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簽定合同的準則有哪些
1.所有的產品銷售(包括總成件)、采購物資均需訂立合同,并通過合同評審,報公司領導批準后執行。
2.合同生效后在執行過程中,發生用戶需要追加特求時,必須按規定進行評審。如沒有進行評審而造成的損失,對銷售、生產部門的直接當事者按損失比例的20%進行扣罰,以此類推。
3.銷售合同洽談過程中,應明確技術、質量要求(可另簽訂協議);如沒有標注清楚技術、質量要求而造成的損失一律由直接責任者承擔。
4.用戶如提出指定外購件,必須在合同中標注名稱、產地及技術要求,并明確其產品質量責任由用戶負責。
5.合同在履行過程中如有變更特求項目,所有資料均以書面形式下發涉及部門和車間。任何部門或個人不得以口頭形式通知部門、車間。
二、簽訂了無效合同怎么辦
無效合同的無效是絕對的、當然的、自始的無效,但并非不發生任何法律效果。無效合同經主張無效或訴請法院確認無效之后,依我國合同法第58條的規定,當事人因該無效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該條規定可以認為是無效合同的對內的法律效果。依據該條規定,我國學者一般認為無效合同經主張或確認無效之后,當事人之間應承擔返還財產和賠償損失的民事責任。
1、返還財產
返還財產,是指合同當事人在合同被主張或確認無效之后,對已交付給對方的財產享有返還請求權,而已經接受財產的當事人則有返還財產的義務。關于返還財產的性質,理論上存有不同認識
(1)返還財產屬于債權性質的不當得利請求權;
(2)返還財產屬于物權性質的物上請求權;
(3)返還財產雖然從性質上看主要是物權性質的物上請求權,但并不排斥根據不當得利返還。我國學者有認為,第二種觀點為我國目前的通說,因為物上請求權比不當得利請求權對原所有人更為有利。[16]本文認為,此種觀點雖有其可取之處,但仍不甚妥當。
2、恢復原狀
一般而言,無效合同的無效為自始無效,即其無效溯及至法律行為之當時。因而,無效合同經主張或確認無效之后,在當事人之間發生恢復原狀的義務?;謴驮瓲?,是指加害人或債務人負有義務,必須制造一種宛如造成損害之原因事實從來沒有發生過,被害人或債權人現時或將來所應處之狀態?;謴驮瓲钍且悦袷聯p害賠償責任的最高指導原則“損害補償理念”為基礎,推演出的損害賠償的基本方法。
基于全部賠償損害的理念及恢復原狀的性質,應以恢復應有狀況較為妥當。無效合同經主張或確認無效后,如果原物存在應以原物返還,如果不能返還(如出賣物已經毀損或再行出賣給第三人)或沒有必要返還,如對方給付的是勞務、無形財產或者其他不能返還的利益等,則應依受領時的價額償還;原物有孳息的,應當予以返還,其返還不能的孳息,應折價補償;如果原物有損壞,應予修復后返還,或付給相當的補償;如果給付的是金錢,則除了返還本金之外,還應附加自受領之日起的利息。
(三)賠償損失
無效合同經主張或確認無效之后,依我國合同法第58條后句規定,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在一般情形,雙方都有過錯的,應根據與有過失的原則進行處理,雙方當事人應當對自己給對方造成的損失承擔相應的責任。在雙方當事人都明知其所從事的行為違反法律或公共利益的,顯然此時雙方對于合同的無效都存有過錯,盡管雙方都給對方造成了一定的損失,但是依據法律規定的目的,應排除雙方賠償損失的請求,即在此場合,應無締約上的過失責任適用的余地。此時,“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應理解為有過錯的雙方各自承擔自己的損失。
簽定合同時你可以細看內容,是否了解相關的準則。如果你在簽定合同的時候自己有不懂的地方,建議可以委托給專業的律師來完成。律霸網上面有許多了解簽定合同的準則的律師,有需要的人們不妨來網站上咨詢了解清楚相關事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冒充房主簽訂房屋轉租合同
2020-12-17私募股權投資協議中涉及的對賭條款是什么
2020-12-14行政監督必須有執法證嗎
2020-12-08交通事故傷殘鑒定費用應該由誰繳納
2020-11-07犯罪過追訴時效了怎么給黨紀處分
2021-01-10交通事故賠償有期限嗎
2021-03-23怎樣全面理解婚姻自由?
2021-03-22申請工傷傷殘鑒定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6改嫁后還有繼承權嗎
2021-03-23房產抵押手續
2021-01-22小孩在商場受傷怎么理賠,有哪些相關規定
2021-01-05福利房和集資房有什么不同
2021-03-08身份證過期了簽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1-28人員聘用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2021-01-30公益性崗位提前多久提出離職
2021-01-31勞動糾紛處理程序怎么進行
2021-01-08意外險九級傷殘怎么賠
2021-02-07投保人隱瞞實情投保會后果根據不同情況而定
2020-11-17保險合同當事人解決合同爭議的方式有哪些
2021-01-29失業保險不領取以后還可以拿嗎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