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欺詐行為,一直困擾與破壞我國市場經濟活動的正常開展與運行,業已成為簽訂與行合同中急待解決的重要法律問題。特別是近幾年來,利用合同進行欺詐的違法活動日益猖獗,合同欺詐案件日益增多,欺詐方式不僅變化多端、花樣翻新.而且涉及的行業與地城范圍日益廣泛,并呈智能化、職業化、團體化和國際化的發展趨勢。
合同欺詐行為踐踏了市場公平交易與誠實信用的法則,擾亂了正常經濟秩序,敗壞了社會風氣,它不但是一股阻礙我國市場經濟生活中的破壞力量,而且已成為我國市場經濟健康運行與發展的一大公害,針對日益泛濫的合同欺詐行為、若不及時遏制,勢必干擾和阻礙我國改革開放的正常進行.以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
如何控制、治理合同欺詐行為,目前已成為社會各界尤其是企業界關心的熱點問題。
由于合同欺詐行為比較復雜,它不僅使合同無效或撤銷,而且常與合同糾紛,合同詐騙犯罪等法律問題相交織,相混雜在一起。加之法律又無明確規定,界限不清,因此造成人們對此種行為認識上的混亂,并給司法審判工作帶來困難,這也是合同欺詐行為屢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之一。為了搞清什么是合同欺詐,首先有必要了解以下幾個問題:
(一)合同欺詐的含義與特征
一般而言,合同欺詐是以訂立合同作為手段,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欺騙方法,騙取公私財物的行為。根據其性質的不同,合同欺詐應包括民事與刑事意義上的兩種欺詐。但由于我國法律目前對這兩種不同性質的合同欺詐尚無明確界定,以致造成人們對合同欺詐行為認識的混亂,如有人認為合同欺詐指的是具有非罪性質的民事欺詐、也有人將合同欺詐與合同詐騙犯罪相等同。事實上.合同欺詐是一個廣義的,抽象的概念。具體到實踐中,可能是民事欺詐行為,也可能構成刑事欺詐,還可能表現為民事和刑事欺詐的雙重性質。這就要根據民事及刑事欺詐的含義及特征針對合同欺詐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為了便于論述及分析,我們將合同欺詐劃分為合同民事欺詐與合同刑事欺詐兩類,下面分別論述兩種合同欺詐的含義與特征:
1、合同民事欺詐的含義與特征合同民事詐,是指一方當事入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或誤導對方陷于錯誤并作出錯誤的意思表示,而實現簽訂合同目的的民事欺詐行為。這種欺詐行為不僅是民事欺詐中最主要的持殊表現形式,而且是民事活動中常見的且數量最多的。因此,除具有一般民事欺詐的特征外,合同民事欺詐還有其自身的特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不良資產包括次級貸款嗎
2020-11-16取消商品房預售制條件存在什么問題
2020-11-30涉外婚姻該如何辦理結婚證
2021-03-10行政拘留年齡有什么新規定
2021-01-21效力待定合同的法律特征
2021-01-31拆遷公司強拆是否構成犯罪
2021-01-21第一查封人有優先受償嗎
2020-12-30什么是家庭暴力,家庭暴力的范圍有哪些
2021-01-27贍養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21婚前個人財產會被老公的債務拖累嗎
2021-01-09買地皮土地使用證是一定需要的嗎
2021-03-14頂替別人上班能否確認勞動關系
2021-03-17哪些人可以辭退
2020-12-09企業試用期如何解聘員工
2020-12-24人壽保險理賠的過程
2020-11-15某保險公司船舶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1-30遇到保險糾紛應該怎么辦
2020-12-30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有什么關系
2020-12-17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可以是公司嗎
2020-11-19交強險是什么,它與第三者責任保險的區別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