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遺贈的生效條件有哪些?
遺贈是指被繼承人通過遺囑的方式,將其遺產的一部分或全部贈予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的一種民事法律行為。
遺贈指被繼承人臨終前以遺囑方式轉讓其部分遺產的行為。
遺贈是單方的、無償的法律行為,只須遺贈人一方作出意思表示即可成立,并不需要征得受贈人的同意。
遺贈通常以立遺囑形式設立,因此,遺贈有效的條件就是遺囑有效須具備的條件:
1.立遺囑人在立遺囑時,須有完全行為能力。
2.遺囑須意思表示真實、自愿、合法,遺囑人須對財產享有處分權,遺囑應當對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
3.受遺贈人須在遺囑生效時存在、未亡。
欲使遺贈發生預期法律效果,須由受遺贈人在知道受遺贈后兩個月內作出接受的意思表示,否則視為放棄。
二、遺贈行為能不能撤銷
遺贈的本質就是遺囑,公民有權立遺囑,同樣也有權變更和撤銷遺囑,因此,公民可以撤銷遺贈。
不過,變更撤銷遺囑應按照原來訂立遺囑的方式和程序進行,其中,變更和撤銷公證遺囑,必須由遺囑人向公證機關申請,用其他方式不能變更和撤銷公證遺囑。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抵觸的,以最后的遺囑為準。
三、遺贈和遺贈扶養協議是一回事嗎
遺贈與遺贈扶養協議不是一回事,雖然遺贈扶養協議與遺贈都是財產所有人對自己的財產在生前作出處分,在死后實現財產所有權轉移的行為,但是兩者有以下的區別:
1、遺贈扶養協議是雙方法律行為,而遺贈是單方法律行為。遺贈扶養協議采用合同形式,而遺贈的意思表示采用遺囑形式。
2、遺贈扶養協議是死后生效行為與生前生效行為的結合,而遺贈屬于死后生效的行為。
3、遺贈扶養協議中的扶養人必須是有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集體組織,而遺贈中的受遺贈人可以是有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也可以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4、遺贈扶養協議屬于有償的行為,遺贈是無償的行為。
5、《繼承法》中關于受遺贈人以及遺贈扶養協議中扶養人接受、放棄權利的規定不同。
咋一看,遺贈其實與遺囑有點類似,而在生效的條件要求上,也能體現這點。要知道,在遺贈的時候,需要受遺贈人在規定時間內,明確表示自己是否接受遺贈,因為遺贈本身也是雙務合同的一種,若沒有作出明確表示或者超過了規定期限的話,則遺贈可能就得不到執行。
受遺贈人具體包括了哪些
公民接受遺贈有時效限制嗎
遺贈糾紛訴訟應該怎么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傷殘等級評定在哪里做
2021-03-23交通肇事罪可不可以要求取保候審
2020-11-17與精神病人結婚,其婚姻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1-01-16交強險在哪些情況下不理賠
2020-12-29家庭暴力簡介與家庭暴力類型有哪些
2021-02-27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監事會對什么事項進行監督
2021-01-19當事人能否當庭變更訴訟請求
2020-12-14派遣證需要提交什么材料
2021-02-10員工患病能否變更勞動合同,員工患病如何變更勞動合同
2020-11-18單位辭退多久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04什么情形簽勞務合同
2021-02-12勞動關系轉移知識
2021-03-11勞務派遣協議范本
2021-01-16勞動爭議申訴最長年限是幾年
2020-11-22人壽保險受益人怎樣指定
2020-11-24人身保險退保是什么意思
2021-01-06轎車超載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1-24當家庭財產出險后被保險人需要做些什么
2021-03-12《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保險法》
2020-12-05海上保險的索賠與理賠原則及手續
2020-12-22