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被告人李某等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共同預謀在運輸途中用“倒包換假”的手段,盜竊發往**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氯化鉀肥。被告人李某等人聯系購買了類似氯化鉀的替代物后,在山東省日照港裝貨共計76噸,價值220400元。途中進行“倒包換假”,后二次封包裝車。貨物運送到**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卸貨時,被倉管人員發現二次封包的事實,經臨沭縣產品質量技術監督檢驗所抽樣檢驗,為不合格產品。
【分歧】
本案在定性方面產生以下兩種意見:第一,被告人李某等人在貨物運輸合同過程中,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欺騙手段,以假換真,騙取**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價值220400元的氯化鉀肥,其行為構成合同詐騙罪。第二,被告人李某等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貨物輸途中采用“倒包換假”的手段,盜竊發往**利公司價值220400元的氯化鉀肥76噸,該行為構成盜竊罪。
【評析】
筆者認為,被告人李某等人的行為應當定性為盜竊犯罪。理由如下:一般情況下,區分合同詐騙罪和盜竊罪是比較容易的,但是在二者互相交織的時候,則需要有一個明確的界限對兩罪加以區分,在詐騙行為和盜竊行為互有交叉的時候,依據法律規定和立法本意,“被害人的財產損失是否由其陷于錯誤認識而自愿處分行為所導致”可以作為區分兩種犯罪定性的重要標準。分析被告人李某等人的獲取手段,是在運輸控制貨物的途中采用秘密方式,以假換真,而后二次封包,運送至被害單位,真氯化鉀占有關系的改變并非貨物所有人**利肥料股份有限公司陷于錯誤認識而自愿交付或者接收,而是在貨物交付運輸以后,被告人李某等人在貨物所有人**利肥料股份有限公司無防備的情況下,采取“倒包”的方式,以假換真,秘密竊取。故竊取行為才是被告人李某等人犯罪目的得以實現的關鍵。類似氯化鉀的假原料所起的作用是為被告人的盜竊行為作掩護,使得盜竊行為發生后不會即時被發現。故被告人李某等人的行為應定盜竊罪,而非合同詐騙罪。
(作者單位:山東省臨沭縣人民法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假結婚證法院受理嗎
2021-02-12出資期限未屆滿股東是否承擔責任
2021-03-16醫院工傷鑒定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0怎么轉讓公司股權
2020-11-15發生交通事故處理流程有哪些
2021-01-07交通事故私了協議書范文
2021-01-23被家暴打成輕微傷可以離婚嗎
2020-12-18沒收程序由中院管轄嗎
2021-03-14交通事故如何處理及交通事故處理技巧
2020-11-25保障性住房能抵押貸款嗎
2021-02-10顧客在超市摔傷流血該怎么辦
2020-12-08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成立的意義是什么
2021-02-09500米以上建筑允許修建嗎
2021-02-28什么是合同的可變更
2020-12-02面對求職單位的女性性別歧視怎么辦
2020-12-29實習期被公司開除有補償嗎
2021-02-06調崗通知范文
2020-12-15什么是以房養老
2021-01-24保險經紀人的主要分類有哪些
2021-01-20患白血病遭保險公司拒賠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