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音證據的認定標準是怎樣的
錄音資料沒有侵害他人的合法權益、沒有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即可作為證據使用。
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六十八條規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第七十條第三款規定“有其他證據佐證并以合法手段取得的、無疑點的視聽資料或者與視聽資料核對無誤的復制件,對方當事人提出異議但沒有足以反駁的相反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確認其證明效力。”
具體而言,以下三種私自錄音,有可能作為證據被采信:
一是一方當事人偷錄,對方當事人雖不同意,但無其他利害關系人在場并證實私錄過程真實的,可以作為證據;
二是被錄音者雖不知道秘密錄制,但結束后知悉并表示同意的,可以作為證據予以采信;
三是錄音資料經過鑒定證實未經剪輯、拼湊、篡改和臆造,并有其他相關證據相印證的,可以認定其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雖然對證據合法性的判斷標準作出了以是否“侵犯他人合法權益”、是否“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為準的規定,但是,在適用時仍然存在因規定過于籠統而導致同一案件存在不同看法的問題。因此,也就給了法官以較大的自由裁量權。對于在實踐中出現的個人盯梢、跟蹤、偷拍、偷錄是否侵犯他人合法權益以及是否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可以由法官根據該司法解釋的規定自由裁量。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規定了新的非法證據的排除規則,重新明確了非法證據的判斷標準,將非法證據限定在“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的證據”的范圍。對此類證據的審查,首先需審查證據的取得是否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使用了其他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確認證據的合法性,否則應直接作為非法證據予以排除。再者此類證據按照民事訴訟法對證據的分類,應歸屬于視聽資料,它較直觀和可靠,有較強的證明力,但科技發展有積極和消極兩重性,這類證據不能排除偽造的可能,對該類證據的采納仍應慎重,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當然以上對證據的審查應建立在雙方當事人訴辯基礎上,一般不應由法院依職權審查。
如果您還有疑惑,本網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歡迎您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事故中傷殘鑒定與責任劃分有關系嗎
2021-01-15土地三權分立指哪三權
2021-02-01公安局立案程序是怎樣的呢
2020-12-25商標注冊下來營業執照可以注銷嗎
2020-11-16合同債務常見風險有哪些
2021-03-08別人拿你的房產證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1-02-23學校是否有權強制學生上晚自習
2020-12-29租房中介費怎么收,每個地方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22公司破產財務人員可以辭職嗎
2021-03-082020人壽保險合同樣本
2021-01-06司機無證駕駛肇事逃逸,保險公司照樣得賠
2021-03-04空運保險的險種有哪些
2020-12-25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的索賠方式有哪些?
2020-11-12保險代理人的資格條件有哪些
2021-01-20注意車險理賠四大誤區
2020-11-25人身保險可不可以重復理賠
2020-12-02廣州同一事故造成多人傷亡保險公司保險金如何分配
2020-11-28保險公司依據格式條款拒賠無效嗎
2021-02-21簽訂承包協議算勞動合同嗎
2021-03-25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應該找什么部門辦證及內容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