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對于沒有民事行為能力人,對其所具有的的人身以及財產等具有監護作用的人稱之為監護人。那么監護人需要滿足怎樣的條件才能具有監護權?家長監護人其規定具體是指什么?這就涉及到本文的法律要點,下面跟隨小編一起解答有關內容。
一、家長監護人其規定具體是指什么
家長一般指父母。但是監護人。我國《民法通則》規定的監護人有以下三種情況:被監護人的近親屬,包括父母、成年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上述是家長監護人是指什么的解答
二、監護人
監護人,是指對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一切合法權益負有監護職責的人。包括:
(1)法定監護人,
(2)指定監護人,
(3)遺囑監護人,
(4)委托監護人。上述監護人又可分為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和精神病人的監護人。監護人應具有監護能力,符合法定資格,并克盡監護職責,否則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與監護職責相適應,監護人主要具有以下權利:
(1)有權保護被監護人的身體健康。
(2)有權照顧被監護人的生活。
(3)有權管理和保護被監護人的財產,并代理被監護人進行民事活動。
(4)有權對被監護人進行管理和教育。
(5)有權代理被監護人進行訴訟。監護人依法行使監護權利,任何組織或個人均無權干涉。
三、法律定義
監護人是指對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人的人身、財產和其它一切合法權益負有監督和保護責任的人。一般來說,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及其他有嚴重精神障礙的人,都應設置監護人。我國《民法總則》規定的監護人有以下三種情況:被監護人的近親屬,包括、成年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和朋友。這些人雖然與近親屬不同,沒有必須擔任監護人的法律上的義務,但是,有些是自愿承擔監護責任的,經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同意,可以擔任監護人。
如果沒有上述監護人,則由社會和國家負責,由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其實家長對于未成年的孩子,對其人身健康,對其財產的分配以及使用都是具有監護的權利。但是需要滿足家長監護人的規定才能成為一個正真的監護人。這不僅僅是對自己以及被監護人的負責,同時也是法律賦予監護人行駛的權利。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操縱股票市場是什么罪
2020-11-18提示免責格式條款怎么寫
2021-03-24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責任怎么辦
2020-12-22冒充軍官行騙怎么處罰
2020-11-29如何確定交通誤工費賠償標準
2021-03-08交通事故對方全責不賠償怎么辦
2020-12-02用人者責任的內容有哪些
2021-02-21民工在施工中誤傷工友需要賠償嗎
2021-02-27簽勞動合同時須告知勞動者哪些內容
2021-01-21企業停產期間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1-17勞動調解用人單位可以不到場嗎
2020-11-29飛機延誤可以退票嗎
2021-01-31買了自燃損失險,車輛著火了,就一定能得到賠償..
2021-02-20保險合同的變更可以表現為什么
2021-02-17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
2020-11-15如何處理保險理賠爭議
2021-01-15外資保險公司籌建工作完成時間是多久
2021-03-08失業保險基金被挪用怎么辦
2021-02-18無駕照發生保險公司應否賠償
2021-01-25管理保險公司正式申請設立的機構是哪個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