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譽權受到保護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
第一千零二十四條 【名譽權】民事主體享有名譽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
名譽是對民事主體的品德、聲望、才能、信用等的社會評價。
第一千零二十五條 【名譽權的限制】行為人為公共利益實施新聞報道、輿論監督等行為,影響他人名譽的,不承擔民事責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捏造、歪曲事實;
(二)對他人提供的嚴重失實內容未盡到合理核實義務;
(三)使用侮辱性言辭等貶損他人名譽。
第一千零二十七條 【作品侵害名譽權】行為人發表的文學、藝術作品以真人真事或者特定人為描述對象,含有侮辱、誹謗內容,侵害他人名譽權的,受害人有權依法請求該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
行為人發表的文學、藝術作品不以特定人為描述對象,僅其中的情節與該特定人的情況相似的,不承擔民事責任。
第一千零二十八條 【媒體報道內容失實侵害名譽權的補救】民事主體有證據證明報刊、網絡等媒體報道的內容失實,侵害其名譽權的,有權請求該媒體及時采取更正或者刪除等必要措施。
第一千零二十九條 【信用評價】民事主體可以依法查詢自己的信用評價;發現信用評價不當的,有權提出異議并請求采取更正、刪除等必要措施。信用評價人應當及時核查,經核查屬實的,應當及時采取必要措施。
第一千零三十條 【民事主體與信用信息處理者之間關系的法律適用】民事主體與征信機構等信用信息處理者之間的關系,適用本編有關個人信息保護的規定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規的有關規定。
二、侵犯名譽權賠償標準怎么確定?
侵害名譽權可能造成兩種損害。一是財產損害。在侵害名譽權的情況下,也會使受害人遭受財產的損害。此種情形應按實際損失賠償。二是精神損害。確定精神損害賠償數額的標準如下:
(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
(三)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權人的獲利情況;
(五)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
(六)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名譽權是民事主體享有的基本權利,而且要注意法律上規定的是民事主體都有名譽權,這也就意味著法人的名譽權也是受法律保護的,侵犯公司的名譽權也要承擔民事責任。以誹謗、侮辱等行為侵犯名譽權的可能會構成犯罪。
名譽權糾紛起訴后多久開庭
侵犯名譽權到哪里起訴?
名譽權糾紛精神損失費可以要求賠償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民工工資擔保保證金繳納比例是多少
2021-02-19行政執法機關能否聘用企業法律顧問
2020-11-15監事會怎樣設置
2020-12-19一般保證期限
2021-01-21刑拘后多久能探視
2021-02-22重婚要負什么法律責任
2021-02-01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如何分配
2020-11-16口頭解除合同合法嗎
2020-12-12網簽購房合同查詢
2021-03-12房產部門可否撤銷房屋產權證
2020-11-24房屋所有人可以為他人設立居住權嗎
2021-03-22企業濫用試用期的情形有哪些
2021-03-18公司裁員流程是什么
2020-12-22勞動仲裁庭人員不來怎么辦
2021-01-02人身意外保險遺囑如何變更保險合同受益人
2020-11-13保險合同本人抄約部分不是本人抄的,字是自己簽的,可以投訴嗎
2020-11-10保險合同效力如何認定
2021-02-20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1-23我國保險市場上的經營主體有哪些?
2020-12-19保險合同包含哪些內容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