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年輕人買房都是為了結婚,房產證上寫名字的種類很多,有寫男方一人名字的,有寫父母名字的,還有寫男方女方共同名字。名字可以后來添加,也就承認了房產的分配關系。那么,新婚姻法 女方加名后房產怎么分配?下面就讓小編為打大家整理一下相關的知識。
一、新婚姻法規定女方在房產證上加名后房產怎么分配?
?
婚前加了女方名,則這個房子屬于婚前共有財產,女方即使不跟你結婚,也可以要求主張房屋產權所屬的約定的產權比例(沒做比例可以視為一人一半)。如果是婚后加女方名,可以視為婚前財產在婚后做的產權轉讓,離婚后按照房屋產權所屬的約定的產權比例劃分。(沒做比例可以視為一人一半)。
二、房產證加上自己的名字有這幾種方法
?
目前房產證上加名字也要分情況:若是夫妻之間加名字或去名字,不收取契稅。但需帶好結婚證、身份證、房產證這三類證件正本及復印件去房屋所在地區的房地產交易中心,同時產權人要到現場根據產權變更登記處的要求,寫同意加名的書面聲明,并在聲明上簽名蓋手印。而另一種是父母子女之間加名字或去名字,但這樣就都將被視為份額買賣,要收取相應份額的契稅及各項稅費。此外,為避免子女夫妻雙方為增加名字產生爭議,少部分父母也采取了贈與的形式。按照目前規定,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這類直系親屬將不動產贈與自家兒孫,《贈與協議》經過公證機關公證后,免征營業稅與個人所得稅,只需繳納契稅和公證費。其所需公證費用、契稅也按照子女的受益額占房屋評估價值的比例來計算。但非直系親屬之間,即便是通過贈與方式,也要繳納相應的營業稅、契稅等,等同于買賣。
三、加名費用知多少
?
目前夫妻在婚前房產證上加名字暫無征收契稅之說,因而夫妻婚后加名仍最為簡單也最便宜,整個過程只收取少量手續費,總計在100元左右。而即使是尚有貸款的房子,也只是在手續上稍多幾個步驟,費用相應增加一兩百元。當然,仍處還貸階段的房屋,不同銀行可能還會收取一定的相應費用。
而其他如結婚前就要加名字、父母的房子加上子女名字、子女的房子加上父母名字等等,情況就相對會復雜許多,也會產生一筆不小的費用,以普通住房為例,大致就需要2.5元/平方米的交易稅、0.05%的印花稅,不滿5年的還要額外交5.5%的營業稅和1%個調稅等等,計稅值按市場價格和轉讓比例計算,顯得頗不劃算。
再看贈與的情況,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就單次交易來看,直系親屬之間的“贈與”確實節省了費用成本,但一旦今后將該獲贈的房屋出售時,將面臨除繳納常規的稅費以外,需多繳納20%個人所得稅。
四、婚前買房需留意
?
如果婚前買房,夫妻雙方乃至兩個家庭應有一個嚴肅的討論,以達成共識。即使不做婚前財產公證,無論是婚前還是婚后,都可以通過夫妻雙方的婚內財產約定,對于以后可能出現的分割財產事先做好溝通和書面約定(如份額、分割比例、其它協定等),也能有效避免今后產生糾紛。
在改變觀念的基礎上,保留好購房資金來源及流向證據、對“產權登記”要把好關,冷靜考慮婚姻關系和登記名字等利益問題,這些才是我們更多地要去考量的,既是對自己,也是對另一半負責。
五、新婚姻法房產證加名
?
1、寫“準夫妻”二人的名字
若采用這種方案,那么房屋將被認定為夫妻的共有財產,貸款也認定是夫妻的共同債務。如無“借條”等其他證據,父母的出資也將被認定為贈與夫妻兩人,歸雙方共有,若出現離異,父母也無權索回出資錢款。但如果購房后“準夫妻”并沒有進行婚姻登記,而是分手,那么“準婚房”仍將認定為雙方共有財產,貸款也是為雙方的共同債務。但對于父母的出資,如果有相應證據顯示父母出資是基于“準夫妻”雙方結婚的目的,法院也會認定這部分出資是一種附加條件的贈與,而條件就是雙方結婚。但如果雙方沒有結婚,父母就有權索回出資的錢款。
2、寫父母的名字
如采用這種方案,房屋將被認定為父母的財產,貸款也認定為父母的債務,相應的增值或貶值也由父母享有或承擔。但如果結婚后夫妻雙方用婚后的收入還貸的,若雙方離婚,一方雖無法主張房屋,但對于已支付的貸款本息可主張為向父母的借貸,并要求父母返還并平均分割。
綜上所述,如果是婚前在房產證上加上女方名字,女方在任何時候都可以要求約定的產權比例。如果是婚后在房產證上加上女方名字,那么可以視為婚前財產在婚后轉讓給女方。新婚姻法 女方加名后房產怎么分配?要看協議上是怎么約定的。
?新婚姻法中對夫妻債務是怎么規定的
?新婚姻法中重婚罪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2017年新婚姻法結婚年齡規定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年公司法司法解釋四(附公司法司法解釋三)
2021-03-14店鋪轉讓要不要通過房東
2021-01-19股東分紅的條件有哪些
2020-12-31機動車雙方責任一方不修拖著怎么辦
2021-02-27勞動者如何快速有效討薪
2021-01-18新農村建設征地補償標準
2021-01-30沒有辦理離婚登記簽訂的離婚協議財產分配有效嗎
2020-12-06商業銀行解散的事由是什么
2021-02-21境外單位是否適用勞動法下的競業限制單位
2021-01-01加班工資不按國家規定發該怎么做
2020-12-08我國法律對勞動爭議仲裁管轄權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29我國產品責任的損害是如何賠償的
2021-01-05侵權案件中人身險可否獲得賠償
2021-01-30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應提交哪些資料
2021-02-19“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是否可以作為雙方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0-12-05保險欺詐有哪些情形
2021-02-14重復保險三大賠償計算方式
2020-12-11車險未生效可以退保嗎
2020-12-12保險賠償后能減輕交通肇事罪嗎
2020-11-18保險違約如何去防范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