈人的交付請求權】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贈與人不交付贈與的財產的,受贈人可以要求交付。
第一百八十九條?【贈與人責任】因贈與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贈與的財產毀損、滅失的,贈與人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房屋贈與合同糾紛調解處理的原則和方法
(1)根據社情民意和思維習慣調解解決贈與行為通常發生在公民之間,如熟悉的家庭成員、信賴的親朋好友。人們往往基于感情、感激而無償將自己的財產給與受贈人,如父輩出資為孩子購置婚房、將積蓄交與孩子使用;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將財產贈送給自己喜愛的子女或孫子女、外孫子女等。因此調解處理這類糾紛,應本著家庭和睦、生活穩定、社會和諧、以和為貴、公平合理的原則,盡力消除隔閡、鞏固感情。要促使雙方換位思考,多為對方著想,解決矛盾。
(2)正確理解和靈活適用法律處理糾紛贈與合同的成立和生效對贈與人和受贈人形成法律約束力。不同的贈與關系中,權利和義務也有所不同。調解贈與糾紛,需根據實際情況努力平衡各方利益,做到公平合法、合情合理。為此,應正確適用相關的法律規定。具體可從贈與是否成立、贈與是否履行、贈與是否可撤銷、受贈人是否履行了約定義務等方面進行法律判斷,據此對贈與糾紛的法律后果有大致的了解和預測。在此基礎上,根據當事人的實際情況,找出糾紛癥結所在,本著家庭和睦、以和為貴、公平合理的原則,努力尋找調解方案。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如果房屋贈與合同約定的贈與期限到期后,贈與人仍然不交付房屋的,受贈人可以要求贈與人交付房屋,仍然不交付的可能向法院提起訴訟。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法解雇員工賠償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19領導發的色情圖片給員工公司有什么責任
2020-11-27開便利店需要辦理什么證件
2021-02-07區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未備案如何處理
2020-12-30車禍事故賠償協議
2021-02-14什么叫做婚姻自由
2020-11-12同居關系子女撫養糾紛起訴狀怎么寫
2020-11-11非法同居女方流產應該怎樣維權
2020-11-10扶貧房若不贍養老人能收回來嗎
2021-01-26如何鑒定交通事故車損
2021-01-04已有車禍賠償還能否申請工傷
2021-01-31自己手寫的合同簽字了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16口頭解除合同合法嗎
2020-12-12如何確定競業禁止協議的競業限制范圍
2021-01-09什么是勞務經濟
2020-12-21工會怎么進行勞動爭議調解
2020-12-15保險經紀人具有哪幾種組織方式
2021-02-284S店延遲交車怎么賠償
2020-12-30無證駕駛致人死亡,保險公司也應賠償嗎
2021-03-13對內資保險公司誠信問題的深層思考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