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侵犯知識產權罪?
侵犯知識產權罪是指違反知識產權保護法規,未經知識產權所有人許可,非法利用其知識產權,侵犯國家對知識產權的管理秩序和知識產權所有人的合法權益,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情節嚴重的行為。中國對知識產權犯罪的規定過去僅分散見于《商標法》、《專利法》以及全國人大頒布的《關于懲治假冒注冊商標犯罪的補充規定》和《關于懲治侵犯著作權的犯罪的決定》中,并沒有將其認定為獨立的犯罪類別。
二、侵犯知識產權罪內容有哪些?
侵犯知識產權罪包括:假冒注冊商標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非法制造或者銷售非法制造注冊商標標識罪;侵犯著作權罪、銷售侵權復制品罪;假冒專利罪;侵犯商業秘密罪。知識產權是人類創造性勞動的智力成果,包括專利權 、商標權、著作權等。
基本策略
1,一是共同犯罪缺乏具體規定。調查發現,對共同犯罪人員定罪量刑存在分歧的原因主要在于對“犯罪情節較輕”、“情節顯著輕微”的把握不一。對于銷售偽劣產品罪等侵犯知識產權案件,很多幫助犯雖對主犯行為持一定的放任心態,但僅限于收取定期租金、運輸費、加工費或固定工資,與非法獲得數額無關,因此,我們認為,應堅持罪刑法定原則,對其不宜一概作共犯處理。
2,二是定罪量刑規則不同。侵犯商標權犯罪與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非法經營罪交叉競合。三罪交叉競合情況集中于假煙、假酒、假藥類案件,此類案件占侵犯商標權犯罪案件總數近三成。根據有關規定,以上罪名競合時應擇一重罪處罰。但從判決情況看,此類案件的定性仍有較大差異。對同一種犯罪行為適用不同罪名影響到法律的權威性與嚴肅性。此類案件案情各異,有的屬于產品真偽問題、有的屬于商標問題、有的屬于經營資格問題。對此,我們建議將產品真偽鑒定作為前置程序,并根據鑒定結論準確梳理交叉競合關系,正確區分典型構成與近似構成。
3,三是管轄設置不盡合理。調查顯示,侵犯知識產權案件的管轄規則由于犯罪集團化、網絡化等趨勢,產生了諸多弊端,導致此類案件出現管轄缺位,立法與實踐需要脫節,加之地方保護主義的存在,致使部分犯罪分子無法被追究刑事責任。對此,我們建議將主要犯罪地或犯罪后果最嚴重地原則作為管轄依據,具體可參照高法《關于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孩子在幼兒園發生事故費用應該誰出
2021-03-20如何正確適用財產保全措施
2021-02-08什么是商標復審,商標復審有哪些類型
2020-12-18解約定金的約定方式
2020-12-04經濟犯假釋流程是什么
2021-03-05婚姻口頭協議多久無效
2021-02-13合同保全具有哪些主要特征
2021-01-28企業房產證辦理流程
2021-01-08校方責任險賠付比例
2021-03-01物保法律如何規定的呢
2020-12-11保險合同的解除形式可分為
2020-12-18遭綁架致死屬意外 可獲保險理賠
2021-03-14大貨車盲區肇事未發現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26保險法對保險欺詐規定了三種仲裁方式
2020-12-20違反保險法的行為應該承擔什么責任
2021-01-17按哪一種方式處理違反免責條款的當事人
2021-02-19投保欠費的理賠
2020-11-30土地流轉補償金是多少
2020-11-26拆遷安置補償沒有談攏,拆遷方可以強制拆房嗎
2021-02-04在拆遷區的二手房買賣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