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離婚夫妻是否為單方面監護人?
離婚夫妻其中一方擁有孩子的撫養權的情況下就是孩子單方監護人的。法律規定法定監護人可以由一人或多人擔任。法定監護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監護人范圍和順序的監護。
《民法通則》第16條第1款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父母對子女享有親權,是當然的第一順位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沒有監護能力的,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父母單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會或村委會、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委會、村委會、民政部門。
法定監護人的順序有順序在前者優先于在后者擔任監護人的效力。但法定順序可以依監護人的協議而改變,前一順序監護人無監護能力或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有權從后一順序中擇優確定監護人。
第十七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親屬;
(五)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第十八條 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
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的權利,受法律保護。
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監護人的資格。
第十九條 精神病人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精神病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被人民法院宣告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根據他健康恢復的狀況,經本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申請,人民法院可以宣告他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綜上所述,離婚之后的夫妻如果有一方得到了孩子的直接監護以及撫養的權利之后并且沒有再次結婚的情況就是單方監護人,但實際上生活中夫妻雖然離婚卻與孩子的聯系沒有割裂而必須對孩子的所有事項負起責任,但是法律規定上的監護人就只有撫養權方。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中介公司怎么開
2021-03-02村委會錯誤發放征地補償怎么辦
2020-12-04社區戒毒可以銷案底嗎
2021-03-05稅收保全可以申請行政復議嗎
2020-12-14行政訴訟敗訴的后果
2021-01-29入院記錄會影響工傷鑒定嗎
2021-01-14右手食指一節截止了怎么賠償
2021-01-31法院終結執行后訴訟時效怎么算
2020-11-08超前點播是否違規呢
2020-12-31非親生子女的繼承權是如何的
2021-01-07出獄后民事賠償有效期
2021-01-10抑郁癥裁員是否有賠償金
2021-03-20承攬合同和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20勞動關系糾紛解決方式
2020-11-15保險公司再保險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1-02-16保險公估人按公估方與委托方不同的分類是怎樣的
2021-01-18保險合同中單務合同在什么情況下簽訂
2020-11-25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如何管轄
2021-02-02也談《無證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0-12-23司法鑒定費用保險公司該承擔嗎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