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刑法中規定的知識產權犯罪有哪些?
我國刑法中規定的知識產權犯罪有:
(一)假冒注冊商標罪
在同一種商品使用注冊商標要經過商標權人的同意才可,通常都要支付使用費。但是有些商家為了謀取暴利未經商標權人的同意就使用了注冊的商標,情節嚴重的,可能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
此罪要求犯罪分子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而且銷售的金額也有所要求。銷售的金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侵犯著作權罪
侵犯別人的著作權要求要以營利為目的,違法所得的數額較大也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四)侵犯商業秘密罪
侵犯商業秘密是民事侵權行為,但是如果給商業秘密人造成巨大的損失的話也可能構成犯罪。下列行為構成侵犯商業秘密罪:
1、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商業秘密人的秘密的;
2、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
3、違反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的。
如果明知是侵犯商業秘密,還使用、披露的也屬于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
單位也能構成知識產權的犯罪,每種罪具體而言的規定的數額也是不一樣的。由于我國對知識產權的保護都是有期限的,所以超過保護期限侵犯知識產權則不構成犯罪。
二、對于知識產權的行政方面的訴訟請求:
1、由于國家行政部門對于知識產權所作出的行政方面的判決引起的訴訟請求。即商品知識的專利權以及商標權需要由國家的行政部門確定審批,如果當事人對于國家行政部門的判決不服從,可以向國家的行政部門進行再次申請審核調查,如果對于審核調查的結果還是不滿意不服從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行政的訴訟請求。
2、由于國家的行政部門對于知識產權糾紛所作出的詳細的行政上的行為所引發的訴訟請求。在知識產權的確認知識產權或者轉讓知識產權以及使用知識產權的過程之中,確定知識產權的國家行政部門依照國家的法律法規對當事人作出一系列具體的行政方面的行為,即行政處罰,行政決定等一些行政行為,當事人對于行政的行為不服從不滿意的情況下,向法院提出行政訴訟請求的情況。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常常可以看到有一些是對于自己的知識產權進行一定的申請,在這種狀況之下的話其他的人員是不能夠進行一個隨意的侵犯的,并且我們國家不僅是民法當中對此有保護,在刑法當中也是有罪名規定。
關于知識產權的出資方式
侵犯知識產權罪的法律法規
知識產權共有的取得方式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臨時工上班受工傷老板不賠償怎么辦
2020-11-24補償安置協議可以行政訴訟嗎
2020-12-17職業病具體是指什么
2020-12-29收養關系可以解除嗎
2021-01-24提起專利無效要注意的問題
2020-11-15如何撰寫交通事故和解賠償協議書
2021-02-14哪些財產屬于夫妻個人財產
2021-01-27怎么取證沒有贍養老人
2020-11-15撤銷仲裁裁決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1-01-17在轉繼承糾紛中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3-20期待利益不予賠償該怎樣理解
2020-11-19回購房
2020-11-12“國五條”解讀
2021-01-16允許變更勞動合同的條件
2021-03-16這種情況能否獲得人壽保險公司經濟補償
2021-02-02保險責任免除條款都是有效的嗎
2021-03-14投保人開車身亡,保險卡未激活怎么辦
2020-12-26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三者之間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5什么是存款保險,建立存款保險制度有哪些意義和作用
2021-02-09批準設立的保險公司登記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