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人監護權的申請應該怎么做?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二十六條 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老年人,可以在近親屬或者其他與自己關系密切、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的個人、組織中協商確定自己的監護人。監護人在老年人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依法承擔監護責任。老年人未事先確定監護人的,其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確定監護人。
二、監護公證的規定
監護公證由當事人住所地的公證處管轄,監護協議公證也可由協議簽訂地的公證處管轄。當事人應當親自向有管轄權的公證處提出申請,不得委托他人代理。申請時,應填寫公證申請表,并提交以下材料:
1、本人的身份證件;
2、與被監護人關系的證明;
3、被監護人的基本情況;
4、其他材料。如監護協議,有關單位同意的證明等。
擴展資料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
第11條 認定監護人監護能力,應當根據監護人的身體健康狀況、經濟條件,以及與被監護人在生活上的聯系狀況等因素確定。
第12條 民法通則中規定的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第15條 有監護資格的人之間協議確定監護人的,應當由協議確定的監護人對被監護人承擔監護責任。
第16條 對于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應當按照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第三款或者第十七條第二款的規定,由有關組織予以指定。未經指定而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17條 有關組織依照民法通則規定指定監護人,以書面或者口頭通知了被指定人的,應當認定指定成立。被指定人不服的,應當在接到通知的次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逾期起訴的,按變更監護關系處理。
第18條 監護人被指定后,不得自行變更。擅自變更的,由原被指定的監護人和變更后的監護人承擔監護責任。
第19條 被指定人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本意見第十四條的規定,作出維持或者撤銷指定監護人的判決。如果判決是撤銷原指定的,可以同時另行指定監護人。此類案件,比照民事訴訟法(試行)規定的特別程序進行審理。
在人民法院作出判決前的監護責任,一般應當按照指定監護人的順序,由有關監護資格人承擔。
關于老人的監護,可以通過協議監護,就是通常所說的意定監護的方式來完成,一般簽訂協議是在被監護人喪失行為能力以前,監護人可以是親屬,也可以是朋友,甚至可以是陌生人,只要雙方意思表示真實一致。
家庭戶主是不是就是法定監護人?
指定監護人證明格式
終止監護人資格的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務公司怎么注冊
2020-12-23為什么承攬人的留置權可以約定排除
2020-12-15不動產證是哪三證合一
2020-11-15店鋪租賃合同沒到期解約怎么賠償
2020-12-14前夫的贍養費能作為收入證明嗎
2020-11-19三方之間買賣合同糾紛怎么認定
2021-01-16勞動合同的解除要求需要哪些
2021-01-19試用期隨意辭職要賠償用人單位嗎
2020-11-16生產者的產品責任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5反思新型人身保險產品存在的困境
2021-03-06本案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1-03-20被保險人年齡不真實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0-11-30酒駕出車禍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1-02-17保險保全業務流程是什么
2021-03-01沒給員工交保險是民事糾紛嗎
2021-03-08綿陽居民保險報銷比例
2020-11-28追尾責任認定保險理賠誤工費
2020-12-25保險合同期滿誰能領保險金
2020-12-06保險合同名字錯了怎么辦
2021-02-22免賠額與不計免賠是什么意思,不買不計免賠的情況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