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上學的時候,一旦出現了錯誤,我們都會被要求叫父母,這說明我們對自己的行為是沒有擔當的,無法為自己負責人。因此我們作為未成年人,需要一個監護人,為我們提供必要的物質保障和生活保障。居委指定監護人是什么情況?一般來說就是父母去世或者其他親屬也不能作為監護人的情況。一般是我們對監護人存在爭議的情況下。今天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
一,居委指定監護人的情況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十六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二,監護人的含義
監護人,是指對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一切合法權益負有監護職責的人。包括:(1)法定監護人,(2)指定監護人,(3)遺囑監護人,(4)委托監護人。上述監護人又可分為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和精神病人的監護人。監護人應具有監護能力,符合法定資格,并克盡監護職責,否則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與監護職責相適應,監護人主要具有以下權利:(1)有權保護被監護人的身體健康。(2)有權照顧被監護人的生活。(3)有權管理和保護被監護人的財產,并代理被監護人進行民事活動。(4)有權對被監護人進行管理和教育。(5)有權代理被監護人進行訴訟。監護人依法行使監護權利,任何組織或個人均無權干涉。
居委會作為基層的組織,隨著現在政府的機構改革后,在基層承擔的工作越來越多,因此如果我們在家庭或者生活中存在一定的問題,都可以咨詢尋找幫助。居委指定監護人是什么情況?這個出現情況主要是監護人存在一定的爭議,作為第三方進行協助指定。具體咨詢專業的律師。
什么是監護權,監護權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指定監護人證明格式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申報前需要履行備案程序嗎
2021-01-25涉外婚姻找不到人多久才能判
2021-03-06交通事故起訴時有哪些賠償項目
2021-01-19生而不養的父母,可以不贍養嗎
2021-01-10員工下班后在公司宿舍摔傷算工傷嗎
2021-02-04商標委托代理合同要約定期限嗎
2021-03-11公司末位淘汰給賠償嗎
2021-01-03論發展我國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1-17保險詐騙中數罪的處理
2020-12-07保險合同的概念和特點
2021-01-25承運人無單放貨,正本提單持有人如何索賠?
2020-11-24保險賠完肇事者還賠嗎
2021-03-10購車投保遇免責條款保險公司未說明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1-20保險公司何時不用賠償
2020-12-02土地承包權可以繼承嗎
2021-02-03土地轉讓合同糾紛案例
2021-03-12在征地拆遷中,什么時間節點可以提起聽證
2021-01-132020拆遷宅基地怎么補償
2020-12-24拆遷維權專業律師怎么選擇
2021-02-25新農村拆遷補償標準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