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人可以擔任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1、未成年人的父母。父母是子女最近的直系長輩親屬,且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管教的義務,所以,《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第一款首先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這里所說的父母包括親生父母、養父母、無撫養關系的繼父母,即只要存在父母子女身份關系的父母,就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監護人。
2、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時,《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1)未成年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2)未成年人的兄、姐;(3)經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關系密切的且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的其他親屬和朋友。
《民法通則》關于上述人員排列的順序,是擔任監護人的先后順序。即監護人首先由有監護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擔任;當祖父母、外祖父母死亡或無監護能力時,則由有監護能力的兄、姐擔任監護人;如果沒有兄、姐或兄姐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時,則由其他關系密切的親屬和朋友擔任。但是,其他親屬和朋友擔任監護人時,必須是他們自愿承擔監護職責,并且經過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或村民委員會的同意。
3、無上述監護人時或上述監護人均無監護能力時,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此外,未成年人的父母也可以用遺囑的方式為未成年人指定上述人員中的某人或上述人員以外的某人擔任監護人,只要該項遺囑具有法律效力,這種指定就受法律保護。
對擔任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產生爭議時,應當如何處理?
對擔任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產生爭議時,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的,可提起訴訟,由法院裁決。對前一順序有監護資格的人無監護能力或者令其擔任監護人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法院可根據對被監護人有利的原則,從后一順序有監護資格的人中擇優指定。被監護人有識別能力的,還應征求被監護人的意見。
未成年人的監護人首先肯定是由父母擔任,如果存在特殊情況再根據可以擔任監護人的先后順序進行確認,也可以根據未成年人父母的具有法律效力的遺囑指定監護人。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2020年最新未成年人保護法
未成年人可提前接受法律援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打醫療事故官司
2021-01-17政府未獲批準先征收土地如何處置
2020-12-20老百姓能告法院嗎
2021-02-21股權眾籌融資有哪些法律法規
2021-03-22交通事故協議書范文怎么寫
2020-11-28有限合伙人財產份額的繼承應該注意些什么
2021-02-23設立普通合伙企業應當具備什么條件
2020-12-06社會撫養費的支付數額是多少
2020-11-11老人財產歸誰就誰贍養嗎
2021-03-09工傷索賠程序
2021-02-14遺產20年后歸使用者嗎
2021-02-13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會影響征信嗎
2021-03-11擔保合同連帶責任無效的依據有哪些
2021-03-11產品責任險的由來和發展
2020-11-18保險合同的基本內容可以分為哪些
2021-02-22投保人購買人身保險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嗎
2021-02-10開車故意犯罪保險公司會不會理賠
2021-03-25醉駕發生車禍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5撞死親人能否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0-11-28什么是無過失責任險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