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處于工業化進程中,很多小工廠為了單純的盈利,把環保拋在腦后,隨意排放污水,廢氣,給附近的居民造成了一定影響。居民可以向有關部門投訴,或者組織起來向法院訴訟。法院會根據構成要件判斷是否構成環境污染侵權。那么,環境污染侵權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不包括什么?下面我們聽聽小編的看法。
一、環境污染侵權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1、行為人實施了違反國家保護環境的規定污染環境的行為
行為人須實施了污染環境的行為,且該行為違反國家保護環境的規定。在我國,有許多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等規范性文件,行為人如違反這些規范性文件實施了污染環境的行為,就須對該行為承擔賠償責任。
2、有污染環境造成的損害事實
此處所稱的損害包括人身損害和財產損害兩種情形。有人因環境污染而染病、死亡,農作物因環境污染而欠收、絕收等。
3、污染環境行為與損害事實有因果關系
這是指有關的損害事實是由行為人所實施的污染環境行為所造成。污染環境行為是因,損害事實是果。只有在二者有因果關系時,行為人才須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二、環境污染侵權事件的舉證責任是怎么分配的?
1、污染受害人的舉證責任
舉證倒置在某些方面(特別是因果關系)減輕了污染受害人的舉證責任,但并未完全免除受害人的舉證責任。根據現有規定,污染受害人仍然必須就以下事項舉證:
(1)自身遭受了污染損害,并因此承受了直接損失。“直接損失”應當包括已經遭受的實際損失和必然遭受的損失,如合理預期收益的喪失。
(2)存在污染損害行為,而且該污染損害行為是其指控的加害人實施。這些事項都需要受害人提供充分的人證、物證、書證等證據加以證明。
受害人只需證明排污者實施了污染環境的行為及自己受到了損失,并且侵權人的排污行為與自己的損失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而無需證明污染環境的行為與自己受到的損失之間存在著必然的因果關系。
2、污染加害人的舉證責任
依據《侵權責任法》第六十六條的規定,排污者除了要提供證據證明排污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外還需就法律規定的不承擔責任或減輕責任的情形承擔舉證責任。對于污染損害的免責事由,我國環境法律已有明確而嚴格的規定,綜合起來主要有以下情形:
《環境保護法》第四十二條第二款規定“完全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并經及時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造成造成環境污染損害的,免于承擔責任。”應注意的是,排污者根據該款規定免責,必須證明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是造成損害發生的唯一原因,并且在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發生后排污者及時采取了合理措施。若排除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后還有其他原因造成損害或災害發生后排污者沒有及時采取合理措施的,仍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
綜上所述,工廠因為環境污染程度民事責任的,可以向居民賠償、停止侵權及賠禮道歉等。工廠實施了具體的污染行為、造成嚴重后果,并且污染行為和后果之間有必然聯系的,才可以確定侵權。
新環境保護法的修訂內容有哪些
環境污染如何投訴
環境污染侵權起訴狀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本人具有豐富、扎實的專業知識,熟悉交通事故和保險法律事務、人身損害、勞動爭議和工傷事故、婚姻家事等各類民商事法律制度和刑事辯護以及其它訴訟、仲裁等法律程序,熟悉各類公文,并在法律文書的起草、審查、修改等非訴訟業務方面積累了大量的實踐經驗。執業期間曾擔任諸如盜竊罪、詐騙罪、交通肇事罪等多起刑事訴訟案件的辯護人,憑借豐富、扎實的專業知識,盡全力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此外,本律師常年為人保公司、人壽公司等單位提供法律服務,曾代理多起訴訟案件,憑借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贏得了服務單位的良好口碑。作為一名年輕律師,堅持以誠信和正直取信于當事人是我的工作風格,進而為各類當事人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房屋租賃中介收費標準,房屋中介費用如何收取
2020-11-20拖欠居民動遷款怎么辦
2020-12-05勞動法辭退如何賠償
2021-03-16擔保公司設立規定
2021-01-11不安抗辯權的行為表示方式是哪些?
2020-12-09父母離婚后,子女是否有權因學費增加要求不與自己共同生活的父母一方增加撫養費
2021-03-23贈與財產是否要交稅
2021-01-30被扶養人生活費怎么計算
2021-01-02房地產稅制改革的主要問題和原因
2020-12-29請長假會被辭退嗎
2021-02-27用人單位如何應對職場性騷擾
2021-01-13未轉移所有權的機動車發生事故由誰賠償
2021-03-15人身保險一年需要交納多少錢
2021-02-19如何簽訂保險合同,怎么看懂保險合同
2020-11-20人壽險的理賠知識
2020-11-09暴雨致機動車發動機損壞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1-03-23車禍一方保險怎么賠償
2021-02-24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定義
2021-01-14保險合同的關系人包括哪些
2021-01-10車輛修理費高于市值,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