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十五條規定,污染者對環境污染造成的損害承擔侵權責任。環境污染責任作為一種特殊的侵權責任,采用無過錯責任原則。根據無過錯責任原則,在受害人有損害、污染者的行為與損害有因果關系的情況下,無論污染者是否有過錯,污染者都應當對污染造成的損害承擔侵權責任。國家和地方的污染物排放標準是環保部門決定排污單位是否需要繳納排污費和進行環境管理的依據,而不是決定污染者是否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的限度。因此,即使企業排污達標,但給他人造成損害的,也應當按照損害賠償的原則承擔賠償責任。因此,由于企業排放的污水污染了您的魚塘,造成大量魚類死亡,您可以要求上游企業賠償您的損失。相關知識:關于環境污染損害賠償范圍的建議筆者認為當事人提出的賠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人身損害賠償。因環境污染造成人身傷害的,賠償范圍包括:1。醫療費用(含繼續治療費用)。工作延誤成本。護理費用。交通費用。住宿費;6。醫院食品補貼。營養費用;8。殘疾賠償金;9。家屬生活費。殘疾援助費用;11。死亡賠償金和喪葬費。2財產損失賠償。環境污染損害賠償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直接經濟損失,是指因環境污染直接造成的設施破壞、產量或質量下降所造成的損失,可以按市場價格計算。2、 間接經濟損失是指因環境污染造成被害人未來財產利益在一定范圍內的損失。3、 恢復到損壞前狀態的成本。
對于以上三種損失,以水污染為例:A廠排水污染了乙方承包的魚塘,造成魚類死亡,其中死魚價值為直接經濟損失;由于魚類在收獲季節前可以繼續生長,乙方的預期收入長大后是乙方的預期收入,是間接經濟損失;由于魚塘受到污染,需要花費一定的資金將魚塘恢復原狀,這是上述第三項損失。精神損害賠償。因環境污染造成人身傷害的,受害人或者死者近親屬可以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責任認定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的規定,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以上是編輯介紹的《企業污水污染魚塘是否應當賠償》的主要內容及相關法律知識魯巴網. 因環境污染造成損害的,污染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我希望我們的文章能在你困惑的時候給你一些幫助。如果您有任何疑問,歡迎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司法檢驗鑒定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25中介簽署的二手房買賣合同范本
2021-01-12什么是公產房,公產房可以“繼承”嗎
2021-03-23法院行政案件辦理期限
2021-03-03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怎么計算
2020-11-28冤假錯案取保候審可以申請國家賠償嗎
2020-12-29訂金與定金的差別有哪些
2020-12-14交通事故法院調解還要付律師費嗎
2020-11-22表見代理與職務行為如何區分
2020-11-15受欺騙贈與合同是否可以撤銷
2021-01-17哪些人可以成為遺囑執行人
2020-11-22前夫的贍養費能作為收入證明嗎
2020-11-19贍養費能訴前提前支付嗎
2021-02-28雇傭運輸毒品從犯會怎么判
2021-02-16小區衛生差可以拒交物業費嗎
2020-12-29商品房未得房產證能否過戶
2021-02-27接管期限延期是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決定嗎
2020-11-22合同債權質押制度具有哪些法律效應
2021-03-22學生體育課后猝死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1-02-14公攤面積最后被用到了什么地方你造嗎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